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少数民族研究》原为蒙文通先生任教四川大学时的讲义,原题《周秦民族史》,1958年由龙门联合书局出版,改作今题。全书分八章论述周秦时代之地理形势、周民族之南移、西戎东侵、南方民族之移动、赤狄东侵、白狄东侵、东北貉族之移动、秦西诸族之移徙,于民族迁徙之迹、民族关系之状、民族融合之势,及对其他问题之分析考论,多为近世学者所少道及者,极具学术价值。
文通研究周秦民族,始于一九二七年冬,时任教于成都大学,初由《左传》略见西戎、赤狄、白狄先后迁徙之迹,既泛滥群籍、搜讨故实以相佐验,乃粗明其事。即以所得资料一教于开封,再教于北京。一九三六年任教天津,以顾君颉刚之促,始写成《犬戎东侵考》《秦为戎族考》,继又写成《赤狄白狄东侵考》《古代民族迁徙考》,刊布于《禹贡》,国内外学人多以余言为缪。嗣以芦沟桥事变,京津沦丧,因挈婴孺避居意租界,偕三弟思明寓谢君戌生家。痛外患日炽,国土沦陷,念平昔所学多未写出,惧不得卒业,遂楗户写作,先将周秦民族所研得者并所成四考合写为一编,凡四十余日初稿始毕。时连镇、高唐间喋血方酣,乃从海道至青岛转开封、汉口返蜀,以淞沪寇氛亦急也。余既归蜀,教于四川大学,此稿复经修改者再。颉刚入蜀,恿余以之出版,而当时拟作年表及地图,未得成,事遂中辍。一九五七年夏,余至北京,时科学研究之要求甚亟,颉刚复以出版事相商,余遂以此编与《古地甄微》《先秦史学史》《老子王注校本》《老子征文》数稿以应。三十年间所写成者仅如此,余之驽顿不足以言治学,其惭恧为何如!然此编随余舟车南北跄踉烽炬间二十余年,惴惴焉常恐毁失,今遂得举其全稿以求教于海内方闻之士,则固一大幸也。忆昔属稿之初,正外寇方炽之际,侵我东北,侵我热河,侵我长城,进窥华北,继之以启衅芦沟,肆虐淞沪,金戈遍于南北,国之危亡若在旦夕,痛国是之日非,悯沦亡之惨酷,遂乃发其愤激之情于戎狄,呵斥訾警,几于满纸。而今则敌寇已降,失土尽复,海内一统,固若金汤,宇内殊俗异语之族,悉乃同胞兄弟之伦,则昔日诋嫫之辞多有过当者矣。初拟修改而后付手民,然一一而改之,其繁难几同重写,时不我暇,故姑仍其旧。谨叙其撰写之端委并志余过,幸读者鉴谅。
周秦少数民族研究
提要
序
第一 周民族之南移
西周末年之旱灾
江域雨泽独丰
宣幽继世南向移民
第二 西戎东侵
猃狁东侵
犬戎猃狁与太原
姜戎南侵
犬封古国
犬戎东侵周地
秦为戎族
秦即犬戎之一支
昆夷与羌族
非子邑秦与犬丘
秦取犬戎岐丰
泰取犬戎洛川
秦晋交逼群戎
犬戎侵入伊雒
齐晋霸业与群戎
晋楚灭伊雒诸戎
戎入汝汉江淮
第三 南方民族之移动
楚人北侵
百濮南徙
庸巴罗南徙
第四 赤狄东侵
古鬼亲与赤狄
狄来秦晋之北
狄南灭邢卫与齐桓御狄
狄西侵周郑与晋文创狄
狄东侵齐鲁宋卫
狄入济兼并长狄
狄兼并代戎
黄河首次改道为狄祸
群狄建国拓地之广
晋灭赤狄
羌狄与晋民融合
第五 白狄东侵
白狄东徙太行
魏灭中山与中山复国
中山称王与赵灭中山
第六 东北貉族之移动
山戎东徙
骊戎狄祖东徙
汐貊辰国马韩东徙
林胡楼烦西还
第七 秦西诸族之移徙
秦西戎族之活动
义渠与匈奴
拾遗
东夷之盛衰与移徙
瓜州与三危
致顾颉刚先生书
周秦民族与思想
秦民族与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