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仪征刘氏祖孙三代合集,收录刘文淇《青溪旧屋文集》十卷,《诗集》一卷,所据底本为清光绪九年刻本;刘毓崧《通义堂文集》十六卷,所据底本为民国九年(一九二○)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刘寿曾《传雅堂文集》四卷,《诗集》一卷,所据底本为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仪征刘葆儒铅印本。
整理説明
从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百多年间,仪征刘氏的经学研究特别是对《春秋左氏传》的研究,一直为人所称道。傅增湘先生在序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先生年谱》时即说:仪征刘孟瞻先生文淇,崛起于嘉庆之季,沈思嫥诵,贯通群经。尤致力于《春秋左氏传》……矻矻年载,廑写长编。其功未竟,世深惜之。厥后传于伯山毓崧,再传于恭甫寿曾,……一经相承,三世传业,天下学者固归伏久矣。自刘文淇殚精四十年而成资料长编起,刘毓崧、刘寿曾、刘师培前后相继,祖孙四世,共研左氏之学,不仅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使得仪征刘氏名扬天下。
刘文淇(一七八九一八五四),字孟瞻。仪征人,世居扬州。嘉庆甲戌(一八一四)补廪膳生。嘉庆己卯(一八一九),与交好丁晏、刘宝楠同拔取优贡生。刘文淇颖敏诚朴,善读书(包世臣语),舅氏凌曙爱其颖悟,亲加督课。稍长,即精研古籍,贯串群经,与宝应刘宝楠号为扬州二刘。但刘文淇一生屡试屡败,前后参加乡试多达十四次,终未能如愿进入仕途。丁晏在序刘宝楠诗文集时说:孟瞻著书满家,四旬外即不应科目,以明经老,岿然为江左经师。小泽文四郎《年谱》中载记为道光十七年,四十九岁时尚赴金陵应试,落第。以后再不应试。
刘文淇于《春秋左氏传》成长编之外,撰成《春秋左氏传旧疏考正》八卷,并于道光十八年正月刊行。除了该书外,刘文淇又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知项羽曾都江都;核其时势,推见割据之迹,作《楚汉诸侯疆域志》三卷。据《左传》《吴越春秋》《水经注》诸书,知唐宋以前扬州地势南高北下,与今运河形势不同,作《扬州水道记》四卷,并将书稿呈送阮元削定。阮元在序中谓:其辨证永和、宝历等年运道通塞,及瓜洲、瓜步水陆变迁,博览而又有识,故皆精核矣。学有心得,随时札记,成《读书随笔》二十卷。另有《青溪旧屋文集》十卷,《诗集》一卷。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太平军定都南京,扬州城陷,刘文淇避难邵伯埭。次年,与王句生编录《扬城殉难录》四卷。九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六十六岁。
刘毓崧(一八一八一八六七),字伯山,一字松崖,刘文淇之子。幼承家学,学业日进。道光二十年(一八四〇)举优贡生。嗣后十赴乡闱,未获一售,即以校书为业。同治二年(一八六三)秋,赴安庆就曾国藩之馆。后曾任职金陵书局。刘恭冕在《清故优贡生刘君墓志铭》中说:自训导君为左氏学,君缵前业,用力甚深。旁通诸经史诸子百家之书,凡所寓目,略能记诵……精于校勘,友人有所述作或刊刻,多质君乃定。著有《春秋左氏传大义》二卷,《周易旧疏考正》《尚书旧疏考正》《毛诗旧疏考正》《礼记旧疏考正》各一卷,《诸子通义》四卷,《经传通义》十卷,《通义堂文集》十六卷,《通义堂笔记》十六卷等。另有《彭城徵献录》《旧德录》《王船山年谱》等。
刘毓崧有四子:刘寿曾、刘贵曾、刘富曾、刘显曾。刘寿曾在续成《左传旧注疏证》的事业中用功最多,出力最大。刘寿曾(一八三八一八八二),字恭甫,一字芝云。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光绪二年(一八七六)两中副榜,后入江宁书局校定群籍。继父毓崧之后,续祖父文淇《左传旧注疏证》。还著有《读左札记》《春秋五十凡例表》《昏礼重别论对驳议》《南史校义集评》等。为文长于议论,著有《传雅堂文集》《诗集》等。
本书为仪征刘氏祖孙三代合集,收录刘文淇《青溪旧屋文集》十卷,《诗集》一卷,所据底本为清光绪九年刊本;刘毓崧《通义堂文集》十六卷,所据底本为民国九年(一九二○)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刘寿曾《传雅堂文集》四卷,《诗集》一卷,所据底本为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仪征刘葆儒铅印本。整理时使用专名线、书名线,在文字处理上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一、底本一般笔画讹舛、字形混同的明显误刻,径改,不出校记;
二、底本错误明显,随文出校勘记;
三、古今字、異体字、俗体字、通假字等均仍原文,不做改动;
四、底本中原缺或模糊不可辨识的文字,用□标示。
此次整理出版刘氏三代诗文集,虽历时已久,然并非全帙,遗诗遗文所在多有。而仪征刘氏经学传家,各有诗文著述。尤其是刘师培,是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著述丰富,闻名中外,其著作汇为《仪征刘申叔遗书》与《刘申叔遗书补遗》,已经得到较为全面的整理。而刘富曾、刘显曾、刘师颖、刘师苍等亦有遗稿存世。对于仪征刘氏遗稿的全面整理,尚需多方努力,共同完成,以便展示仪征刘氏四世传经、经世致用的家风与学风,从而更好地为清代学术研究与扬州文化建设服务。
广陵书社编辑部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刘文淇(17891854),字孟瞻。江苏仪征人,世居扬州。自幼天资颖异,舅父凌曙为著名学者,得其指授。精研古籍,贯串群经,与宝应刘宝楠号为扬州二刘。毕生肆力《春秋左氏传》,历40年,旁征博引,辑成《左传旧注疏证》80卷,未及写定,卒。另著有《左传旧疏考正》《楚汉诸侯疆域志》《读书随笔》《青溪旧屋文集》《诗集》等。
刘毓崧(18181867),字伯山,一字松崖。江苏仪征人,居扬州。刘文淇子。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自幼从父受经,后益致力于学。精于校雠,曾与父校勘《镇江府志》《旧唐书》《舆地纪胜》等。受曾国藩之聘,担任金陵书局校勘,主校《王船山遗书》等。继承父志,治《春秋左氏传》,著有《春秋左氏传大义》2卷。依其父考证《左传》旧疏义例,著《周易》《尚书》《毛诗》《礼记》的旧疏考证各1卷。另著有《史乘》《诸子通义》《经传通义》《王船山年谱》《通义堂文集》《诗集》等。
刘寿曾(18381882),字恭甫,一字芝云。江苏仪征人。刘毓崧子。同治三年、光绪二年两中副榜。后入金陵书局,校勘群籍。光绪七年回扬州,因祖、父两世著《春秋左传疏证》未果,乃发愤,以为己任,严立课程,孜孜不懈。写至襄公四年病卒。著有《读左札记》《春秋五十凡例表》《传雅堂诗文集》《南史校义集评》等,参与编纂《江宁府志》《江都县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