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78 元
丛书名: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创新技能型“十三五”规划教材
- 作者:李国利,李娜,陈丽霞
- 出版时间:2019/3/1
- ISBN:9787568047562
- 出 版 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37
- 页码:
- 纸张:铜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本书是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创新技能型十三五规划教材。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免疫学基础。本书编写充分考虑教材使用的可操作性,力求做到内容层次分明,重点、难点突出,文字简练流畅,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共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使用。
本书是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创新技能型十三五规划教材。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免疫学基础。本书编写充分考虑教材使用的可操作性,力求做到内容层次分明,重点、难点突出,文字简练流畅,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共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使用。
前言
根据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立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基本框架、内容选取,并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根本,力求满足教学的需求。本套教材编写有以下特点:
1.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本着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目标、特定对象、特定限制)五对接(与人对接、与临床对接、与学科发展对接、与社会对接和与职业考试对接)
的编写基本原则。
2.坚持为后续课程服务、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理念。按照高职高专护理岗位工作需要选取和编排教材内容,内容全覆盖执业护士考试范围,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根据岗位胜任力的实际需求,把握好深度、广度及内容的衔接。其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力求贯彻必需、够用的原则(既能满足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不刻意追求学科系统性与完整性。
3.教材编写遵循教学规律并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考虑教材使用的可操作性,要求利于教和学。力求做到内容层次分明,重点难点突出,文字简练流畅,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录
绪论
第1节病原生物学概述
第二节医学免疫学概述
第1部分 医学微生物学
第1篇 细菌学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1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1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第1节 细菌的分布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第三节 生物安全
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1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细菌变异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1节 细菌的致病性
第二节 机体的抗菌免疫
第三节 感染的种类与类型
第六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1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七章 球菌
第1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第三节 奈瑟菌属
第八章 肠道杆菌
第1节 概述
第二节 埃希菌属
第三节 志贺菌属
第四节 沙门菌属
第五节 其他肠道杆菌
第九章 螺形菌
第1节 弧菌属
第二节 弯曲菌属
第十章 厌氧性细菌
第1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第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1节 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第三节 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
第十二章 动物源性细菌
第1节 布鲁杆菌
第二节 耶尔森菌
第三节 炭疽芽胞杆菌
第十三章 其他致病菌
第1节 白喉棒状杆菌
第二节 铜绿假单胞菌
第三节 流感嗜血杆菌
第四节 百日咳鲍特菌
第五节 嗜肺军团菌
第十四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1节 支原体
第二节 衣原体
第三节 立克次体
第四节 螺旋体
第二篇 真菌学
第十五章 真菌学
第1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
第三篇 病毒学
第十六章 病毒学概述
第1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四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五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第六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七章 呼吸道病毒
第1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二节 麻疹病毒
第三节 腮腺炎病毒
第四节 冠状病毒
第五节 风疹病毒
第六节 腺病毒
第七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
第十八章 肠道病毒
第1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第二节 轮状病毒
第三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第四节 其他肠道感染病毒
第十九章 肝炎病毒
第1节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第六节肝炎相关病毒
第二十章 逆转录病毒
第1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第二十一章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第1节 虫媒病毒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第二十二章 疱疹病毒
第1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二节 EB病毒
第三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
第五节 其他人类疱疹病毒
第二十三章 其他病毒及朊粒
第1节 狂犬病病毒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第三节 朊粒
第二部分 人体寄生虫学
第二十四章 寄生虫学总论
第1节 寄生虫与宿主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第二十五章
医学蠕虫
第1节 似蚓蛔线虫
第二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第三节 华支睾吸虫
第四节 日本血吸虫
第五节 链状带绦虫
第六节 肥胖带绦虫
第二十六章
医学原虫
第1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二节 阴道毛滴虫
第三节 疟原虫
第四节 刚地弓形虫
第二十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
第三部分 免疫学基础
第二十八章
免疫系统
第1节 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第三节 免疫分子
第二十九章 抗原
第1节 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第五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第三十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第1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类型
第二节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第三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征与功能
第四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第三十一章 补体系统
第1节 概述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第三节 补体激活的调节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第五节 补体与临床疾病
第三十二章 免疫应答
第1节 概述
第二节 抗原的呈递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四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第五节 免疫耐受
第三十三章 超敏反应
第1节 Ⅰ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第三十四章 免疫学应用
第1节 免疫学检测
第二节 免疫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