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恢弘壮阔的场面描写,细腻深刻的内心独白,独特鲜活的人物个性,还原了最冷酷的战争真相,揭露了人物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这一切无不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战场的紧张惨烈,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对战争的反思。
古老而贫瘠的北非大地上,烈日炎炎,风暴肆虐。怀揣新罗马帝国梦的墨索里尼,其麾下装备精良的意大利军队为何总与被俘和失败的字眼相关联?千里驰援的沙漠之狐隆美尔,是如何想到用高射炮对抗英国的装甲部队的?临危受命的蒙哥马利,又是怎样击败狡猾的非洲军团而一雪前耻的?……
2002年10月20日,第二次世界大战阿拉曼战役60周年纪念活动在地中海南岸的埃及历史名城阿拉曼举行,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参加过阿拉曼战役的老兵以及在这次战役中阵亡将士的亲属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立在阵亡将士们的墓碑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同一个主题寄托对自己战友和亲人的哀思。
时间追溯到70多年前,即1942年10月23日的夜晚,在圆月的照耀下,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率领盟军向沙漠之狐隆美尔率领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了十分猛烈的进攻,经过将近半个月的激烈厮杀,盟军终于在11月4日彻底取得了整个战役的胜利,逼迫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踏上了千里大溃逃之路。无疑,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是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它不仅在军事上保证了盟军从中东通往苏伊士运河这条供应线的畅通,而且还在精神上对此前屡战屡败的盟军将士起到激励士气的作用。
我们可以听听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此次战役的简明扼要的评价,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70多年过去了,那里不仅建立起了阿拉曼战役纪念馆,而且还留下多座阵亡将士的陵园,这其中不仅包括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就连当时的轴心国德国和意大利,也在那里建起了许多阵亡将士的公墓。
阿拉曼战役纪念活动每10年举行一次。2002年的纪念活动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埃及马特鲁省省长图尔克代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向在阿拉曼战役中阵亡的盟军将士们亲手献上了花圈。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也出席了此次庄严的纪念仪式。
当年参加阿拉曼战役时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子们,现在已是两鬓斑白的80岁上下的老人,对他们来说,能有机会参加阿拉曼战役60周年纪念仪式,当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他们郑重地穿上当年的军服,挂上勋章奖章,在儿孙们的搀扶下,甚至坐着轮椅,飞越地中海来到阿拉曼,看望长眠在此地的老战友。
在那里,无论你走进哪一个国家的陵园,尽管墓地大小不一、碑文内容不同,但你却一定会为其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深深感染,对那整齐划一的块块碑石肃然起敬,更会对当年那场战役中死去的无数名英勇将士衷心慨叹。
在众多的碑文当中,最令人深思的当属这一个,那是一位阵亡将士的母亲最由衷的表白,其中充满了一个普通百姓对暴力和战争的最强烈的控诉。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聆听这感人肺腑的话语吧,对于世界,你只是一名普通士兵;对于家庭,你却是我的全部。是啊,这里表面上埋葬的只是一个在战争中牺牲的普通战士的身体,但实际上,它却也一同埋葬了一位母亲的全部希望与欢乐。
