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28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学科“十一五”规划教材
- 作者:刘混举主编
- 出版时间:2009/1/1
- ISBN:9787118059373
- 出 版 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H122
- 页码:226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内容包括:可靠性基本概念、可靠性数学基础、机械可靠性设计原理与可靠度计算、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与故障树分析、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及可靠性提高、可靠性试验等。
《机械可靠性设计》可作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用书、专业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数控机床操作人员学习、参考和培训之用。
第1章 绪论
1.1 可靠性研究的历史
1.2 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1.3 可靠性的定义和持征量
1.4 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容、特点和方法
习题
第2章 可靠性数学基础
2.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2 随机变量
2.3 常用的概率分布
2.4 数理统计
习题
第3章 机械可靠性设计原理与可靠制度计算
3.1 安全系数设计法与可靠性设计方法
3.2 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及可靠度计算
3.3 机械零件的可靠度计算
习题
第4章 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
4.1 概述
4.2 系统可靠性模型
4.3 系统可靠性预计
第1章 绪论
1.2 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可靠性问题的提出,先是从军用航空电子设备开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用航空电子设备的失效率高,难以维护,引起了对可靠性问题的高度重视。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靠性工程技术逐步地在各个工业领域内得到了发展和应用,而且日益得到重视。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可靠性与企业的生命、国家的安全紧密相关
原国防科工委在总结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时,将可靠性列为三大技术成就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空军由于技术故障造成的飞机事故多于被击落的损失;1979年3月28日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是由于硬件(冷凝器循环泵)故障和操作人员的不可靠所造成的;而1986年4月苏联切尔诺贝里核电站爆炸事故,对国家的安全和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所以,对于重要的大型成套设备如电站、冶金、化工设备等,都应进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与风险评估,以控制其失效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