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开展具有全市代表性的随机抽样社会调查,迄今共有10余次,是一笔丰富的数据财富。都市社会学创新团队将其整理形成上海都市社会研究纵贯数据库,并收集了历年来用此数据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结集出版。
这是一部以社会史的视野,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来研究1987-2017年上海都市生活在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中所发生的变动。为了系统记录上海的社会生活变迁,对普通民众的家庭结构、工作安排、社会交往、居住状况、生活方式、态度取向等进行跨时代的分析,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从1987年开始,定期开展综合社会调查,形成一批详尽的数据。非常具有价值。
前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开展具有全市代表性的随机抽样社会调查,迄今共有十余次,是一笔宝贵的数据财富。都市社会学创新团队将其整理形成上海都市社会研究纵贯数据库,并收集了历年来所内同仁用此数据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本《上海都市社会实录(19872017)》。
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于2003年启动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为标志,大规模的随机抽样社会调查开始在中国社会学界兴起。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研究需要来看,单次横截面调查的数据价值有限,但在积累到一定的时间跨度、成为重复横截面调查数据之后,对于研究社会变迁就有了巨大意义。CGSS作为一项全国调查的优势自不待言,但随之而来的一个缺陷是,无法反映特定区域社会的总体情况,而区域之间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正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时间点上远早于CGSS的上海都市社会研究纵贯数据库,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为学界研究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
20世纪80年代,上海正开始经历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通过调查来捕捉这一变革的社会细节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当时,不少机构和跨部门组成的专家课题组开展了多项社会调查,例如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研究室于1985年开展的改革形势的民意调查、上海市办实事民意调查课题组于1987年开展的听上海市民的心声调查等。这些调查从多个侧面呈现出上海各社会群体对这场社会经济变革的看法与心态。然而,这些资料是存在缺憾的。一方面,从调查对象来看,上述调查往往针对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例如科学技术从业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对于普通市民群体缺乏足够的代表性,也就很难反映上海社会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从问卷设计来看,这些调查都侧重实效性,问题设计不够系统,不同课题组往往有着完全不同的研究兴趣,这也导致题目十分零散,历年调查缺乏连贯性,也就无法进行跨年度比较。
因此,为了系统记录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变迁,对普通民众的家庭结构、工作安排、社会交往、居住状况、生活方式、态度取向等进行跨时期的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同仁开始着手一项工程,即定期开展综合社会调查,在上海市辖区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01200户居民,入户后用KISH表抽样方法选取户内调查对象,进行结构性问卷访谈。
经多方筹措经费,社会学所终于在1987年进行了第一次上海市区居民生活调查,在上海的十个市辖区抽取了1200户居民,收集被访者家庭结构和人口特征、工作与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等信息,形成了第一批翔实的调查资料。据参与这次调查的课题组成员回忆,当时在上海进行入户调查的氛围极为友好,不仅拒访闻所未闻,访问员还常常被留住与受访者家人一同吃饭,受访民众将课题组看作是党和政府汇民意、聚民心的工作组,不遗余力地配合调查工作,并充满诚挚的期待与感激。这种氛围也为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被访者会耐心地提供问卷所需的所有信息,在问及收入构成、房屋产权等敏感信息时,时常有被访者表示记不清楚,并热情地找出房产证、工资条等展示给访员看。对于近年来在入户调查过程中屡屡遭拒的同僚们而言,20世纪80年代的这种社会信任实在令人感喟。
在1987年的调查之后,社会学所大体以几年一次的频率,对上海市辖区居民进行综合社会调查(个别年份的调查包含上海市近郊或远郊区县)。截至2013年,课题组共计完成了十余次抽样调查,除个别调查的资料数据有所散失,大部分调查的问卷、调查执行报告和原始数据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历次调查在问卷模块设计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1993年调查更加详细地询问了居民的住房与工作状况及其变迁轨迹,收集了被访者当时、之前和16岁时住房的产权归属、房屋类型、面积与朝向、厨卫设备、购房款来源、房租等各种信息,为研究上海市民的住房状况变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998年调查则针对社区发展与治理设计了专门的模块,详细询问了被访者居住社区的地段、卫生、安全、邻里纽带、群众活动等情况,有助于研究城市建设与改造过程中人们基于社区的交往网络是否得到了重塑;2009年调查对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市民的日常生活变化作了了解,并征询了民众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各项举措的成效评价。
其中,2008年的调查尤其值得一提。该项调查同时在上海和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进行随机抽样,问卷也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同仁历时数月编写而成,是非常严格的跨社会比较研究。两地学者在前期交流中发现,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大国都在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两国民众的经济生活、社会认同、对改革的态度等都值得进行比较研究。这项调查的特色还在于询问了大量有关社会认同的题目,这是以前调查所没有的。基于这一调查所收集的数据,两地学者合作出版了两本著作《转型中的中国与俄罗斯》与《变迁社会中的社会政策》。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回应了中俄两国学界对于社会变迁的共同关怀,也回应了国际学术界对于转型国家的研究兴趣。
