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女孩范姜国一的成长笔记:一路玩来是长大》是一部儿童成长 笔记,是一部文字优美 的散文集,也是一个阳光女孩的快乐成长史,是少年大学生用自己鲜活的笔触,回顾从小学 到高中的10年(跳过两级)快乐校园生活,与 小伙伴分享她的快乐成长。
3年小学,2年初中,15岁考入大学!极大地满足家长、同龄孩子以及媒体的猎奇心理。《阳光女孩范姜国一的成长笔记:一路玩来是长大》以一个16岁少年大学生独特的学习生活为内容,主题反映的则是当今最热门的教育话题。知名少女作家,在有相同成长经历的孩子中有相成熟的号召力,她的成长你可以复制!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儿 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 等待 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这是很多家长都熟悉的一首歌——《童年》,每每听到这首歌,就会 让东子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的童年,却是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每当思绪飘过 清苦的记忆,停留在快乐玩耍的层层剪影上时,儿时的伙伴、做过的游戏、发自内心的欢笑,便常常在梦中萦绕…… 放学后书包往家里的炕上一扔,人刺溜就钻出了门。大家三五成群聚 到一起,春天玩扔坑、推圈、踢毽子,夏天去河里抓鱼摸虾,秋天到广阔 的田野里捕鸟,躲到麦堆里捉迷藏,而冬天好玩的游戏就更多了,坐雪爬 犁、甩陀螺、打雪仗、堆雪人…… 一年四季,365天,几乎每天都要玩到星星露头,各家门口出现母亲的 身影,响起“回家吃饭了……”的呼唤,大家才玩兴未尽地各自散去。一路玩来是长大 唉,童年里的乐事太多太多了,它就像一条小河,一首夜曲,轻轻袅 袅地流淌、回荡在心底,什么时候想起,都会生出留恋和神往的情思…… 再看看今天孩子的童年: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对我说:妈妈干吗给我报那么多班让我去学,我想多玩会儿;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带着一脸的无奈对我抱怨:活着 真没劲,不能开心地玩,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活着仿佛只是学习、考 试;一个小学五年级孩子离家出走后,给我打来电话:每天都有写不完的 作业,我厌烦透了;一个初二的孩子在我的博客留言说,他讨厌上学,学 校就像一座监狱,他甚至连犯人都不如…… 多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中,无论是接听心理咨询热线,还是阅 览读者来信,抑或是作演讲报告,总能听到孩子们沉重的倾诉和幽怨的叹 息。这样的叹息从天真的孩子嘴里发出来,让人听了心碎。为什么本该快 乐的童年却被这样的叹息笼罩着呢?根源只有一个:沉重的学业压力。如果问现在的孩子:童年是如何度过的?相信问多少个孩子,答案都 是一样的,那就是:在题海中,在各式各样的培训班里,在高压下,在分 数前…… 就这样,从学校到家中,从老师到家长,孩子终日面对的是沉重的希 冀和超负荷的书包、无休止的作业和没完没了的补课…… 可是,如此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孩子们唱着“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开始厌学、逃学。有的孩子不堪重负采取了极端行动,关于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屡 见报端。一个12岁的小姑娘在遗书中说:“我从来都感受不到快乐,我死 了,再也不用学习和做作业了……” 一声声啼血的呐喊不由得让人哽咽,越来越多的孩子的童年快乐被无 情地剥夺,仿佛稚嫩的花苞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就在一声声催促中凋谢了 …… 当孩子们照相的时候,需要喊着“茄子”才能挤出类似笑容的表情。我就想大声发问:孩子的快乐哪里去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一味地追寻什么成功教育,以考北大上哈佛为 目标,而忽略孩子的感受,必然会扼杀孩子应有的快乐。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对事业、生活缺少乐观态度的人往往是很难 取得成功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这比成功更为重 要。