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广西诗歌》作为一部理论意蕴较高的专著,旨在对新世纪以来广西诗歌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和广西诗歌团体、话语现象及社会传播进行综合性观照,探究新世纪以来广西的书写状况,剖析新世纪以来广西诗歌发展倾向与困境,并尝试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将广西诗歌纳入中国当代诗歌史的宏观范畴当中,重估广西诗歌在中国诗歌版图上的地位和意义。同时,考察新世纪以来广西诗歌的新群体、新力量及这些群体与力量与民族文化、时代观念的互为表征的关系,从而考察广西诗歌背后的民族追求、文化追求,以及新世纪广西诗歌如何创作与发展的整体脉络。
董迎春,男,1977年2月生,江苏扬州人,文学博士,文艺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所特约研究员。
覃才,男,壮族,1989年生,广西柳州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8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广西文学》《扬子江诗刊》等近千首,曾获2017年中国作协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
导论 21世纪广西诗歌的民族书写与文化共生
节 多民族文学与广西诗歌
第二节 民族书写与多民族文化共生
第三节 现代探索与精神追求
综论
章 多民族文化视野下民族诗歌的创作背景及可能
节 民族诗歌与多民族文学理论视野
第二节 多民族文化理论视野下民族诗歌的百年创作
第三节 当下民族诗歌的多民族文化话语可能
第二章 21世纪广西诗歌的女性书写与语言自觉
节 在沉潜中出场
第二节 性别书写与语言经验的呈现
第三节 话语启示与书写可能
第三章 21世纪广西诗歌青年群体的学院训练与知性追求
节 青年诗歌与广西文学
第二节 多元共生与诗学探索
第三节 写作伦理与精神生长
第四章 21世纪相思湖诗群的超验本体与孤寂诗写
节 创作成就与诗学理论构建
第二节 超验之诗
第三节 孤寂诗写作为一种可能
个案研究
第五章 韦其麟:壮族书写与广西现代诗歌转型
节 民族叙事诗创作与广西诗歌现代转型
第二节 否定情感诗写与广西诗歌花山探索
第三节 韦其麟诗歌创作的影响及价值
第六章 冯艺:醒觉的民族情结和地域相见
节 与广西的诗心相见
第二节 故土情结和醒觉省思
第三节 诗意的行者与栖居
第七章 自行车诗群:非亚的日常诗性与诗无体解构
节 诗无体命名
第二节 口语写作与诗意的生活
第三节 作为生命建制的诗歌
第八章 扬子鳄诗群:黄芳的女性情感和朦胧书写
节 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二节 慢与朦胧的艺术技巧
第三节 语言书写与女性独立
第九章 漆诗群:谢夷珊的口语写作与灵性追求
节 从语感中勘探灵性
第二节 化典人诗
第三节 知性与哲理的融合
第十章 北部湾诗群:冯基南的自然灵性与延异书写
节 大海与自然的灵性
第二节 北海地域的都市怜思
第三节 延异的意指书写
第十一章 盘妙彬:语言之维与诗学建构
节 广西诗坛的独行侠
第二节 古典情怀与现代意识
第三节 价值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