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纪实小说,一部关于一战的反战经典,在一战结束10年后才得以出版,已被译成近40种语言,全球销量逾50万册。
作品以*人称讲述了主人公路德维希·雷恩一名五等兵,跟随大部队进军比利时和法国的经历。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一个个年轻人在身边倒下。但他一开始并没有对战争产生质疑,因为他与当时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都热爱自己的国家,渴望赢得战争。对雷恩来说,他的连队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没有时间为倒下的战友难过。
作者用朴素、冷静的语言描写了雷恩受伤后的恐惧、晋升后的骄傲、被授予二等兵铁十字勋章后的喜悦和阵地战时的无聊。之后,雷恩被提拔为中士,并再次受伤,在野战医院获得了一等兵铁十字勋章,但他内心深处开始抵触战争。1918年10月,雷恩回到前线,他发现所有人都对战争憎恨不已。不久后,一战结束了。
1.根据一战历史改编的纪实小说,创作风格平静直率,通过战争中小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那段残酷荒谬的历史,让读者体味、思索*真实的一战;
2.作者路德维希·雷恩是职业作家,曾是军人、人类学教授,本书是他的代表作,自1928年首版,已被译成近40种语言,全球销量逾50万册,简体中文版在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引进;
3.一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虽已过去100年,但世界上仍不乏战火纷飞。重读一战文学,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装帧精美,内文采用质感十足的轻型纸,封面为横川和纸,粗粝之中见细腻。
推荐序
陆大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堑壕战在英国军队里催生了西格弗里德·沙逊和威尔弗雷德·欧文那样的大诗人,德国军队里则涌现了好几位小说家,最有名的要数《西线无战事》的作者雷马克。他曾亲身在战壕里打仗,备受煎熬,后来以战壕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作品带有浓烈的自传色彩。这部小说原本就畅销,被好莱坞拍成电影后更是成为传世经典。关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治思想流变的朋友也许知道恩斯特·云格尔(Ernst Jnger)的小说《钢铁风暴》。而另一位战壕小说家路德维希·雷恩的《战争》,在中国的知名度较低,但其实非常值得一谈。
这三部小说的作者都是德国军人,描写的都是泯灭人性的堑壕战,但战争带给他们的思考不大相同。云格尔是一度叱咤风云、受到追捧的战斗英雄,他塑造的是铮铮铁汉的伟岸形象,他笔下的战争是哲学意义上的事件,是涤荡人间一切弊端的圣火。我们不好说云格尔是鼓吹战争的军国主义者,因为他的政治思想非常复杂,后来他还成为反对希特勒的志士,但他笔下的战争显然不是丑恶的。雷恩和雷马克的作品比较相似,实际上是自传体的反战小说,竭力揭露战争的残酷、无谓和荒谬,表现重压之下的人性。曾有不少人,比如第一任西德总统特奥多尔·豪斯,把雷恩和雷马克的作品相提并论。我觉得,要谈雷恩的确很难绕开雷马克。当然,雷马克的名气远高于雷恩,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恐怕是,《西线无战事》是比《战争》妙得多的书名,也更令人难忘。我建议读者如果读过《西线无战事》,不妨再读读《战争》;如果两本都没读过,不妨一起读。
雷恩和雷马克写的都是非常微观的战壕现实主义小说,人物都是底层小兵。有台词和情节的人物当中,级别最高的不过是连长,营长都很少露面,更不要说更高级别的军官乃至将领了;两部小说的主要情节都是普通士兵/士官的琐碎生活:行军、宿营、吃饭、吵架、在压抑的战壕里找乐子(两个班比赛谁的茅房里的粪塔更高、放哨时看自己抓住的虱子能爬多远)、与官僚气的上级斗争、忍受炮击、性苦闷、作战、负伤、在医院的经历,等等。从这些故事里根本看不出整个战局的发展,但这或许更符合现实:下层军人像牲畜一样被驱赶来驱赶去,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又为什么要去。他们是战争的消极参与者。
