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文版序:
在“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之初,全球安全被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公共品”,其主要提供者是美国。但在21 世纪,最为重要的公共品却是:基础设施。而中国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贡献者。中国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引领全球,现在中国又创设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由此中国将成为全世界基础设施项目的最大投资者。
在《超级版图》中,我设想了在能源、交通和通信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后的世界图景,并分析了在基础设施重要程度超过国境线的世界中,地缘政治又将如何演化。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因此自然是探讨这一主题的最佳起点。
在互联世界中,世界各国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和人口规模等国内因素,也取决于其国际互联程度。例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12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而以美国为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国家数量只有56 个。这就使得中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前些年中国的贸易特征还是主要从亚非拉国家进口大宗商品,那么现在中国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重要投资者。中国不仅在并购亚非拉的矿产、金融、电信和其他行业资产,也直接投资了经济特的生产设施。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和工业园,中国已成为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印度洋区域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现代化推动者。
从互联互通的角度看,也可将今日中国的崛起与昔日荷兰相比。我发现17 世纪的荷兰帝国与21 世纪的中国颇为相似。荷兰当年也是强调供应链而不是殖民地,也强调资源而不是领土。当年荷兰的商船规模要远远超过其海军舰队,今天中国也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伍。
随着互联互通对地缘政治影响的重新塑造,传统的国家间战争也慢慢被我所称的“拔河博弈”所取代。中国古代的唐玄宗据说十分热衷用拔河游戏来训练士卒,而现代拔河博弈取胜的关键不仅要看军事力量,更要看经济规划。中国目前正在建设二十多个超级城市群,每个城市群都有望成为电子、建筑、能源、金融、电信以及其他行业的供应链枢纽。中国在这些行业领域正开展全球化竞争。中国在这些行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越高,在全球拔河博弈中所向披靡的可能性就越大。
授权书.jpg
【美】帕拉格·康纳(Parag Khanna),帕拉格是全球战略家,畅销书作家,风靡TED讲坛的主讲人,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顾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高级研究员,新美国基金会负责人,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2007年出任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高级地缘政治顾问。他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全球知名媒体特约供稿人,被《时尚先生》评为“21世纪有影响力人物之一”,荣登美国著名杂志《连线》“智慧人物”排行榜。帕拉格在乔治敦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获得伦敦经济学院博士学位,曾著有《第二世界:大国时代的全球新秩序》《如何转动世界:全球未来的复兴之路》,合著有TED系列大热作品《混合现实》,他游历近100个国家,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青年领袖”荣誉称号。
基础设施是许多国家增长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超级版图》不仅讲述了基础设施投资与财富增长的重要联系,更是一部有关连接如何促进亚洲及全球稳定与繁荣的重要著作。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深。《超级版图》让我们看到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供应链如何重构今天的地缘政治,连接的力量如何创造未来。正在融入世界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超级版图》一书会给中国读者有益的启示。
--资深外交家、前驻法大使吴建民
这大概是具全球化视角的一本书。它视野开阔,却不失严谨的细节。得基础设施者得天下,一条条供应链就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脉络,从《超级版图》中,你能看到未来。
--凯文·凯利,硅谷精神领袖、《连线》杂志联合创始人
康纳告诫全球领导人应该充分利用开放的新技术去建设和推动更有活力、更多元的市场环境。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世界能够创造比单个地区加总更大的智慧。
-- 埃里克·施密特,谷歌董事长
连接已经成为一项基本人权,它给予地球上的每个人自立自足,贡献未来的平等机会。在《超级版图》中,我们能看到互联未来的图景。
--马克·安德森,硅谷投资教父、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合伙人
康纳先于我们发现了国际竞争的未来战场,看到了国家间新形式的角力。康纳的学识和视野不愧为一流,下届总统绝对需要读读这本书。
-- 查克·哈格尔,美国前国防部部长
这本书告诉我们,为什么连接是21世纪的军备竞赛,为什么城市和供应链是中枢和血脉。本书为有关全球化未来及地缘政治的讨论提供了重要论据。
--多米尼克·巴顿,麦肯锡全球合伙人
这本信息量极大的著作告诉我们这个正在到来的无边界世界的意义为何,以及一个高度连接的世界将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可能性。
·--马修·伯罗斯,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前顾问
作者对通信、物流等关系到全球利益的关键话题的探讨非常精彩,它提供了平时我们未能思考到的重要信息和观点,这得益于作者大量的旅行观察经验,实为政府、商业和科技领域中高层的前瞻路线图。
--马克·默比乌斯,邓普顿新兴市场集团执行总裁
世界是活生生的,充满变化,人口、思想和资源越流动,现实的动能越强大。阅读此书,你能够了解人类的今天与未来。
--桑迪·彭特兰,MIT媒体实验室教授
康纳告诉我们,为什么中国要通过“一带一路”完成欧亚经济一体化,以及为什么“一带一路”是一项完胜美国“亚洲再平衡”的国家战略。我将这本书极力推荐给每一位想要了解当今世界秩序的读者。
--沙·W·小弗里曼,美中政策基金会主席、前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
康纳在本书中深刻展现了基础设施和经济连接的作用大大越过传统地缘政治坐标的今日世界。
-- WPP传媒集团创始人苏铭天爵士
从拉各斯、孟买、迪拜、新加坡到亚马逊河,从喜马拉雅山脉、北极区到戈壁大沙漠,本书重新勾勒了现代商业文明,它并非由传统政治边界界定,而是由跨全球基础设施、密切连接的洲际贸易走廊、跨国供应链界定。
--尼尔·布伦纳,哈佛大学城市理论实验室负责人
作者用全球互联的供应链系统重新想象21世纪的全球图景,世界虽然仍旧充满风险变故,但我们有理由去培育和平和发展条件。
-- 约翰·阿尔奎拉,美国海军研究生院教授
作者描绘了一幅全新、实用、富有魅力的世界商业文明地图。
--萨斯基亚·萨森,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地理条件决定国家命运的想法已经过时,一个国家的命运并非由其地理位置决定,而由其合作伙伴决定。擅长连接、合作、编织网络的国家才能增长繁荣。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建设其供应链,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换取市场和自然资源。迪拜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与传统国际大都市伦敦和纽约一样的国际地位。作者的研究结果发人深省。如果可以智慧地诱导,为何要强行占有?作者认为,一个各国互相依存的世界将会因为市场和资源的置换而更少发生战争。阅读这本著作,读者将如同坐上一架飞越全球各大国际热点地区的飞机。这本书见识深厚,是书写今日与未来地缘政治变迁的先见之作。
--《出版人周刊》
互惠主义高于贸易保护主义,两国间的外商投资程度决定了两国关系的稳定程度。这本书有趣,令人信服,它告诉我们,为何流动能够战胜摩擦,为何全球化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正深深改变全球文明。
--《科克斯书评》
康纳的调查令人赞叹,他生动记录了跨国公司如何紧密编织供应链网络,让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华尔街日报》
康纳展现了一部引人入胜的地缘政治旅行志,全球各个角落因网络电缆、能源管道、电网的铺设联系空前紧密,人类也因此获得前所未有的连接可能。
--《外交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