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本书是有关于文史哲的随笔。 随笔其实也是散文中的一大部类或曰一种表现形式, 从本质上说是很难截然区分的。 但在人们的习惯中,随笔一般是偏重于说理或思辨的一种文体。 本集中的文章, 大都论说或思辨的成分较强, 所以还是将其定位于 随笔 为宜。 其实本集中有的篇章, 叙事与言情的特征也比较明显, 只不过如果细加品味的话,其内涵的哲理味儿还是很充沛的, 故仍编入其中。 再者, 有一点亦应强调指出: 在文、 史、 哲三个部分中, 纵然说是论说性的文字, 其内蕴中仍有或多或少的文学意味, 这与那种纯理论性文章还是有所不同的。
另外, 无论是文、 是史、 是哲, 各篇文章从篇章体制还是写法(行文风格) 上也是有区别的。 譬如, 有的比较严整幅制较长, 有的则相对短小活泼。 这一是因为内容与所欲达成的目标不同; 再就是作者有意如此: 交错参差, 相互补助印证, 也比较好读, 以减少阅读上的单调感。 在此点上, 重在内容性质, 而不在形式上的变换。 在这方面, 不妨以第一部分 札记 为例。 如 《散文的概念与特征》 《由诗词说到原创性和新意象》 等都是纵论诗文的某个重要方面或内涵特质的文章; 而 《读文学名著的 偏好》 则是从阅读角度上揭示出某个常有的现象, 以启人领悟不同的文学作品耐人寻味的复杂性; 《诗瘾》 一文更点到了学诗写诗之 穴, 它往往会对人产生一种特具的魅力也是会 成瘾 的。 当然, 这是一种良性的 瘾; 《从刘云若小说中看 梨园》, 又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切入, 使人透视出一个作家的作品面貌和基本风格及最熟稔甚至是独家的特长; 由一个作家伸展开去, 尚能使读者了解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等等。
如此 大 小 交叉, 轻 重 组合, 也许能够更好地发挥说文谈艺的妙处。 庶几可融理、 意、 情、 趣之长, 而少些枯涩之感。
在本书中段的 史 的部分, 我用了一个 忆往 的提示语。本来, 所谓 历史 就是经历过的, 过去的, 往昔的。 但在人们的习惯心理中, 提到历史, 往往就是过去了多少多少年, 甚至干脆说就是遥远的过去。 为了较为简括地说明此点, 我只用了一个 忆往,这样便可将过去了很长很长时间与现在的 以前 不同概念的情况都涵盖其中。 前者如 《北宋内外战及其效果》, 后者如 《我亲历的夜不闭户 的年月》, 等等。 而在文体上也有多种: 有的是传统正宗的论说文体, 有的则是典型的文学性随笔 (如 《诸葛亮 事必躬亲 辩》); 有的又是精短的亦庄亦谐的历史小品 (如 《三国人物七 ○ 后》 《建安 SARS 与 七子》 等)。 最远的历史篇章如 《楚汉人物》, 最近的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我所接触的琴西老》, 这之间的跨度达两千多年。 但读之远者不觉其远, 近者亦不觉其甚近。 何耶? 大半是因为有一条强劲的人性主线贯穿之故吧。
在 沉思 这一部分中, 大致包括三种类型的文章: 一是较全面的哲思长文, 如 《中国古代思想家是寂寞的》 《仁者寿 析》 等;二是哲学味浓郁的随笔性文字。 如 《观球心理倾向说》 《金翅鸟与发背疽之类》 等; 三是蕴含丰厚哲理的散文作品, 如 《海市蜃楼》 《在沙丘和草原上的感觉记忆》; 等等。 如此不同类型的哲理文章和作品的组合, 从不同方面、 不同角度显示出哲理思辨文字非同一般的启智与教化作用, 强化了散文随笔的特殊吸引力。 尤其是富于哲思的文学散文的创作实践更具开拓性的意义。
从很大程度上说, 本集就是旨在拓展散文随笔的类型与写法而所做的努力。 散文的发展与加强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性无疑是非常重要, 甚至说是当务之急亦不为过。 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