《战争》里没有保家卫国、开拓征服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挨饿、恐惧、精神崩溃(靴子被卡住了,解决办法竟然是全身脱光)和战友情谊。有意思的是,雷马克的小说里还描写过敌我双方的短兵相接,雷恩小说里却几乎从来没有直接描写过敌人,敌人始终是个遥远的、模糊的概念。雷恩也几乎没有详细描摹过具体的战斗。对于战争后期德国的颓势,雷恩是从侧面反映的,比如士兵把自己的皮靴靴底割下来寄回家,因为老百姓已经买不到皮革了;阿尔萨斯士兵叛变,去了法军那边;前线与后方的隔阂与互不信任越来越严重,等等。从这些方面看,雷恩既在直接描写战争,又刻意与战争拉开了一点儿距离。
就写作风格而言,《西线无战事》较为华丽生动,有大量抒情和讨论的内容,某些篇章甚至可以用诗情画意来形容。而《战争》洗练直白,擅长寥寥数笔的白描,鲜有情感流露,显得冷峻严肃,似乎不屑于渲染,仿佛这样直接、赤裸裸、不动声色的叙述就足够震撼了。对于这种写法,有的读者也许会觉得过于粗糙简单和流水账,因为绝大多数人(尤其是今日读者)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堑壕战,所以《战争》可能会显得沉闷,但这种对现实不加修饰的记录,反映的却是真实的前线生活,可谓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在这方面,我总觉得《战争》有点儿像英国作家罗伯特·格雷夫斯的战壕回忆录《向一切告别》(Good-Bye to All That),不过格雷夫斯的作品是非虚构,而雷恩的是小说。
雷马克在一战期间是小兵,所以写小兵的生活得心应手。雷恩略有不同,他是军官,而且有贵族身份。路德维希·雷恩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也是作者的笔名,他的真名是阿诺尔德·维特·冯·格尔瑟瑙(Arnold Vieth von Golenau),1889 年出生于德累斯顿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萨克森王国宫廷的太子师,给太子格奥尔格(18931943)教授数学和物理。阿诺尔德自幼在宫廷长大,与太子是好友。一战期间,阿诺尔德在威望极高的萨克森王家第一近卫掷弹兵团服役,与好友格奥尔格太子并肩作战,曾担任过连长和营长。《战争》里写的是小兵的生生死死,应当说主要来自阿诺尔德的观察,而不是他的亲身经历。
阿诺尔德在战后走上学术道路,在哥廷根和慕尼黑学过法律、经济学、艺术史和俄国语言学等,兴趣非常广泛。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他于1925 至1926 年在欧洲多个国家徒步旅行,还去了近东。1927 年回国之后,他继续学习,到维也纳攻读考古学、艺术史和中国史。
他的思想逐渐左倾,这在当时的德国贵族中是不多见的。1928 年,也就是《战争》出版那一年,他加入了德国共产党。1929 年,他第一次去苏联朝圣和学习。1930年,他宣布放弃贵族姓氏,与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并开始使用路德维希·雷恩这个名字。
西班牙内战时期,包括加缪、聂鲁达、乔治·奥威尔、海明威在内的很多国际左翼人士赶到西班牙参战。雷恩也去了,他加入了著名的第十一国际旅,与海明威打过很多次交道。不过,在1955 年出版的小说《西班牙内战》中,他没有指名道姓地说海明威,只说一个美国人,因为当时东德官方敌视海明威这个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的现代主义作家。1947 年,雷恩来到被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成为教授、作家和东德艺术院院士。他的著作颇丰,在20 世纪的德语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战争》这部小说是德语文学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它的话题是具有普世意义的:战争不是什么辉煌、豪迈、伟大的东西,对参与战争的人来讲,它是卑微、沉闷和荒谬的。
路德维希·雷恩(Ludwig Renn)
原名阿诺尔德·维特·冯·格尔瑟瑙,1889年出生,1979年逝世,德国作家。曾是德国贵族,代表作有纪实小说《战争》和《战后》,后用成名作《战争》里的主人公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
西班牙内战时期,曾任国际第11纵队参谋长和台尔曼营营长。1939至1947年流亡墨西哥。1947年回国,任人类学教授、德累斯顿文化研究院院长和萨克森文化联盟主席等职。1950年迁居柏林,成为职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