《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出版教育研究》汇集京津冀三个地区开设新闻出版专业的相关院校的教师的很好论文十八篇,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出版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展开,主要探讨了大学在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大学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对于新闻出版专业的教育教学来说,《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出版教育研究》从数字出版、版权管理、出版营销、编辑校对等多个方面探讨了相关课程的一些教育改革实践,诸如《新媒体写作》、《出版营销实务》、《数字版权管理》、《靠前贸易实务》等课程,是对当前出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探索和思考。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出版教育研究》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文红,博士,教授。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新闻出版专业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北京市教委教学改革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完成《中外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多项,出版《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等研究著作4部,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对卓越出版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
——以北京印刷学院第一届韬奋实验班为例 张文红
浅谈大学向应用转型中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 张孟军
国际出版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孙万军 买迪努尔·买买提王志鹏
京津冀部分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建设及用户满意度调查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新司传播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闻 学 董占山 楚亚菲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研究张晓红金淑清
试论出版专业硕士书刊纠错能力的培养 刘运峰
试析美国杂志出版本科教育 叶新后宗瑶
资源配置视角下的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 刘冰
数字媒体编辑工作特点及其人才培养探析 房美丽
浅谈《出版物营销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姜帆
《数字版权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包韫慧
数字媒体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以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践为案例 张聪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审判”的特点及成因 左晶 安然
数字出版背景下校对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研究
周斌
基于文化间性主义的西方文化类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以《西方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为例 吕静薇
关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北京印刷学院英语专业国际贸易买务谋程为例
孟辉陈凤兰
《新媒体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孟静宜
“媒体公关与危机管理”课实践教学设计与思考 丁光梅
版权页:

插图:

因此,教学质量的评价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和配合。一般说来,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质量,需要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和意见:首先是学生评价。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教学组织、管理和服务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他们的评价是最直接的评价,非常值得重视。其二是同行评价,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学管理和服务人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如何,同行往往最为了解。不过同行的评价经常会受到一些情面、关系等个人恩怨因素的干扰,应当想办法克服这些干扰,从工作的大局出发,引导同行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其三是专家评价,专家往往有着系统的质量评价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其四是用人单位的评价,这是最重要的评价。如果把学校比作生产企业的话,学生就是这个企业的“产品”,用人单位则是用户。来自用人单位的评价,是对一所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最重要评判。第五是社会评价,大学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大学培养的着眼点是全面发展的人,那么教育的成功与否就要看这个“人”在社会上的作用了。基于此,与学生相关的实习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校友等都是我们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社会的评价是一个学生培养成功与否的最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