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对话到合作治理——基于对话思想遗产的研究(J)
定 价:68 元
当前图书已被 6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谢新水 著
- 出版时间:2019/7/1
- ISBN:9787010204819
-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苏格拉底对话为研究起点,关注对话这种沟通形式的成长史和生命力。苏格拉底对话是古希腊一种非主流的沟通方式,本质上是对城邦治理中的辩论决策模式的反对。通过公共对话思想的考察可见,公共对话具有缓解社会竞争、消解争议、促进社会合作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本书考察对话方式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的意义,反思公共对话对公共利益界定的价值,以及公共对话的脆弱性、困惑及生命力。凸现公共对话的两个典型问题——对话的典型思想和公共对话的实践形式及未来发展。本书认为公共对话及其制度化是社会协商制度化的一部分,以对话与合作的视野研究公共对话,并希望公共对话成为具有实践价值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
谢新水,1971年出生, 2009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获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骨干教师。长期从事行政伦理和合作治理理论方面的研究。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属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13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2017年指导研究生在“案例中心杯”全国MPA案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独立主持或参与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北京市教委科研创新平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招标项目和江苏省教育厅省部级研究项目共5项,项目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合作行政”“政务公开和阳光政府”等主题。在《中国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书报资料复印中心《公共行政》《新视野》全文转载9篇。出版专著《作为一种行为模式的合作行政》1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参与《公共行政学》《行政伦理学教程》等专业教材和《公共管理伦理与法制大百科全书》有关条目的撰写。担任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评审专家。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空间理论:从空间哲学到空间社会学
一、空间哲学:作为他者的空间
二、生活世界与空间社会学的拓展
第二节 生活世界理论:从哲学到社会学
一、哲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
二、生活世界的社会学转向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一、分析框架:空间-生活世界
二、研究思路
第三章 空间结构与生活世界样态(1949年以前)
第一节 坝子社区的自然地理空间
一、地理区位
二、生态环境
第二节 坝子社区的经济-政治空间
一、经济状况与阶层结构
二、村庄政治与地方运作
第三节 坝子社区的社会空间与生活世界样态
一、血缘聚居与宗族移民
二、婚姻生育与社会继替
三、传统节庆与村庄习俗
小结 “权力的文化网络”与村庄“内卷化”
第四章 空间建构与生活世界的国家化(1949-1978)
第一节 邻里“机械团结”与生活世界单调性
一、帮工:被动员的互助
二、风俗人情与破旧立新
第二节 社队生产单元与村落政治-生活共同体
一、社队生产与日常生活的集体化
二、“继续革命”与村庄泛意识形态化
小结 政治空间规制与单向度的生活世界
第五章 空间解构与生活世界的行政—市场化(1979-1997)
第一节 家庭回归与生活世界半指标化
一、生产空间与家庭联产承包
二、生育空间与家庭超生博弈
三、消费空间与恩格尔系数变化
第二节 邻里网络与生活世界准市场化
一、互惠解体与经济理性发育
二、邻里交往与面子消费扩张
第三节 村落重建与生活世界弱组织化
一、 基层民主与选举的形式化
二、 社队承包与集体经济基础
小结 行政-经济空间发育与生活世界的延展
第六章 空间分化与生活世界的多元化(1998-2004)
第一节 土地征用与空间分化
一、空间分化中的政府、市场与农民
二、地权空间与能人运作
三、空间维权和权力瓦解
第二节 家庭空间裂变与生活世界的碎片化
一、失地:宅基征用与权益保障
二、还房:居住安置与资本形塑
三、分家:父权式微和个体浮现
第三节 邻里空间分异与生活世界的区隔化
一、违规空间抢占与资本结盟再生
二、社群边界竞合与土客信任缺失
第四节 社区空间悬浮与生活世界的无根化
一、社区日常事务:“难做的群众工作”
二、社区经济基础:集体资产流失
三、社区政治生态:基层权力利益联盟
小结 经济空间资本化与生活世界的断裂
第七章 空间重构与生活世界的社村化(2005-2015)
第一节 家庭空间新生与生活世界的世俗性
一、生活空间自主与代际关系平等
二、农民工回流与亲密关系圈重建
第二节 邻里空间再造与生活世界的内生性
一、邻里伦理空间与传统孝道重塑
二、邻里知识空间与高校资源共享
三、邻里空间冲突与纠纷调解网络
第三节 社区空间重塑与生活世界的公共性
一、社区制度空间:社规民约的治理功能
二、社区就业空间:资源配置的民生取向
三、社区服务空间:社区共治的空间表征
四、社区治安空间:基层秩序的自我维护
小结 社会空间凸显与生活世界的回归
第八章 空间转型、权力整合与生活世界的协同
第一节 空间转型与权力交替:生活世界流变的表征
一、 政治空间与规训型权力:生活世界的无自主性
二、 行政空间与支配型权力:生活世界的组织延展
三、 经济空间与分化型权力:生活世界的价值断裂
四、社会空间与对话型权力:生活世界的共识生产
第二节 权力整合与社村主义:重建生活世界的可能
一、 空间边界: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整合
二、 社村主义的兴起与重建生活世界的指向
小结 空间转型与权力互构:生活世界的秩序重建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2:访谈提纲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