虽然每一轮调查各有其侧重点,但历年调查都详细地采集了市民及其家庭主要成员(如配偶)的生活、工作与居住信息,细致周密地反映了调查时点市民生活的各个面向,为动态研究上海市民乃至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状况的历时性变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获得了十余次调查数据后,社会学所和都市社会学创新团队认为有必要开展第二步的整理工作,也就是将历次社会调查数据整理成上海都市社会研究纵贯数据库。这项工作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搜寻和匹配,即对调查的原始资料进行清查。八九十年代的一些调查,其原始资料散落各处,一些数据甚至连变量标签和赋值都没有,数据格式也有不少是ASCII码,要通过细致的工作完成与问卷的一一对应,并完成数据格式转换。
第二阶段的工作是电子化和标准化,即对尚未电子化的原始资料进行电子化处理。早期调查的原始问卷、调查执行报告等资料都没有电子版本,为了便于存档和查阅,团队逐一对其进行电子化。在这一过程中,团队又为原始数据添加了变量标签和数值标签,并将有些变量(主要是复选题和其他类选项)进行重新编码,形成了可供直接统计操作的数据库。在完成这一系列的数据清理后,团队又为每一项调查制作了编码本和频数表,并和问卷以及相关支持性文档一起刻成光碟,同时也整理打印成册,便于使用者查阅。
第三阶段的工作是整合。这也是最艰难、最耗时耗力的一项任务,即详细梳理历次调查的问题模块之异同,抽取相同的题目,便于跨时期比较。与此同时,也保留各项调查中的特色模块部分,以满足研究者的个性化需求。这项工作目前仍在不断完善之中。
为了使读者了解上海都市社会研究纵贯数据库的基本内容,本书在上篇部分收录了十次调查的原始问卷。同时,为了使读者了解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概貌,本书在下篇部分收录了十篇本所同仁用此数据库产生的重要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老、中、青三代研究者所撰写发表,涉及上海的社会分层、生活质量、社会心态、移民融合、社区发展等主题,集中展现了本所在城市社会学研究领域一脉相承的学术传统。
19891997年发表的四篇论文,均由社会学所原所长卢汉龙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发表,主要是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开启了本所定量研究的先河。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历次调查(包括本书已收录和未收录的),正是由卢汉龙研究员与美国林南教授、边燕杰教授、倪伟德(Victor Nee)教授、戴慧思(Deborah S.Davis)教授、约翰·罗根(John R.Logan)教授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章英华研究员和大陆潘允康研究员、关颖研究员、刘欣教授、易松国教授多方合作的结果。
2012201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均是基于2008年调查数据的中俄比较,分别由社会学所原副所长李煜研究员和刘汶蓉副研究员发表。他们两位既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所合作的核心成员,也代表了所内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向。
20162017年发表的四篇论文,均是基于2013年调查数据的上海社会研究。该调查当时由李煜领衔,以社会分层与社会态度研究室成员也即后来的都市社会学创新团队成员为主,包括李骏、康岚、朱妍等。基于该调查,研究团队不仅出版了集体著作《上海市民社会态度报告》并获得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还发表了涉及土客关系、住房阶层和社会排斥等诸多主题的论文,很好地实现了用共同调查来整合研究团队的初衷。
回顾上海都市社会研究纵贯数据库的建设,应该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历任领导和同仁的支持与奉献。在本书的编纂和出版过程中,朱妍负责上篇调查问卷的整理,李骏负责下篇研究论文的整理。作为本所这一跨世纪工程的亲历者,我们觉得,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这个重要时刻,有必要也有意义将其公开出版,以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李骏,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朱妍,社会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论文获第五届北京大学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学术专长在社会分层、经济社会学等领域。近年来主要关注组织中的激励、约束与分层机制,涉及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组织忠诚的影响因素、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激励模式等。曾在《社会学研究》、《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社会科学》、《青年研究》、《社会发展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相关研究报告和专报多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参与的上海市民社会态度调查获2015年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决咨成果一等奖。
总序 / 1
前言 / 1
上篇:调查问卷
1987年上海市区居民生活调查 / 3
1991年上海市区居民生活质量调查 / 24
1993年城市居民生活调查(住房与工作) / 47
1995年上海市社会生活品质调查 / 71
1996年上海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 / 84
1998年都市化与社区研究调查 / 95
2005年上海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质量)调查 / 112
2008年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状况调查 / 128
2009年上海市区居民民生状况及社会意愿调查 / 151
2013年上海市民社会心态调查 / 170
下篇:研究论文
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探讨(1989年) / 193
来自个体的社会报告: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分析(1990年) / 220
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1996年) / 253
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1997年) / 271
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的中俄比较(2012年) / 287
劳动力市场转型的中俄比较(2013年) / 305
个体化赋权:特大城市中新土客关系的调适路径(2016年) / 322
谁是外地人:大都市居民的地域身份意识及其影响因素
(2017年) / 336
城市住房阶层的幸福感与公平感差异(2017年) / 354
利益威胁、文化排斥与受挫怨恨(201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