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重镇,牟宗三着力凸显“现代性在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质,并与西方现代性展开“吸收”与“批判”的双向互动。本书将牟宗三哲学置于“古今”“中西”的交会点上,探析他立足儒家思想建构“中国现代性”的哲学思考,揭示其积极贡献与内在问题。以牟宗三这一个案审视现代新儒家应对全球化及现代化的理论思考,其意义在于一方面以现代哲学的话语对传统儒学予以诠释和重构,另一方面以儒家价值为西方现代性补偏救弊。
引 言
在历史叙事中,我们将自身所处的这个时代称为“现代”(modern),以示其与“过去”的区别,这种时代意识彰显出“现代”自身所特有的精神气质或言说方式,这就是“现代”的本质即“现代性”(modernity)。换言之,“现代性”构成了现代人进行自身理解和时代把握的基本论域。在哲学层面对“现代性”问题予以反思,首先必须考察“现代性”哲学理念的规范性内涵,而后者与其发生、演变的历史经验密切联系。毋庸置疑,“现代性”首先孕育和生发于西方文化之中,在数百年间取得了辉煌的物质和精神成就,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历史的进程,同时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值得思考的是,这种产生于西方文化语境的现代性模式是否能够完全代表“现代性”理念的规范性内涵?该问题涉及以下一系列更为深刻的问题:“现代性”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其中是否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分别?如果存在,两者之间是何种关系?
本书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语境对上述问题展开思考。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之碰撞推动中国社会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这一进程在文化层面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一方面显示出迫切的“时代性诉求”,要求实现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指向“现代性”的普遍性之维;另一方面包含了强烈的“民族性认同”,这种认同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立身份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的连续性,凸显了“现代性”的特殊性之维。质言之,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目的指向“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而后者在文化上内在包含“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深刻张力。在这个意义上,“时代性”与“民族性”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两个基本向度,而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核心课题。职是之故,对于这一课题的思考不仅有助于在哲学层面澄清“现代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开阔“多元现代性”的理论视野,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具有现实意义。
对“中国现代性”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主线。纵观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作为文化保守主义代表的现代新儒家与自由主义西化派、中国马克思主义派相互激荡,共同构成20世纪中国文化三大思潮。三方都是在“现代性”的问题意识之下产生的,都要求在变革和转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某种理想的“中国现代性”方案,而在现代化的文化路向上表现出了差异和斗争。自由主义西化派所追求的是西方典型意义上的现代性,其谋求与自身文化传统相断裂体现了西方现代性“注重当下”的时间意识,将“时代性”作为唯一的尺度理解现代性;现代新儒家力图从自身文化传统中寻求现代性的起源,对西方现代性开展了批判和改造,力图在包容西学的基础上达到一种中国文化本位的现代性,这其中“民族性”关切处于优位;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西方现代性抱持一种辩证的态度,更为切入中国社会的实际,力图达到“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平衡,以在综合古今中西的基础之上成就新的现代性。在以上三大思潮中,现代新儒家与“现代性”的关系最为复杂:一方面他们是“儒家”,这决定了他们是传统文化的接续者和捍卫者;另一方面他们也是“现代人”,这决定了他们是现代文明的承负者和参与者。这两种身份之间存在“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巨大张力,这在根源上反映出“中国现代性”自身的张力结构。因此,对现代新儒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问题,同时在“现代性”的问题意识中审视现代新儒学,亦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一思潮的积极意义和内在问题。
现代新儒学思潮自五四时期兴起,薪火不息、代有传人,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第二代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1909~1995),本着“内圣开出新外王”的理路,立足于儒家立场对现代性问题进行回应,提出了“良知自我坎陷”以图打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壁垒。在此基础上,他尝试会通中西以建构儒家“道德的形上学”体系,证立儒家“圆教”,将儒家思想系统转化为现代哲学的形态。牟宗三一生著述等身,现已出版全集33卷,约1239万字,此外还有若干课堂讲录传世。他的哲学体系涉及形而上学、知识论、逻辑学、道德哲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并在中西方哲学史研究中独树一帜。《剑桥哲学辞典》将他评价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在本书的视域中,牟宗三哲学与“现代性”之间展现为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牟宗三一方面吸收“现代性”的基本精神进行儒学重建,代表了现代新儒学克服儒家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张力的思想努力;另一方面立足于儒家价值对西方现代性的弊端展开批判,集中体现了文化之“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复杂纠缠。
