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诗的理性与情感(代序)
一
多年前,我接受了日本、美国和法国几个大学以及文化团体的邀请,安排在稍后的两年内出国进行合作交流。 商定的计划是:先在樱花烂漫的时节到富士山下,探访鲁迅、郭沫若、田汉、郁达夫……的行踪;然后经夏威夷到旧金山、洛杉矶,由太平洋岸到大西洋岸,横跨新大陆,看看我能否比四百年前的哥伦布有更多一些发现,而我引以为荣的孩子陈星海即将在雅礼(耶鲁)大学完成学业(他是北京大学第一届少年班学员中第一个获得雅礼奖学金的),我将作为中国家长的代表出席他的毕业典礼,并给他讲述从容闳、詹天佑到胡适、闻一多再到李政道、杨振宁、 王安、贝聿铭……的逸闻趣事,这将给我的旅途增添说不 完的愉悦。下一站是巴黎,梦萦魂系的花都,我徘徊的身影将留在枫丹白露林荫道之间,而多少年以后将有另一个 中国少年步我的后尘。我要泛舟多瑙河,沉浸于交响乐和圆舞曲的旋律溯游而上,到莫斯科金碧辉煌的大剧院包厢领略天鹅湖的幻美,然后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欧亚,穿过贝加尔湖畔原始森林……通过这样的历程,我会写出 一部前所未有的旅行记来……
是啊!心海中的航程,不断涌现着遐想……今天是我的生日。每年的生日,我几乎总是彻夜难眠,然后将心中的遐想化为一首诗。
又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面对闪动星空一字符的电脑屏幕,手指触摸着键盘,忽然强烈地感到:
这将是旧我的终结,和新我的开端!
合上了去年日记本的封底,我的生命、我的事业、我的故事,也该告一段落。我将远行,身后的门,也就随手锁上。
二
许多人,特别是文化人、科学家、艺术家,都诅咒 十年浩劫剥夺了他们整整十年的生命、十年的青春。我也不例外。
但在另一方面,我又庆幸自己的青春一再延长:当我 15岁从少年儿童转入青年团的时候,青年的标准定为25岁以下;到我25岁的时候,老中青的青的标准延长为35岁以下;到我35岁的时候,这个青的标准又延长为45岁以下,似乎美妙的青春一再挽留 我。从16岁以后,30多年以来,我一直处于青春的热恋之 中……这青春,这热恋,曾经有过中断,有过挫折,有过许多苦难,但一直延续到今天。
现在我的青春期已长达30多年了,看来对我而言青年的标准年龄恐怕很难再延长了。我一延再延的漫长青年时代,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了。
从1959年以来,我亲身经历了我国电子计算机从第一代到第五代的整个历程,更有幸参与了电脑处理中国文字 和语言信息的历史。
但是,还有一条历程比这更长、更丰富那就是我的诗。
从1949年我在小学作文簿里写出第一组新诗以来,已经过了整整几十个年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的科学研究曾经中断过,我的青春生命曾经中断过,我的爱情故事 曾经中断过……然而,唯一没有中断的事业却是写诗。
但我绝不是、也不愿成为什么专业诗人,我绝不靠写诗吃饭、升官,因为我的诗歌只是写给自己和朋友们看的。
然而,实际上我是第一个用电脑打字写诗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把自己的诗歌用电脑储存、整理、编辑、发表、 交流的中国人。
从磁盘里面一首又一首、一年又一年地调阅自己的诗, 这几十年的风雨雷电重新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在我脑海的镜头里闪现,仿佛是伽利略把望远镜伸向了星空,或者列文虎克把显微镜伸向了水滴。面对眼前闪现的诗行,忽然真切地感觉:几十年来,我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塔索的声音又萦绕耳边:谁配受创造者的称号?唯有上帝与诗人。
三
这里,还有必要谈谈新诗与互联网的博客。
几十年来我一直不间断地写诗,同时在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从事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科研,后又在北京语言大学教外国来华留学生,以亲身体验感悟到:诗与数学本为同根生,本质上两者的特征都是人类创造的极致,两者的立足点、生长点都以脑力劳动为主,两者的追求目标殊途同归一一都是美 !许多数学家也爱好诗歌,若要形容一组数学公式的妙不可言,就会赞叹:像一首纯美的诗! 我曾有幸在周培源老师指导下参加了翻译诺贝尔奖 获得者温伯格《引力论和宇宙论广义相对论的原理和 应用》的工作,乃为平生一大乐事。
