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橡胶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第二版)》是在《巴西橡胶树主要病害原色图谱》《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中国天然橡胶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第一版)》等著作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重点阐述天然橡胶在种植及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植保问题,较为详细的介绍近年来在橡胶树病虫草害及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为害、田间症状、病原形态特征、发病规律、流行条件及防治措施。书中还配有大量由科研人员实际拍摄的清晰图片,实用性强、参考价值较高,可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生产第一线植胶者及部分基层科技人员参考使用,还可供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植保检疫检验部门和其他所有对天然橡胶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国,是一种典型的热带雨林多年生乔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种植橡胶树,植胶面积已达96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越南、斯里兰卡、缅甸、老挝、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喀麦隆、加纳等亚、非国家,以及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南美洲国家。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 ANRPC)官网数据显示,2016年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约为1 070万吨,我国年天然橡胶累计产量为78万吨,其中亚洲地区的植胶面积和干胶产量分别占全球的90.6 010和93.0010,是全球天然橡胶生产中心。1904年,云南从新加坡引入8 000株胶苗种植于北纬24。的干崖凤凰山(现盈江县)并首次试种成功。1906年,海南从马来西亚引进4 000粒橡胶种子,种植于会县(现琼海市)和儋县(现儋州市)。随后,台湾岛、雷州半岛等地也相继引种,海南也扩大了种植面积,直至1950年全国约有1 10万株实生胶树,主要分布在海南。1952年广东湛江和云南南部地区开始种植橡胶树,随后,广西、福建南部和广东汕头地区也有少量种植。
我国是天然橡胶非传统植胶区,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土地资源有限,再加上我国热区气候温暖湿润,十分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害虫及杂草的繁殖和蔓延。据20世纪90年代初的调查结果显示:为害我国天然橡胶的病害有90多种,以真菌病害为害最严重,其中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病害分为三类(主要有1 1种),即叶部病害(白粉病、炭疽病、棒孢霉落叶病、麻点病等)、茎干病害(割面条溃疡病、死皮病和绯腐病等)、根部病害(红根病、褐根病、紫根病以及由寒害引起的烂脚病等);为害橡胶树的害虫有94种,具有经济重要性的害虫约有7种,为害开割林的主要有4种(橡副珠蜡蚧、小蠹虫、六点始叶螨、白蚁等)。这些病虫草害的为害对橡胶树的生产和栽培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制约着天然橡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橡胶品种、布局、栽培管理模式的改变,特别是民营橡胶的迅猛发展,以及频繁受到寒害、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橡胶树的植保问题也逐渐成为制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一部分 橡胶树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一、橡胶树主要叶部病害
白粉病
炭疽病
棒孢霉落叶病
麻点病
二、橡胶树其他叶部病害
季风性落叶病
南美叶疫病
黑团孢叶斑病
壳梭孢叶斑病
三、橡胶树主要茎干病害
割面条溃疡病
死皮(褐皮)病
茎干溃疡病
绯腐病
流胶病
寒害
桑寄生
四、橡胶树主要根部病害
第二部分 橡胶树主要害虫识别与防治
一、橡胶树叶部主要害虫
橡副珠蜡蚧
六点始叶螨
二、橡胶树茎干部主要害虫
小蠹虫
三、橡胶树其他害虫
黑翅土白蚁
大蟋蟀
红脚绿金龟甲
二白点粉金龟
黄褐树螽
东方蝼蛄
薄翅锯天牛
第三部分 橡胶园主要杂革发生与防除
一、禾本科杂草
二、阔叶杂草
三、橡胶园更新后残桩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