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教材的质量,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次修订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地充实和提高,增加了新内容、新知识和新的生产实践。教材编写方式采用项目、任务的格式。内容形式有项目目标、任务目标、任务准备、基础知识、任务实施、知识窗、观察与思考、复习测试题等板块,进一步增加和优化了图、表的比例和内容,以避免冗长的文字描述。教材共8个项目,包括走进土壤肥料世界、探究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基本性状测定与调控、植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原理、科学施用化学肥料、科学施用有机肥料、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肥与改良低产土壤等内容。《土壤肥料(第二版)》适于中等职业教育种植类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农村农业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材及农业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学习用书,同时还可以作为农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以及广大种植业者的科普读物。
本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创新教育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核心,以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了教材内容的改革。打破了单纯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地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多、旧等痼疾。教材具有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及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并且力图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板块设计参考,丰富教学手段,体现活力课堂的魅力。
本教材以项目、任务、活动、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参照生产经营过程和农民培训的认知规律,并参考了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要求。本教材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阐述相比第一版稍有加强,但以理解、够用为度。教材内容新颖,比较充分地反映出当前土壤肥料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特别是新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力求开拓学生视野,增强他们去探究、去实践的信心。教材使用了较多的图、表,运用了结构图和流程图,语言描述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文中有项目目标、任务目标、任务准备、基础知识、任务实施、知识窗、观察与思考以及复习测试题等版块。
本教材主要阐述了土壤基础理论知识,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肥料的商品特性、理化性质以及合理施用技术,结合当前生产实践突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时对中低产田改良等内容也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本教材共8个项目单元,其中,项目一、项目七由郭建伟编写;项目二由贾佳编写;项目三由贺香云编写;项目四、项目八由卢建坤编写,项目五的任务1至任务3由史忠良编写;项目五的任务4至任务6由刘丽编写;项目六由杨海军编写。实验实训活动由郭健伟、杨海军共同编写。杨海军参与了统稿工作,最后由郭建伟对教材内容做了较大幅度地修改、充实并定稿。
本教材由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宋志伟教授审稿。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学校等有关学校的大力支持。本教材参考了较多的文献资料,因来源不详未能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教材可供中等职业教育种植类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农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和农村青年的科普读物。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和广大师生、读者批评指正。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项目一 走进土壤肥料世界
任务1 找寻植物的家
任务2 初步认识肥料
任务3 采集与制备土壤样品
项目二 探究土壤的物质组成
任务1 土壤矿物质及改良土壤质地
任务2 土壤有机质及调控土壤有机质平衡
任务3 土壤水分及调控土壤水分状况
任务4 土壤空气及调控土壤通气性
项目三 土壤基本性状测定与调控
任务1 土壤孔隙度测定与调控
任务2 土壤结构及良好结构的创造
任务3 土壤耕作与改良土壤耕性
任务4 土壤热量状况观测与调控土温
任务5 调节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
任务6 土壤酸碱性测定及调节
项目四 植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原理
任务1 植物营养特性的诊断
任务2 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
任务3 科学施用肥料的方法
项目五 科学施用化学肥料
任务1 科学施用氮肥
任务2 科学施用磷肥
任务3 科学施用钾肥
任务4 科学施用钙、镁、硫、硅肥
任务5 科学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任务6 科学施用复混肥料
任务7 定性鉴别化学肥料
项目六 科学施用有机肥料
任务1 积制与科学施用人粪尿肥
任务2 积制与科学施用畜禽粪尿肥
任务3 积制与科学施用秸秆肥料
任务4 广开有机肥源
任务5 科学施用微生物肥料
项目七 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任务1 测土配方施肥概述
任务2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任务3 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项目八 培肥与改良低产土壤
任务1 培育高产肥沃的土壤
任务2 改良培肥中低产土壤
任务3 改良培肥废弃地
附录
附录一 植物缺素症状诊断歌谣及植物缺素部位图示
附录二 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有关的土壤肥料知识
附录三 商品肥料的质量标准及包装标识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