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经典自传体长篇小说。
1940年,香港。经过半生流离的萧红以诗意的文字,孩童与成人的双重视角,将记忆中的故乡呼兰河小城、那些忘却不了的人与事,一一记录呈现。
这里有冬天被冻开了口的大地;有变幻万千瑰丽无比的火烧云;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有我和祖父的后花园;有有二伯、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以及后院那群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却实实在在感觉到寒冷就在身上的底层劳动人民……
这里,有萧红生命早期爱与苍凉的印记。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呈现的作品风格是极致而独一无二的,其诗性的语言,散文式的叙事,对结构的舍弃,完全靠天才的直觉与回忆驱动而写作,成就了一部瑰丽而悲凉的呼兰河史诗。
可以说,《呼兰河传》是经受过人世冷眼与坎坷的萧红在生命后期对精神家园的*后探寻,亦是其留给世间*后一句不舍的叹息。
◆阅读品质及收藏价值俱佳的理想版本!
◆根据1947年版新文学善本精心勘校,呈现原汁原味的萧红文字。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鲁迅欣赏的女作家、葛浩文(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译者)的中国文学启蒙作家、夏志清曾扼腕遗憾没将其写进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一个文学价值近年被高度关注的天才女作家萧红*值得阅读的代表作。
◆萧红短暂而凄美的一生里*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萧红的精神后花园、一生爱的底色读懂了《呼兰河传》,你就读懂了萧红。
◆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民国风实力美女画家施彦,耗时半年精心绘制插图,高度契合作品气质。
◆全彩印刷,由内而外打造文艺、舒适、丰盛的阅读体验。
封面:高阶丽琦高品质特种纸,烫金工艺,色彩与质感的双重盛宴。
内文:全彩四色印刷,采用中澳雅致纸,轻柔、护眼,插图加持,更臻完美。
排版:文艺、简约,设计感独具。
随书附赠精美手绘明信片。
萧红
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1942年病逝于香港浅水湾边,时年31岁。
萧红的一生都在追求爱与温暖,从未放弃过与命运抗争。
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创作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抵香港,在生命的后期,创作了小说《马伯乐》以及著名长篇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萧红一直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其独特的文学价值近年获得评论界及大众的高度关注与喜爱。
目录:
序 (茅盾)
壹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
贰
河的南岸,尽是柳条丛,河的北岸就是呼兰河城。
叁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肆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伍
据说,那团圆媳妇的灵魂,也来到了东大桥下。说她变了一只很大的白兔,隔三差五地就到桥下来哭。
陆
我家的有二伯,性情真古怪。
柒
他的儿子也和普通的小孩一样,七个月出牙,八个月会爬,一年会走,两年会跑了。
尾声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