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远共生:艺术批评的文化视野》从艺术社会学和艺术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艺术理论领域较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和范畴——如“诗言志”、柏拉图叙事理论、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等——进行了内涵阐发,尤其侧重于探讨这些理论命题和内涵演变的社会文化原因;同时,还选取了民族动画、流行影视作品、青年文化等进行个案解读,探讨这些文艺现象所体现的当代文化生态和价值观取向,并对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文艺批评的文化转向,是二十世纪末以来全球文学和艺术批评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既源自于学科、理论范式的内在调整——经由形式主义和审美自律的现代主义批评日益显露出自身的局限,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及其所带来的艺术重返日常生活的实践和理论浪潮,掀起了重新讨论和思考文艺与日常生活关系、文艺作品与生产体制、“艺术界”与“艺术场”等的热潮,开肩了艺术批评的文化维度,艺术社会学、艺术经济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符号学、艺术传播学、艺术产业学、艺术政治经济学、艺术的文化研究等学科释放出新的活力,丰富了文艺研究和讨论的维度,呈现出方法论上的反思与融合;也源自于在新的技术、媒介、创意、产业的时代,文艺的新形态、新现象和新问题层出不穷,政治、社会、技术、媒介、商业、资本等多重复杂关系日益深入地渗透到文艺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过程之中,不仅内在地重构了我们时代的审美感性,而且打破了文艺的内外关系,文艺的形式诗学、文化内涵与外部的多重力量之间的博弈与竞争深度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都亟待着理论范式的创新,价值观批评、审美批评、产业批评、创意批评等新的形态由此产生,文化批评的转向正是文艺实践领域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晓杰在攻读硕士学位阶段是我同门师弟,共同师从蒋述卓教授,深受蒋师文化诗学的影响。蒋师是国内学者中最早提出文化诗学批评的学者之一,早在1990年代后期,他就已经尝试文化诗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在对中西方一个世纪以来力图打通审美形式批评和文化社会批评的理论梳理与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诗学、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状态以及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关系等的批评与分析,形成独具特色、包容平和的文化批评风格,成为全球性批评趋向中的本土实践者。在暨南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六年间,晓杰浸染于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诸位师友包容开放的学术氛围与开阔融通的文化视野,并在参与蒋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点课题“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关系研究”中接受了系统的价值观批评训练,较为熟稔地掌握了文化诗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作为一本批评论著,《多元共生:艺术批评的文化视野》当中的很多章节实际上早在他硕士和博士期间已经形成并发表,其力图将文艺作品、现象与问题置于文化视域中来透视,并进而剖析文艺现象背后的文化症候,正是一种双向打通文本与文化关系的批评努力,已经开始展现出文化诗学批评的印记:
第一,无论从研究对象上,还是研究方法上,均具有多元并蓄的特点。该书讨论的内容,既有像“典型”这样的经典文艺理论命题,又有动画等新兴的文艺对象;既有中国古典诗学,又有西方现代理论:既有戏剧文本的跨媒介转换、中西动画的跨国别跨文化比较,更触及当下网络流行文化等。以相关问题为中心,综合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如性别理论、文化理论、媒介理论等阐释对象,显示出较为广阔的理论视域与扎实的批评素养。
第二,力图建构一种完整的批评视域。该书对文艺现象的研究,既有理论维度的观照,又有生产机制的剖析;既有文化母题的讨论,又有文化生态的辩证。在具体的问题论述中,更展开多维度的文化观照,比如对动画的民族化探索,就着眼于民族艺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转换、地方特色与域外观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