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中杂乱的场景,你一定迫切希望习得一个秘籍解决所有问题,但你有必要先弄清,本书的重点并不在于妈妈们自己如何高水平地完成整理,而是掌握亲子整理术,带领孩子一同解决。 生活是自己的,没有人可以代替,包括父母。 孩子整理意识的培养在一岁半即可开始,三岁左右才是黄金时期。也就是说,大众所认知的孩子整理意识的培养期足足晚了七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做不到,不需要,却往往错过了较佳的培养期。 整理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技能,父母不应该剥夺孩子本能的生活能力,要把生活交还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磨炼自己,体谅他人之不易;让孩子从独立饮食起居到整理自己的物品,打理自己的生活,形成独立自强的品格,这才是本书想要达到的□终目的。
在我接触的整理案例中,90%都是有孩子的家庭。抑或是因为孩子的到来,家里变得无法掌控;抑或是因为家长意识到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想要做出改变。无论哪种,提到整洁有序的家,妈妈们对此都万般无奈。而这些家庭里,有拥挤的一居室,也有宽敞的别墅,烦恼却是如出一辙。
“家里到处都是东西!”这是我在整理指导中,□常听见客户抱怨的,也是大部分家庭的真实现状之一。孩子的降临,带来了物品数量的急剧增长。我们希望把一切都给孩子,从吃喝到
玩乐生怕有一样遗漏。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再添一员,物品数量更是翻上一番。
面对着数不清的玩具,妈妈们都希望有一个能干懂事的孩子。但事实是整理之战“硝烟不断”,
“我也希望孩子自己能收拾好,可不管我说什么,他就是不听。”这样的烦恼几乎每个妈妈都有。□终妈妈们一边发着牢骚一边不知不觉地又替孩子整理好了。如此,家中每天上演着孩子玩,家长跟在后面收的场景。
问及为什么家里会乱,大部分妈□□回答都是“忙”。想来也是,妈妈们结束一天的工作直
奔菜场,回到家洗洗切切一阵忙,而一旁是声声呼唤的孩子。晚饭结束,刷锅洗碗,洗衣拖地。
还没有缓过神来便又要准备哄孩子睡觉。这时通常也已筋疲力尽,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整理。好不容易盼到周末,便又开始带着孩子奔波于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就这样,女性每天在职员、妻子、母亲的角色中任意切换。
指望孩子整理的美好愿望破灭,妈妈们想着自己勤快一点也就罢了。埋头捡完了散落一地的
积木,摆好了沙发上东倒西歪的玩偶,细心地区分开混杂在一起的手工品。不料转眼之间,玩具已被全盘倒出。妈妈们已要崩溃,而孩子们对这一切浑然不觉。当然,这样的情景,恐怕每天还会上演很多遍。为了防止悲剧重现,很多妈妈干脆选择了不整理。
你和孩子是否也经历着同样的场景,也被这些烦恼所困扰呢?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上门指导,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空间,才让我发现,这绝不是个例。我开始试着在网络搜索“亲子整理”,却并没有对应词条解析,也没有相关内容。很想将我所知道的告诉更多的人,可自己的力量终究有限。庆幸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可以通过此书将我所见所知所想倾诉给大家。哪怕给到您一点启发,本书便有了存在的意义。虽不善写作,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都是我在整理道路上一路走来□真实的感悟。
□后,真心地感谢您购买了这本书。不管您是一位为了孩子的整理已经焦头烂额的母亲,还
是一位想为家庭出力的父亲。相信您的生活将会因学会了书中的方法而变得轻松自在,而孩
子的一生也有可能会因此而发生奇妙的改变。
整理收纳的困扰并非没有办法解决,整理收纳本身也并非只是摆弄柴米油盐。在这本书里,我会通过理论引导、实际操作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讲述亲子整理。让大家走出对其认知的误区,看到真真实实的中国家庭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整理方法。
童潼:原名童凤飞,规划整理师、中华整理术实践者、推广者。理想家整理创始人(理想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多年从业经验,数千小时整理钻研。上百个家庭的整理实践经验,无数个电话咨询的耐心解答,为客户营造了一个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家庭关系的亲密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