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四色混排、图文并茂。从皇家宫苑、坛庙园林、寺观园林、宅园几大块把北京的古典园林像穿珍珠一样串成项链,从事物发端开始,详古略今,脉络清晰,从对古典园林的研究延展到对北京文化的研究,把对北京文化的研究触角引向边缘和纵深,对北京文化的起源和立体化研究意义深远。
《京华通览》丛书以一城三带为脉络展开编写,所述内容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北京的园林源远流长,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燕都蓟城,即开始有了北京最早的园林。古代园林一直是以皇家宫苑建设为主线不断发展,与其相随的是坛庙园林、陵园、宅园、寺观园林等。在三千多年的历史沧桑中,由于朝代更迭、城池变迁、战争破坏等原因,园林屡建屡废,早期遗存已然寥寥。现存宫苑园林大部分是明、清两代所建,每次兴废,在园林建设上都有进一步的飞跃和发展。至清乾隆时期,北京园林的规模、造园艺术均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北京西郊形成以玉泉山、香山、万寿山和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为代表的三山五园的皇家园林。园域广阔、建筑雄伟、景色幽美、艺术精湛,尽纳天下名园胜景于其中,既庄重雄浑又精巧秀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北京的坛庙始建于西周,明代嘉靖时期奠定了北京坛庙的格局,现存坛庙多数为明代所建,少数为清代增葺。北京的坛庙在历史上曾是封建帝都的标志,既有雄伟壮观之建筑,又有高大茂盛之树木,成为北京园林的独特景观。北京的寺观园林始于魏晋,盛于明代。诸多寺观以环境之幽美和庭院花木的培植闻名京城。寺观园林将寺观建筑、宗教景物、树木花卉、天然山水结合为一体,小观为寺观院内之园林花木;大览则为构成萦环寺观的园林风景,成为赏花游览胜地。北京自辽、金以来,贵戚官宦、文人雅士聚居,第宅相望,遍布京城。特别是明、清修建了大量王府花园和私人宅园,其中,不少名园具有较高的造园艺术。
谭烈飞,编审,原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志》主编、《北京年鉴》副主编,北京史研究会副会长。
引言/1 皇家宫苑 溯源/4 辽南京的宫苑/4 金中都的宫苑/5 元大都的宫苑/8 明北京的宫苑/11 清北京的宫苑/16 民国北京的宫苑/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的宫苑公园/44 皇家宫苑集萃/48 紫禁城御花园/48 清漪园颐和园/53 圆明园/78 香山静宜园/102 坛庙园林 宅园 寺观园林 北海/112 景山/129 源流演变/135 坛庙园林集萃/145 天坛/145 地坛/154 日坛/158 月坛/160 社稷坛中山公园/162 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169 寺观园林大观/173 寺观园林集萃/195 潭柘寺/195 戒台寺/199 八大处/206 碧云寺/210 宅园概说/214 宅园集萃/228 恭王府花园/228 醇亲王花园宋庆龄故居/230 双清别墅/233 后记/241 九九照相馆/211 小酱坊胡同的一个院子/219 后记/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