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导论、结论,共十一章内容,对中华文明五千年(上启先秦传说时期、下至新中国成立)权力监督制衡的实施情况,按照传统中国权力监督制度的滥觞、形成、发展、成熟、强化、高度完备和民国时期的衰亡期演变过程的内在趋势和历史规律为阶段,进行分章动态阐述。每章遵依权力监督制度演变的原因、监察机构设置、官员职权范围、监察法规、权力监督方式程序、监察官选任考核奖惩、权力监督效用以及利弊得失评价等,分节叙述。从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的角度,洞见治乱兴衰、王朝更替的历史镜鉴,深刻总结权力监督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剖析权力监督的原理和路径,积极探索权力监督的规律,更好地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
本书由广东省纪检监察学会组织编写,广东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同志任编委会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专家学者写作完成
导 论 权力监督与国家的有效治理 5-7
第一章 先秦权力监督的滥觞期 8-36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民主监督习俗
第二节 商周时期六廉监督实践
第三节 西周春秋国人的社会监督
第四节 史官、大小宰、御史官的选任和考核
第五节 西周天下共主思想及其评价
第二章 秦汉时期权力监督的形成期 37-38
第一节 秦代三公制度与御史府
第二节 汉代察举与循廉之吏的拣选
第三节 部州刺史与《六条问事》
第四节 京畿监察官司隶校尉
第五节 奏谳制度、乞鞫制度与司法腐败的防治
第六节 两汉共治天下思想及其评价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权力监督的发展期 39-50
第一节 晋代:破界、纠公与风闻奏事
第二节 南朝:南台与典签
第三节 北朝:兰台、侯官曹与寺属台案
第四节 魏晋士族门阀政治中的清流清议之风评价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权力监督的成熟期 51-72
第一节 中央一台三院制度
第二节 地方巡察、采访体制
第三节 司隶台、谒者台与遣使巡察的制度化
第四节 《巡察六条》和《风俗廉察四十八法》
第五节 唐代重民与吏为民役思想评析
第五章 宋辽金元时期权力监督的强化期 73-104
第一节 从台谏并列到台谏合一
第二节 从台谏合一到一台一院
第三节 监司与通判
第四节 肃政廉访司与行御史台
第五节 台谏官的选任和考课
第六节 宋代与士大夫共天下学说评价
第六章 明清时期权力监督的高度完备期 105-147
第一节 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
第二节 监察御史与巡按御史
第三节 科道双轨与台省合一
第四节 监察法规和职官考绩
第五节 《钦定台规》和《都察院则例》
第六节 官箴思想与职官道德
第七节 明清专制权力监督制度的终结与评价
第七章 民国时期传统权力监督的扬弃期 148-175
第一节 孙中山五权宪法民主监督
第二节 中共五大监督体制的初创
第三节 中共七大民主监督的奠基
第四节 权力监督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
第五节 晚近民主监督思想评价
第八章 传统中国权力监督的特征 176-197
第一节 绝对君权监督:君臣共治
第二节 中枢权力监督:尊君抑臣
第三节 地方权力监督:中央集权
第九章 传统中国权力监督的历史评析 198-213
第一节 权力自体监督的制度分析
第二节 传统权力监督的进步性
第二节 传统权力监督的局限性
结论 传统中国权力监督的现代价值 214-22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