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本书从《新民主主义论》写作背景、成书过程、书的结构,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影响和意义等方面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解读。该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其中一本。丛书由马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领衔总主编,是国内首套大字版单本经典、小本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精品力作。
艾四林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大课题,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途径就是经典著作的大众学习。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有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一般会推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必读书目,要求学生课下阅读,以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在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就是其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对于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更是必修的核心课程。因而,使青年大学生拥有一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导读性著作,一直是我们着力探索的重要教学科研任务。
有鉴于此,我们特邀一批高校、科研机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对精心挑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进行导读,并分批陆续出版。在编写中,我们强调导读著作风格的通俗性和文风的可读性,要求每本导读著作的字数控制在十万字左右(个别除外),使之介于大部头研究专著和合集之间。目前,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导读性著作的撰写,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一种是把每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导读写成一本大部头的专著,一种是把若干马克思主义经典分章节加以介绍,然后汇成一本合集。相对来讲,前者的优势是研究精深、学术性强,体例和风格主要适合专家学者,但对于党政干部和青年学生而言,则显得有些深奥,往往会让读者产生畏难情绪;后者的优势是比较集中、简明扼要,但内容较为单薄,往往会使读者感觉不解渴。因此,我们这套丛书试图寻找更为合适的体例和风格,兼收上述两类导读著作的优点,从而起到积极探索的作用。
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组织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一辑十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睐,在2015年第二届全国党员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中,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评为优秀教材。这次推出第二辑十种,内容更加丰富,领域更加扩展。我们衷心希望这套丛书有助于广大党政干部和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艾四林,1965年生,湖北红安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研究。出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哈贝马斯》《民主、正义与全球化》《艾四林论文选》等著作。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等级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康沛竹,女 ,1964年生,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成员。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等级精品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责人。
江大伟,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法学博士。2012年7月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工作至今。
总序 读经典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艾四林 /I
新民主主义论 /1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论》写作背景 /001
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002
二、成书及出版情况 /019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论》系统阐明了关于中国革命的
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 /025
一、科学指明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 /026
二、具体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031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论》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 /047
一、分析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048
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049
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052
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055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论》有力驳斥了关于中国革命前途和
指导思想的几种错误言论 /063
一、批驳了资产阶级专政论 /064
二、批驳了“一次革命论”的观点 /067
三、批驳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一个主义”思想,科学分析了共产主义和
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071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论》的意义 /077
一、《新民主主义论》的理论意义 /078
二、《新民主主义论》的实践意义 /094
三、《新民主主义论》的现实意义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