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中国学界一直提倡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特别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本土特色,建设社会科学的各学科,尽管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但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尚未形成。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仍然是以西方学界的理论方法为主要依托的学科。作为一个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学会,中国学派的建立任重道远,是中国民族学会的历史使命。
王延中 山东东平人。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族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兼任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团体负责人。曾从事工业经济、劳动社会保障、卫生政策、科研管理与廉政建设等领域研究,发表《经济组织与城乡发展》《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等论著,主编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目前主要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地区发展等问题研究,主持“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民族团结云南经验”等重大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办公室工作,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民族学如何进步——对学科发展道路的几点看法【杨圣敏】
民族学百年回顾与新时期的总结【杨圣敏】
中国民族学学科设置叙史与学科建设的思考
——兼谈人类学的学科地位【郝时远】
民族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王延中】
对欧美人类学“新潮”的几点印象【王铭铭】
构建中国民族学的话语体系【杨昌儒 董 强】
论藏传佛教适应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何 峰】
当前国际国内背景下的新疆伊斯兰教以及宗教极端主义【地木拉提·奥迈尔】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宁夏民族宗教工作新实践
——以宁夏吴忠市经验为例【李 伟 王若溪】
民族自治地方善治中的价值共识与价值认同
——基于吴忠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案例分析【潘忠宇 于 兰】
20世纪前期中国民族分类学知识谱系的进展及其影响【祁进玉】
民族学的中国“故事”
——以杨建新先生的学术人生与民族学理论为个案【杨文炯】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民族研究与宗教研究的实践与前瞻”学术研讨会
开幕式实录
立足学术、关注现实、聚焦专业、潜心研究、多做贡献
——在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民族研究与宗教研究的实践与前瞻”
学术研讨会暨常务理事会的闭幕词【王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