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良种培育与高效栽培技术》在介绍皂荚的利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河南省皂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和措施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方法分析了皂荚生物学特性,对皂荚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皂荚良种选育过程和程序,建立了皂荚繁殖技术体系,介绍了皂荚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皂荚刺药用成分的测定及其采收和储存,以及低质低效野皂荚嫁接改良关键技术。
《皂荚良种培育与高效栽培技术》可供从事皂荚种植与技术推广的人员阅读参考。
《皂荚良种培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的编写,旨在为皂荚良种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做出贡献,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皂荚是我国特有的生态经济树种,分布于我国19个省(区、市)。皂荚浑身是宝,经济效益极高。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重要原料;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其植物胶是重要的战略原料;皂荚刺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具有搜风、拔毒、去痈、消肿等功效,近年来随着对皂荚刺药效成分、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和开发,皂荚刺成为治疗乳腺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配伍药。同时,皂荚根系发达、生长旺盛、适应性强、冠大荫浓、寿命长、病虫害少,不仅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也是城市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乡土树种,被广泛利用。皂荚用途广、价值高,种植效益显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皂荚在河南省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嵩县九店乡和南召县留山镇的人民利用农闲时节外出收购、销售皂荚刺和荚果,使这两个地方分别成为我国皂荚刺和皂荚果的主要集散地,许多家庭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同时带动了皂荚产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末,各地农民自发掀起了皂荚种植热潮,皂荚产业发展迅速,皂农对皂荚良种需求和栽培技术的渴望,倒逼皂荚科研的快速开展,使皂荚科研成果一经问世,即刻受到重视,并迅速得到转化应用,服务于生产。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皂荚课题组自2006年开始皂荚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课题研究,经过连续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丰富了皂荚种质资源,实现了技术突破,带动了皂荚产业发展。选育的‘硕刺’皂荚、‘豫皂2号’等皂荚良种分别推广到湖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在南阳、洛阳、焦作、济源等地建立了示范推广基地,形成了扶贫产业,在全国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个树种可以形成一个产业”。皂荚,这个普通的乡土树种,一定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皂荚良种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做出贡献,更好地造福于人民。同时,由于编者知识的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前言第1章 概述1.1 皂荚在我国的分布现状1.2 皂荚的利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1.3 皂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 河南省皂荚发展现状1.5 河南省皂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6 河南省皂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第2章 皂荚生物学特征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第3章 皂荚种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第4章 皂荚种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皂荚优良单株的选择 4.2 选育过程中和选育程序 4.3 ‘密刺’皂荚的特性及选育过程 4.4 ‘硕刺’皂荚的特性及选育过程 4.5 ‘豫皂1号’皂荚特性及选育过程 4.6 ‘豫皂2号’皂荚特性及选育过程 4.7 ‘豫林1号’皂荚特性及选育过程第5章 皂荚繁殖技术体系的建立 5.1 播种育苗 5.2 硬枝扦插 5.3 改良型插皮接 5.4 芽苗嫩枝嫁接第6章 皂荚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6.1 栽植密度与整形修剪 6.2 肥水管理 6.3 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第7章 皂荚刺药用成分的测定及其采收与储存 7.1 皂荚刺药用成分的测定 7.2 皂荚刺的采收及储存 7.3 小结第8章 低至低效野皂荚嫁接改良关键技术 8.1 野皂荚嫁接 8.2 抚育管理附录参考文献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