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家大巷》是由儿童文学作家伍剑*创作的一部红色儿童长篇小说。故事的发生地在汉阳,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铁蹄踏入汉阳,原本宁静的城市,被战争的阴霾笼罩,国破家亡,汉阳城在日军的欺凌与暴行下苦苦挣扎。地下党员映江,在日军到来之前便已潜入汉阳城,随着战争的到来,秘密布点,联系和发动群众。徐广泰的老板,在映江及同样是地下党员的小姨子静文的影响下,从一名木然的旁观者,逐渐成长为一名革命的战士,炸碉堡,与土匪斗争,暗杀日本军官,直至牺牲。
本书是一部儿童长篇小说,因而本书的小主人公,是徐广泰的小主人,徐山。作者从一名十岁左右儿童的视角出发,描述了在一个小孩子眼中,战争的残酷及家人的温情。更重要的是,地下党员映江叔叔和小姨静文对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之时,也在影响着徐山及周围的人。小说不仅止步于描写压抑黑暗的战争年代,更重要的是在讴歌善良及美好。徐山的母亲,徐广泰的老板娘,自觉抵制日货,不怕门可罗雀;徐山的邻居,妮娃外婆,从儿子儿媳被日军打死后,将仇恨深埋于心,*后与日本人同归于尽;而邬家大巷里的老老少少们,则自觉地抵抗日本人,冒着生命危险,街头演说聚会。这是一群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却组成了抗日战争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儿童文学中的新红色题材小说。在延续《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等经典红色题材的基础上,刻画了战争年代的地下党及人民大众,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但同时,对战争本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2. 一段温暖又激励人的故事。虽然是在残酷的战争岁月中,但作者仍然为小读者们准备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童年,有好吃的腊八粥、武昌鱼、子期肘子,春天里采桑叶养蚕宝宝,夏天麻石板上竹凉席间,小孩子们吃着百家饭,冬天仍然有快乐的密码游戏。战争岁月反而成为一个隐隐存在的背景,温情成为本书的底色。
语言优美,文字活泼,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作者描述了冬日的雪花,夏日的黄昏,春天的早晨,哈着冷气的玻璃窗,上面贴着好玩有趣的窗花。这些文字,为童年,增添了童趣与温暖。
后记
前不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刘国辉社长来武汉,希望我能写一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说。我想了想,真不知道写什么好。最近几年,由于各个地方的邀请,我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我发现,全国各地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大概是我们国家交通便利和发达,整个国家已经融为一体。
记得小时候,我的一位表哥在河南信阳,当时他在部队,是一名军官。有一次,他从河南信阳开车到武汉,竟然从早上八点钟,直开到下午两点多钟才到武汉。现在呢?高铁只要四十分钟,就像孩子上一堂课的时间。好像当年从汉阳到汉口的时间,也要几个小时。交通的快捷,所有城市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距离缩短,人们的交往也就简单了,风俗习惯相互影响,饮食习惯,还有居住习惯,以及方言好像也变得差不多。又比如建筑物,我到内蒙古去,到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去,到大西北的陕西偏远的子长县,到广东、广西,不管走到那儿,你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当地的建筑物,还是人们说话,都和我们武汉真没有多大的差别。
现在你走在武汉的大街上,能听到地地道道的武汉话,是很难得的。就像到北京,想听到正宗的京片子很难;到上海,想听到柔柔的吴语也很难。前不久到广州给孩子们上课,在休息的时间,我问孩子们谁会说广州话,竟然没有一个孩子能说。我问:你们都不是广州人吗?一半人举手说是。于是,我又问:广州人为什么不会说广州话?孩子告诉我,他们父母在家不说广东话,就是爷爷、奶奶相互之间说一说,见到孩子也憋着说普通话的。这让我想起我的家,也是如此。
我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西大街上长大的,祖祖辈辈也生活在西大街上。昨天和一位小学同学聊天,谈到西大街上的事情,他竟然也忘却了,回答我总是一句话:好像是,好像有。比我小几岁的人,和他们聊,他们记得的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那时候的西大街已经大变样了,没有元妙观,没有了麻石板的街道,很多白墙黑瓦飞檐的房子,也已经变成了红砖平顶的楼房,这些不能代表武汉,不能代表汉阳。
最近一段时间,西大街上的一堵壁画墙成网红了。作画者易小阳是我小时候一起学画的朋友。为什么他画的壁画能网红?湖北之声及其它几家报纸采访我时,我说,他画的是人们的留念,因为,西大街马上要拆迁了,虽然他画的西大街,只是二十一世纪残留下来的西大街(并不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大街),但给那些曾经在西大街上行走过的人们极大的恋想。
想到这儿,于是,我想还原当年真正的西大街,便萌生了写一部《邬家大巷》的书。我开始动笔写。平时我写作极慢,每天只能写几百字,而且写完后,要反复地改,但是在写这部作品,我一天竟然能写两三千字,写完之后还不需要修改,竟然错别字也很少。
特别是妮娃外婆那段,我一天竟然写了一万字。这是我外婆讲给我听的故事,是不是真事?不得而知。我外婆去世很久了,没法去询问。还有父亲被抓到鲤鱼洲上的故事,是母亲说的,她说的不是我父亲的事情,是母亲同事的丈夫的事情。我年幼时,母亲带我到那位伯伯家去过,也就是我写的《西大街》一书中启善的父亲那位游击队长的故事关于牺牲的事情,又是我在西大街上听到一位老人讲的另一个故事。父亲死的时候全身裹着白布,则是对我真实父亲去世时的描写……许许多多故事叠加起来,这么多年来让我感动得夜不能寐,也一直难以忘却西大街上的先辈们我总想把这些写下来,今天终于如愿了。
西大街上让人难以忘却的事情很多,每个历史阶段都有。我只想做一名记录者,留给我们的后人。
谢谢刘国辉社长的邀约!让我打开记忆的大门。
2019年1月于武汉江欣苑
伍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儿委会副主任,曾多次获得全国十佳儿童文学作家称号。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小说、童话、科幻600万字。出版了童书60余本,主要作品《男生吹吹系列》《外婆》《西大街》《锔瓷》《老师》《老锦春》等。《泥土的朋友》被选入小学科学教材,《睡眠的三叶草》入选江苏三年级语文选读教材。作品入选《当代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导读》《当代儿童文学名家童话精选》等30种选本,曾获得星云奖全球华语少儿科幻最佳原创图书奖、大白鲸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桂冠童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等。《外婆》被列为国家十三五图书精品计划,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部好书,2017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并为多个地区的学生必读书目。
目录
第一章
西大街 …001
第二章
三里坡 …024
第三章
元妙观 …057
第四章
邬家大巷 …107
结
尾 …140
后 记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