70多年过去了,当年在阿拉曼交战的轴心国和同盟国早已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战争留在阿拉曼的大片地雷区至今都没有被完全清除。那是1942年轴心国军队在撤退时为避免盟军跟踪追击而布下的地雷,当时被盟军形象地称作魔鬼的花园。从埃及官方公布的材料可以获悉,从阿拉曼到埃及边境超过40公里的地中海沿岸地区,总共埋有约1,750万颗地雷,而这些地雷不是静静地隐藏在那里,而是在持续不断地害人,至今都没有停歇。在过去20多年里,约有8,000名无辜的埃及人被当年埋下的地雷炸死炸伤。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虽然埃及政府在国际援助下,特别是在二战交战双方的技术和财政援助下已经清除了许多地雷,但由于没有准确的埋雷标图和相关资料,加上时间久远、沙漠地区地理和气候发生巨大变化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排雷工作变得越来越艰难。
都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一直以来,地区冲突、边界磨擦、局部战争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巴以冲突、印巴冲突、朝鲜半岛危机、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仍然记载在21世纪的日记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定会问,战争带给我们的教训何时才能铭记?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
第一章
战争阴霾中的北非大漠
古老贫瘠的北非,因其优越而敏感的地理位置备受历代战略家们的垂青。二战期间,围绕着这块不毛之地,轴心国和同盟国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殊死搏杀……
No.1 新罗马帝国梦/11
No.2 骁勇的不列颠骑士 /17
No.3 非洲军团初见端倪/24
第二章 隆美尔横空出世
希特勒一直以厌恶和不安的心情关注着他的盟友在北非的一举一动,面对眼前的不利形势,他终于决定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将军去收拾残局……
No.1 沙漠之狐隆美尔 / 30
No.2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 36
No.3 非洲军团重夺哈尔法牙关 / 41
第三章 英军打了败仗
为了夺取一次决定性的胜利,韦维尔将军精心策划了代号为战斧的进攻战。英军虽实力占优,但终因指挥不得力而难逃失败的命运,韦维尔也告别了在北非的军旅生涯……
No.1 韦维尔泪别北非 / 48
No.2十字军战士行动 / 54
No.3 托布鲁克争夺战 / 59
第四章 托布鲁克沦陷
经过多次激战,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损失惨重。就在英国人自信地等待着隆美尔离去时,希特勒给了他更大的指挥权,要他大胆地向英军采取行动……
No.1 来自元首的最大鼓励 / 66
No.2 在加扎拉的殊死战斗 / 71
No.3一切为了托布鲁克/ 76
第五章 誓死守卫阿拉曼防线
托布鲁克大捷后,已荣升为陆军元帅的隆美尔趁热打铁,又顺势取得了梅沙马特鲁战役的胜利。奥钦莱克将军率领英军在阿拉曼筑起了一道绵延40公里长的坚固防线……
No.1 梅沙马特鲁战役 / 82
No.2 阿拉曼防线阻敌前进 / 88
No.3 非洲军团的喘息之机 / 94
第六章 蒙哥马利临危受命
得以喘息的隆美尔再次选择了主动出击,他计划采用闪电战的推进方式直接进攻阿拉曼防线。一时间,冲锋与倒退在同盟国和轴心国军队之间来回转换……
No.1 奥钦莱克的伤感报告 / 100
No.2 第8集团军的新指挥 / 106
No.3 意志支撑下的隆美尔 / 113
第七章 第8集团军旗开得胜
蒙哥马利命令英军要坚决守住阿拉曼防线,并伺机发起进攻。英国皇家海军利用超级机密得到的信息,轻而易举地破坏了德军的供应线,造成了非洲军团物资上的极度短缺……
No.1超级机密显神威 / 120
No.2沙漠之狐的赌注 / 126
No.3 阿兰哈尔法战役大捷 / 131
第八章 盟军取得压倒性优势
久经沙场的隆美尔决意要打一场步兵防御战。德军在主要的防御地带建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地雷网,也被称作魔鬼的花园,英军屡次进攻均遭败绩……
No.1 魔鬼的花园 / 138
No.2 不打无准备之仗 / 144
No.3 蒙哥马利的月亮 / 150
第九章 决战阿拉曼
英军在阿拉曼战线展开了全面进攻,希特勒命令正在休假的隆美尔火速赶赴前线。蒙哥马利采取增压行动,英军数百门火炮和成群的轰炸机对非洲军团展开了地毯式轰炸……
No.1非洲军团最后的疯狂 / 158
No.2 英军采取增压行动 / 164
No.3 为了生存的撤退 / 168
第十章
沙漠之狐败走北非
为了不给隆美尔喘息之机,蒙哥马利率领士气正旺的第8集团军对其展开了猛烈追击。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狡猾的隆美尔每次都能找到机会奇迹般地逃脱……
No.1逐次抵抗大师 / 176
No.2 告别的黎波里 / 182
No.3非洲军团退出历史舞台 /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