而忽略孩子的快乐感受,就是对孩子的漠视,就是育人者的失职!快乐是人终生的追求,而童年不快乐又哪来未来的幸福?我在做心理咨询时,发现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不是昨天或前天产生 的,而是童年的心理阴影所致。比如当年同学起的一个绰号,老师的一次 误解,家长错误的指责……这些看似不大的举动,却给幼小的孩子以终生 的伤痛。所以说,爱孩子,就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也就有了我的女儿范姜国一的“一路玩来是长 大”。女儿的《玩过小学》和《范姜国一的快乐初中》出版后,引来很多 媒体和家长的关注,人们想知道她是如何仅用三年半时间“玩”过小学的,又是怎样用两年半“乐”过初中的;想知道这个被媒体誉为“中国最阳 光的女孩”是如何快乐成长的;想知道她是如何在快乐的玩耍中,还取得 了学业和综合素质双赢的高分高能的。为了回答家长的疑惑,为了与小朋友们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刚刚迈 进大学的女儿推出了这部——《一路玩来是长大》。有些人一听说我倡导快乐教育,就认为只注重孩子的快乐玩耍,而忽 略孩子的学习,不注重孩子的分数,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所倡导 的快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快乐教育也罢,素质教育也罢,都不 是不管学习不要分数,而是科学的学习,淡化分数。我对女儿的学习要求是:第一要掌握基本知识;第二要在生活中加以 应用,至于分数和名次我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告诉她不要扯班级的后腿,要保持中上水平。我虽然也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希望孩子考满分得第一,可我从未要求她考多少分得第几名。结果呢,她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 直处于班级的前几名,最终以全年级第5名(全年级800多个孩子),超过 吉林省一本(重点)录取分数线,高分考入黑龙江大学,为她的基础教育 学习阶段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就是我所说的高分,不是最高,而是较高。因为分数差几分十几分 甚至几十分,对孩子的成才影响不大,关键是要孩子“学会、弄懂、能用”。“能力是生存之本”这是我常说的一句话,我本人就是这样一路成长 起来的。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孩子学了多少文化知识,考了多少 分,而在于他是否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具有一定 生存技能的人。由此,“高能”注入了范姜国一的血液里,为此我为孩子提供一切便 利,培养拓展她的综合能力:洗衣、买菜、做饭、修鞋,就连针线活也能 做;我讲课需要课件她给我做;电脑出了问题她来做系统维护;清明乡下 祭祖,故里探望奶奶,女儿做了爸爸的特使…… “品行是人生之基”这是我常说的另一句话。所以,我十分注重女儿 品行的培养。我们培养领导干部,经常提到“德才兼备”,就是说仅有才 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其实,就品行而言,不仅仅是对领导 干部的要求,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良好的品行,否则就无法成为一个 健全的人。依依之所以孝顺长辈、懂得感恩、乐于助人,都是我对她品行 培养的结果。在很多家长羡慕女儿跳级、出书时,我更得益于孩子所拥有的这份快 乐。快乐童年千金难买,给孩子快乐,就等于给他买一份终生的精神保险。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幸福的蓝本;拥有快乐的童年,才会拥有未来幸福 的人生!愿天下的孩子都能如范姜国一一样玩着长大,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小学篇
一年级(2002年8月-2003年7月):不像学生的学生
初做小学生
家长助理
遭遇“非典”
给老爸打工
二年级(2003年8月-2004年1月):稀里糊涂跳了级
戴上红领巾
闭门造飞机
爸爸教我玩尜尜
这样跳了级
三年级(2004年3月-2004年7月):玩出花样好学生
