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张克让先生风采录》文笔畅达,或长或短,异彩纷呈,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全方位展现了张克让先生从少年到老年的诸多亮点,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张老师钟情教育、热爱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张老师历经风雨、乐观豁达、博学多才、寄情翰墨的人生情趣。这就是学生、同事和亲友心中曾经点燃过希望、导引过困惑、照亮过前程的烛光,这就是全书充溢着真情与感恩的集中反映。他的事迹不仅给身边所有熟知他的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温馨和记忆,而且给当今和后世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启迪和反思。
张克让,甘肃甘谷人,1955年高中毕业,考入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9年分配到甘肃省靖远一中任教达31年,工作期间长期担任班主任,致力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且坚持进行教学改革,发表论文20余篇,出外讲学30多次。先后、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当选为甘肃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甘肃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和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阅读研究中心常务理事。1984年任该校校长,1986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88年当选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9年又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即全国劳模)。1990年调任靖远师范学校校长,1991年调甘肃教育学院(现甘肃联合大学)任副院长。1997年退休,被聘任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出版教育专著《滋兰树蕙录》,1998年该书荣获第五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特等奖,1999年又获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二等奖。
苦乐人生
师魂
寸草心
桃李报春
难忘的岁月
永恒的记忆
他心里装的全是学生
散金碎玉缀花鬓
众擎博仰成鸿巨
平和为师平等待生
我与恩师张克让
坦率浩荡直言朴陈
艰难岁月师生情
忆我的老师张克让
我的班主任张克让老师
我和我的老师
尊敬的恩师
恩师颂
记我的班主任张克让老师
我心中的一缕阳光
沐师厚恩到永远
回忆张克让老师二三事
师生情深五十年
我们的好老师好校长
我的老师张克让
我的良师益友张克让先生
学问深时意气平
春华秋实感师恩
我永远的老师
难忘恩师培育情
春晖桃李情铸师魂
终生楷模
处逆境而不自馁居高潮而不自诩
恩师张克让先生
难忘的恩师
我的中学老师张克让
我与张克让先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
德艺双馨万人师表
母校和母校的老师
给我影响很大的老师
忆逆境中的张克让老师
我心中的张老师
赠张克让师
由耸翠楼所想到的
好老师好校长
情深意诚真良师
老师的情怀校长的风范
三春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我最崇敬的老师——张克让
教师节前忆师情
……
友谊常青
淳真亲情
师魂
一
这是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一条曲径通幽的街道。进入街道,急弯直上,走到街道的尽头,虽说没有通往外界的路,但浑然天成的宁帖安详让徜徉其间的人顿觉心旷神怡。
冬季的贝尔法斯特氤氲弥漫,这条街两旁一幢幢设计精巧的别墅掩映在高低错落的绿树之中,如烟的雾气萦绕其间,如梦似幻。每天清晨,我们的主人公——一位年逾七旬、精神矍铄的老人和他的夫人手牵着活泼伶俐的小外孙贝贝,漫步在这条赏心悦目的林荫大道上。
大女儿和女婿新购置的住宅就在这条街道上,这条街道成了全家人闲暇时散步放松的首选。
贝贝是老人大女儿的次子,他出生在贝尔法斯特。饱读诗书的外公欣然给可爱的外孙起了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乳名——贝贝,意为“贝尔法斯特出生的宝贝”。在贝尔法斯特的每一天,会说英汉两种语言的贝贝给不懂英语的外公、外婆带来了无限欢乐。每至周六,老两口都带着小外孙贝贝去附近的游泳馆游泳。尽管两位老人都不会游泳,但每每看到小外孙在水中尽情嬉戏,他们都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为小外孙加油鼓劲。
周日是全家人畅游公园的日子。贝尔法斯特的公园绿树参天、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一家人扶老携幼、欢歌笑语,尽兴而归。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充实而愉快。
观看多姿多彩的文艺演出,让两位老人充分领略中西文化交融的妙趣。春节期间,贝尔法斯特的华人组织从国内邀请四川省歌舞团来演出,精彩的歌舞、惊险的杂质、奇妙的变脸,周围都是一张张熟悉的黄皮肤脸庞和南腔北调的母语叫好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