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呼唤》是一部反映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少数民族的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主人公张天洪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群从贫困大山走出的苗族、土家族儿女进城务工又返乡创业的奋斗历程。小说刻画了张天洪、赵大发、张小烛、杨义全、黄富贵等底层农民工形象,表达了他们不畏艰难、努力工作的家国情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歌颂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张天德和张天洪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共同创业、奔小康的奋斗精神;讴歌了现代中国农民工群体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节冲突有力,故事真实感人。
小说中多处结合“木叶情歌”等民歌的挖掘,原生态地展示了武陵山区迤逦淳朴的少数民族风俗画卷及民族风情。
《大山的呼唤》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民工奋斗和贡献的赞歌;是一部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三农问题的现实主义小说。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了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乡村振兴靠什么?靠人,特别是年富力强有创业精神的青壮年。没有他们,乡村振兴就难以实现。可现实是: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丢下锄头进城打工去了,剩下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留下了“空心村”“空壳村”和“一个人的村庄”(《天下周刊》杂志调查的结果)。小说通过一个个亲历或调查的真实故事,讲述打工虽能脱贫,却难以长久致富。
本书全景式地反映农村、农业、农民、农民工;书中的内容根植于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结合“木叶情歌”等民歌,原生态地展示了武陵山区迤逦淳朴的少数民族风俗画卷、民族风情。故事依据书中主人公张天洪走出贫困大山的足迹展开。
早在2009年12月16日,美国《时代》杂志揭晓了当年的年度人物,“中国工人”作为唯一入选的群体,排在第二位置。而这一荣誉在过去只授予给了两个中国人一一周恩来和邓小平。《时代》杂志这样写道:“中国今年能成功保八,归功于数以千万计背井离乡的中国工人。正是这些男男女女,他们过去的奋斗、现在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看法,引领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之路。”这个群体,就是目前中国称为“农民工”的群体,根据国家人社部统计,2018年底这个群体总人数接近3亿人,几乎占到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可目前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却很少涉及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
他们宁愿花大把的钱去戏说杜撰出来的宫廷剧、神鬼剧,因为这些剧可以随心所欲地编造:可以把唐伯虎写成武林高手,把猪八戒写成痴情萌男,把遁入空门云游四方的济公和尚写成三角恋的主角,搞笑就行,有商业卖点就行,而且收视率还高。而对于农民工,则很少有作品去关注,很少有作者去深入了解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的窘迫。他们关心的是文艺圈内明星的花边新闻、桃色艳遇、大腕的恋爱乱爱。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实行土地承包后,来自广大乡村的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这股潮流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特色迁徙”。农民进城打工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共和国的发展,离不开这些走出大山、走出田野的农民工兄弟,他们是转型时期中国特有且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们建设了城市却荒芜了自己的家园,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抱着美好的愿望,但现实的城乡差异让他们身份尴尬,对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在城市安家落户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他们是一个知识相对贫乏的群体,他们用汗水换取微薄的报酬,他们辛苦打工十年的收入不及“明星”代言一个商业广告或登台演唱一首情歌的出台费。他们的打工生活写满了艰辛。前几年文学界曾经呼吁作家们关注这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也见到一些传统作家写过相关题材的作品,终因缺乏打工生活的经历和深入生活的体验,没有亲身的切肤之痛,故难以写出深刻反映农民工真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作家和记者被西方人称为“社会的良心”,在他们的笔下更多的应该是反映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情况,而不是瞎编乱造历史,这是社会和谐进步所必需的。
我是1964年下乡的老知青,曾在大巴山里当过八年知青,说来也巧,算起来,我曾经是中国最早的农民工,那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混乱的1968年,大山深处赖以生存的社办林场解体了,我们一群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为了生存,结伴到国营林场去打工,在荒无人迹野兽出没的大山顶上挖树窝子,险遭饥饿狼群吞食;去因派性武斗而濒临停产的县办煤窑打工,像狗一样爬进狭窄的掌子面挖煤,被塌方堵在矿洞里两天两夜,险些饿死困死;在陡峭崎岖的小路上背着180斤重的大煤筐手脚并用爬行给煤场转运煤炭,几次连人带筐滚下陡峭的山坡,被树枝挂住才免去一死。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打工遭受的苦难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从农村回城后,我在工厂当过六年半工人,读大学后又搞了三十多年的工程技术管理,其间长期与农民工打交道,熟悉他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在参加国家骨干高速公路一包茂高速公路重庆段(渝湘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我与书中的主人公张天洪的原型长期工作在一起,曾经一起面对生死奋不顾身救助对方、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奋斗、一起欢乐、一起流泪,相互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也愿意把他们那些平凡琐碎的打工经历讲出来,我用笔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塑造和加工才有了这本书的问世。
去年我家里装修房子,先后有三十多位农民工来我家做工(有砖工、泥工、木工、水工、电工、搬运工、油漆工、电器安装工、家具安装工)。我每天与工人们一起干活,替他们打杂。为了像《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那样收集故事,我请每一位来我家做事的农民工吃盒饭,大热天给他们买西瓜、冰冻矿泉水解暑,为的是听他们讲述他们的家乡,聊他们的打工的故事,收集素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话语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鼓舞人民奋进的号角。
当前,我们的社会急需一部鼓舞人民,激励有志青壮年回乡创业,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艺作品。愿《大山的呼唤》这部十年调查酝酿,六年创作,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小书能唤起在外打工人的心灵共鸣,能起到鼓舞人民,激发在外打工、事业有成的青壮年回乡带头创业的潮流,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共同致富奔小康,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守住14亿中国人民的生存底线,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让人民吃上放心的绿色环保食品。
杨小柏,1948年生,大学本科,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特殊贡献津贴。
所著长篇小说《逝水年华》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征文二等奖;所著散文游记集《走进欧洲的遐思》和《走进神秘的东南亚》中的多篇文章在报纸和杂志发表或连载;在小说《大山的呼唤》完稿后,改编而成的40集电视连续剧同名剧本被评为“重庆市文联2018年度重点文艺创作扶持作品”。
前言
第一章 神奇武陵山
第二章 欢乐的少年
第三章 成长的少年
第四章 涌动的青春
第五章 男耕和女织
第六章 抗旱保丰收
第七章 打工起潮涌
第八章 两难的选择
第九章 去山西挖煤
第十章 金银沟煤矿
第十一章 初次下煤井
第十二章 井下遇塌方
第十三章 兄弟姐妹情
第十四章 危难见真情
第十五章 花儿的泪水
第十六章 石料加工厂
第十七章 同是天涯人
第十八章 勇救打工妹
第十九章 第一次回乡
第二十章 逃婚的姑娘
第二十一章 姑娘的心事
第二十二章 找哥泪花流
第二十三章 城市边缘人
第二十四章 洪水中救人
第二十五章 尴尬的夫妻
第二十六章 远乡的眷恋
第二十七章 乡村留守人
第二十八章 巧妙讨工资
第二十九章 明桂和玉秀
第三十章 男工和女耕
第三十一章 大桥工地上
第三十二章 生死之交情
第三十三章 工程突击队
第三十四章 天洪受伤了
第三十五章 亲情的呼唤
第三十六章 索赔与智斗
第三十七章 天洪回家了
第三十八章 雪上龙门坝
第三十九章 天洪站起了
第四十章 大山的呼唤
第四十一章 回乡来创业
第四十二章 共同奔小康
第四十三章 希望的田野
第四十四章 全面建小康
第四十五章 致富先修路
第四十六章 联合创大业
第四十七章 振兴新农村
第四十八章 美丽的乡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