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裁灵感,缝补文字
童话创作多年,我喜欢从生活里汲取灵感。
日复一日的生活细节,例如:吃饭、穿衣、上课下课、洗澡、玩耍,有人觉得单调、无趣,写不出好童话,我却不以为然。
最熟悉的东西,反而最容易入手,也容易引发共鸣。生活的确大同小异,然而只要细心观察,慧眼打量,挖掘出大家容易忽略的细节,写出细腻和独特,好故事自然水到渠成,趣味尽现其中。
这几年在尝试过大自然、美食、扑克牌、温泉澡堂等主题写作后,我将目光聚焦到裁缝这一区块上。裁缝的放大定义是衣服,衣服有什么好写的呢? 不过是一根针、一块布、一码线、一颗扣子的多重组合罢了。但是,一旦进入这领域,才惊觉这世界真是迷人啊!
不同的布料有不同的触感和质感;穿针引线有各式各样的织法;长
裙、短裙、窄裙、蓬裙,直纹衫、横纹衫,多如牛毛的饰品和配件,即使连小小一颗扣子都有不凡的设计和功能。
这些是衣服表面上看得到的细节,而衣服底下蕴藏的情意更是巨大那可能是妈妈买的第一件连身洋装,奶奶亲手做的手工服,或是纪念一个特别的日子而买的小西装、公主服它联结起来的情感是美好的、值得期待的、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这样的情感伴随着美丽的衣服穿在身上,贴身实在、包容修饰,形塑出不一样的自己,激发了不同的自我,这衣服、这记忆,如何能忘却?
衣服可以是寻常的,也可以是不同凡常的啊!
在《猫卡卡的裁缝店》里,我创造了猫卡卡这个主角,借由裁缝的题材,写出我想表达的关于衣服的故事。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题材,进而优游写作,开心忘我,灵感不匮乏,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了。
遗憾的是,私底下,我的裁缝功夫并不好。
我有缝纫机,但仅止于帮女儿缝缝抹布,改改裤长;针线盒当然有,缝补扣子是一定会的啦。兴之所至帮女儿的衣服缝制个爱心图案,则是我最大的能耐。
我将心力都花在剪裁灵感,缝补文字上,虽然媒材不同,但它们都有同样的特质:需要耐心;手工业;手指运作自如;线头要藏得严密;针脚如行云流水,不张扬;成品有疗愈作用,光是触摸,就很温暖。
其实,在我之前,有很多同好前辈也写过这样的题材,其中有几篇美妙的作品,写出针线的隽永情感,令我吟咏再三。例如日本童话作家安房直子的《小小的金针》(出自《黄昏海的故事》),清新美丽、灵巧跌宕,深深触动人心;而弗雷德里克·克莱蒙的《奇幻精品店》,则是游走于绘本、摄影、版画、诗与设计之间,是本创意喷发的经典之作,每次翻阅,都带给我巨大的灵感启发。
很高兴猫卡卡的裁缝店终于开张了,
但愿我写的故事和她做的衣服一样,经得起点评,又很耐穿。
亚平,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毕业,现任小学教师。曾获牧笛奖首奖及二等奖、台湾教育部文艺创作奖、九歌年度童话奖等。投入童话创作十几年,细火慢燃,火形清亮,不梦想成为大火炬,只愿支起一把光亮,为孩童的世界带来微笑、光明和温暖。著有《猫卡卡的裁缝店》、阿当猫系列(《罐装果酱猫咪》、《爆米花的爆爆梦》)、《月牙香》、《月光温泉》、《我爱黑桃7》、《虎大米机智故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