鉴于牟宗三哲学的典型性,本书在“现代性”的视域中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目的在于揭示其哲学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此透显出“现代性”问题在中国语境中的复杂性,同时通过解析牟宗三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式,揭示其思想的积极贡献与内在问题。就中国文化的当下处境而言,依然需要面对如何建构“中国现代性”的时代课题,因此对于牟宗三哲学的个案研究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教训,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进程。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家族相似”的理解模式。本书以“现代性”为核心问题意识,并对这一概念在“民族性”与“时代性”两个向度上加以批判性的考察。就“民族性”而言,“现代性”必然是多元的。尽管西方是“现代性”迄今为止唯一具有成功经验的范例,但“西方现代性”的产生和发展源于西方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考察其优长与弊端都不能脱离西方文化的语境,因此其作为“现代性”的殊相之一具有相对性意义。同理,“中国现代性”也应当本着殊相的身份与“他者”进行平等的对话,不能割裂文化传统而言说特定的“现代性”,更不能以西方现代性为现代性的范本进行照搬和模仿。就“时代性”而言,“现代性”自身标识了别异于传统的时间体验,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共相”。不同于后现代思潮的相对主义立场,本书将“现代性”视为一个尚未完成并具有自我反思性的设计,其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理念如“主体”“理性”“自由”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普遍性,即超越各个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只有承认共相意义上的“现代性”,才有可能在这一视域中考察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历程,同时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然而,对于这个“共相”的“现代性”也不能固着化为一个本质主义的预设,而应当保持其自身的开放性,因此在处理现代性的共相与殊相的关系时,后现代所倡导的“家族相似”是可资借鉴的理解模式。
第二,“回到问题本身”的根源性意识。本书力图避免从外在的立场对牟宗三哲学进行先入为主的批判或褒扬,而是在不断追问“牟宗三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的过程中展开思考,进而回答“他的哲学对于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以及“他的缺失和教训何在”的问题。就中国当下的现实而言,“内圣开出新外王”的理路固然不切实际,但本书关注的是牟氏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哲学是在现代性问题意识之下对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关系的深度思考,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牟氏个人的文化焦虑同样也是近180年中华民族的文化焦虑。
第三,“双向诠释”的思考方式。本书并不是要以一种固着化的“现代性”观念框范牟宗三哲学,而是在学理层面展现牟氏哲学与“现代性”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因而不仅从共相意义上的“现代性”对牟宗三哲学进行定位和评价,而且通过牟氏的哲学思考和理论批判揭示“现代性”的多元内涵,探讨中国文化传统对“现代性”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双向诠释”的思考最终指向“现代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此,本书立足“多元现代性”的观念,在“具体的普遍性”意义上理解“现代性”的合理内涵。
卢兴,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中国现代哲学。
引言
第一章 “现代性”的源与流
第一节 “现代性”释义
一 “现代性”的含义
二 “现代性”哲学理念的基本特征
三 “现代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 “现代性”的西方典范
一 西方现代性的发生和发展
二 西方现代性的问题及其批判
第三节 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
一 时代课题:求索现代性
二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认同与文化选择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中的牟宗三“现代”意识
第一节 牟宗三的现代性视域
一 出入“传统”与“现代”的存在感受
二 度衡“普遍”与“特殊”的哲理思辨
三 贯通“内圣”与“外王”的致思取向
第二节 牟宗三哲学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张力
一 牟宗三论“现代性”的文化之维
二 牟宗三眼中的西方现代性
三 牟宗三对“现代化”的限定
第三章 牟宗三哲学与现代性精神理念
第一节 主体性的形而上学
一 牟宗三与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
二 牟宗三的主体性哲学理念
第二节 整体主义的世界图景
一 世界统一性:从“前现代”到“现代”
二 牟宗三对世界统一性的探寻
第三节 目的论的历史哲学
一 “德性目的论”与“进步目的论”
二 牟宗三的“道德-历史目的论”
第四章 牟宗三哲学与“现代性”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 面向现代性的儒家哲学重建
一 良知的呈现——“德性主体”的证成
二 良知的坎陷——“认知主体”的开显
三 良知的返回自身——“圆教”与“圆善”
第二节 立足于儒学的现代性批判
一 工具合理性批判
二 道德形式主义批判
三 政治自由主义批判
第五章 牟宗三哲学的定位与意义
第一节 牟宗三哲学的总体定位
一 牟宗三哲学的积极意义
二 牟宗三哲学的内在问题
第二节 牟宗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化
一 中国哲学“灵性主义”特质的阐发
二 “灵性主义”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