现代数学和诗愈来愈获取到了一个最佳契合点创造心理。现代心理学既不仅仅归属于自然科学,也不仅仅 归属于艺术或社会学,而诗的心理现象兼有自然性又有社 会性。通过全球联网,普遍使用电脑处理的文字信息包含 了诗的丰富信息,而诗的韵律对于听觉的作用、诗的意象 对于视觉的作用、诗的境界对于通感的作用全都基于独特个性的创造心理。
有人认为数学是理性思维,不是形象思维,这是错误的;实际上,要学好数学,形象思维非常重要。国内外研究表明,形象思维先于其他思维的发展。爱因斯坦在描述他的思维过程时说: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比如,各类曲线(双曲线、抛物线等)、几何形体(圆锥体、椭球体等)……都含有爱因斯坦所说的活动的跳跃的形象。在数学思维中,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和数据观念很重要,其中模型思想属于形象思维中的经验形象,空间观念和数据观念属于形象思维中的直观形象。有人要问,同一个人怎么可能既搞数理科研,又搞诗歌创作呢?其实,答案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大脑上那儿有两个半球。诗评家汪剑钊指出:陈明远在理性与情感之间找到平衡点(如长诗《慈母之恋》X把创造心理贯彻于艺术实践,这是他的优势,也是他诗歌的特点。我总是活跃在这两个半球的交界处,正如地球上总有一个环形地带是在白昼与黑夜的交 界处一样。这个地带永远交织着绚烂的光彩,因而形成了一道道旋转不断的花环……诗与数学的美,一起构筑我灵魂的天堂写诗也就是追求美的历程:本质上,诗与数学两者的特征,都是人类创造的极致,两者的立足点、生长点都以脑力劳动为主,两者的追求目标,殊途而同归都是美!
由此看来,如何追求诗与数学的美,应属于创造心理学和美学的一部分。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诗歌美学实践应包括诗歌的生产、诗歌的流通、诗歌的接受这三个方面。
(1)诗歌的生产。主要指诗人的创作和外国诗歌的翻 译。个体的诗人通过诗歌创作与广大读者群建立起对话关系,但单单有了个体诗人的诗歌创作,还仅仅处于接受美 学过程的初始阶段。
(2)诗歌的流通。艺术品唯有通过报刊、书籍、朗诵 会、演出等媒体的流通,方能奠定交流的基础,此为诗歌美学实践的第二阶段。20世纪中期以来,媒体的形态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电算机(计算机)以及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不断形成强有力的信息流通渠道。当一部诗歌创作出现时, 就产生了 受众的期待水平。读者们期待建立起一个参照系,读者群的经验依此与诗人创作的经验相交,如此就产生了审美距离。分析期待水平和实际的审美感受经验,可以理解以往的艺术标准。
(3)诗歌的接受。接受者(群体或个人)有几种类型: 一般读者、批评家、其他诗人。此外,文学史家也是读者,而文学史的过程就是接受(再创作)的过程,任何作品都在解决以前作品遗留下来的道德、社会以及形式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又提出新的问题,成为以后诗歌创作风格的起点,然后接受者(群体或个人)再对诗歌作品加以各自的再创作。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通过阅读和流通培养读者对世界的认知,并改变读者的社会态度。
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审美经验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和发挥功用,是美学实践的中介。
21世纪网络科技开辟的诗歌新天地博客,提供了比20世纪的报刊、书籍、朗诵会、演出等更为广阔的崭新平台。
自2006年我在新浪网开通陈明远博客,十余年来陆续发表了近百篇诗作,迄今陈明远博客点击量已超过2650万,年平均量逾200万。每年成百万的未曾见面的读者、诗友,使用共同语言跟我一起聚会于无形沙龙的博客,这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社会功能,令我深感欣慰。
陈明远
2017年9月3日于北京中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