收获了“47分”
风筝放到天安门
吃到食博会
我请爸爸下馆子
四年级(2004年8月-2005年7月):从省城玩到乡村
依依惜别情
合资买铅笔
渔翁一日
老师,我们谈谈
五年级(2005年8月-2006年3月):再玩一年上中学
回家上学
砍价
最后一个圣诞节
换种玩法
初中篇
一年级(2006年8月-2007年6月):再跳级上了中学
中学第一课
第19考场
班长一日
穿针引线
二年级(2007年8月-2008年10月):愉快轻松过初二
今天我播音
我要发言
我吃小饭桌
第一个本命年
三年级(2008年10月-2009年3月):初三在家玩半年
我去看奶奶
辛苦的多米诺
跟老爸一起练跆拳道
冰雪之乐
高中篇
一年级(2009年8月-2010年7月):玩进高中
高中生活这样开启
六五三零一
成了文科生
考进实验班
学姐学妹一路行
二年级(2010年8月-2011年7月):转折高二
我的同桌兼下铺
我的“童话”
与老爸的思想交锋
“杀”进年级前10名
曲折英语路
三年级(2011年8月-2012年6月):学在高三
升入高三
百日誓师大会
考试如中药
毕业典礼
我的高考真体验
高三暑假(2012年6月-2012年8月):乐在“期”中
蹚过泥泞路
神秘科尔沁
悠悠甜如蜜
舌尖上的玉米
天之净
一路玩来是长大
大学篇
Hello,哈尔滨
走进黑大
战魂21连
第一次面试
走进录音间
实习记者范姜国一
触碰“新闻”
回家的路
后记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不停地进步,人与人之间却日渐生疏。不过,这样一类人的兴起使人开始拉近彼此的距离,互相帮助、互惠互利,他 们是——“拼客”。拼饭、拼旅游、拼购物……没有什么是不能拼的。几 个人拼在一起消费,在节省开销的同时,同样能享受到每个人应得的服务。我不知道这种生存方式是哪个聪明人发明的,不过,当年上小学的我就 已经开了“拼铅笔”的先河,当了一把小小的“拼客”。那是我刚转到乡下小学读书的第二周。有一天,同桌问我愿不愿意和他合伙买铅笔。我愣了愣,铅笔还有合 伙买的?怎么合伙呀?他说,就是把两个人的钱合起来去买铅笔,买回来 后再合用这支铅笔。“放心,这次我们合伙买自动铅笔芯,好分,保证不 欺负你!”同桌见我一副疑惑的态度,就拍着胸脯保证说。“可是为什么要合伙买呢?”我再次发出疑问。他说他口袋里的钱不 够买一盒铅笔芯的。“那我借给你钱不就行了吗?”“借?我拿什么还哪?”“那好吧,你说怎么个合伙法?”见他一脸的为难,我充满豪气地说。“老规矩。”“什么老规矩呀?”“噢,你是新来的,还不知道规矩,我讲给你听。”同桌认真起来:“一盒铅笔芯是5毛钱,我出2毛,你出3毛,买回来咱俩平分。”我在乡下求学时,和同学一起玩游戏“凭啥让我多 出呀?”“我还没说完呢,谁出得少谁跑腿,负责购买,这样你就不亏了。”可是我还是觉得亏,于是说:“那你出3毛,我出2毛,我去买怎么样?”“我不是没钱才提出跟你合资买吗?我就2毛钱。我要钱够了就不找你 了。”同桌有些不耐烦了,“行不行?不行,我找别人了!”我不情愿地 点点头:“那好吧。”随后找了3毛钱递给他,他高兴地笑了,扬扬手里的 钱高声说:“你就等着用现成的铅笔芯吧!” 午休后,我早早来到班里等同桌。快上课了,他才跑进教室。我催促 他快点拿出买好的铅笔芯给我看看。他很严肃地掏出来,“别急,我来分。”接着就把所有的铅笔芯倒在桌面上,然后趴在桌子上一根一根很认真 地数着。“总共是30根,你数一下你的这些是不是15根。为了照顾你,这 装铅笔芯的盒也给你吧。” 我也学着他的样子,认真地清点了一下他交给我的铅笔芯,果然一根 不多一根不少,正好15根。拿着这只有半盒的铅笔芯,我感觉很新奇。同 桌已经急不可待地将一根新铅笔芯装进自动铅笔里了,我也想感受一下使 用合资买来的铅笔芯是怎样的滋味,于是将自动铅笔里还没用完的铅笔芯 卸下来,装上一根新买来的铅笔芯,小心翼翼地在本子上划拉两下。同桌又冲我笑,我也感觉很开心。从此,只要同桌提出合资,我总是 积极响应,我们合资买铅笔芯,买墨水,还合资买小零食。我们打开合资 买来的薯条包装袋,你吃一根我吃一根,“齐心协力”很快就将一袋薯条 “消灭”一空。尽管我口袋里的零钱足够我独自去购买这些东西,但是我喜欢“合资”,因为合资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还能感受到团结和互助的温暖,体会到友情和集体的凝聚力。曾经的“合资”与现在的“拼客”应该是相同性质的事物,它们加强 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感到快乐。如果连铅笔芯这么微不足道的小物 件都能合资购买,还有什么不能拼呢?其实,合资或拼的不是某一样物品,而是人们之间的友好和关爱,合资购买到的是团结一致的友谊,拼起来 的是一颗完整的充满热情的心。P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