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的数理化不仅是一个不可遏止的潮流,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本书基于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再生产理论,严格按照现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将能够用数学公式表示的地方,全部采用数学予以表述,从而为解决一些历史上遗留的课题(如转形问题、斯蒂德曼诘难等)提供了必要的方法或手段。旨在囊括当前的有关前沿课题,并给出新的解释或提出解决方案。
张忠任,日本岛根县立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座教授,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季刊》编委。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数学的地位1
一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1
二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各种认识6
三 数学同政治经济学的兼容性与界限22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基础32
一 经济细胞分析:商品与广义商品32
二 交换价值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38
三 劳动价值论的枢纽:劳动二重性理论40
四 概念与模型:价值的本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斯密教条43
五 货币的形成、本质与广义货币49
六 货币的职能、形式及货币流通模型63
七 供给与需求的概念、理论与分析方法79
八 信息的不对称机制与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92
九 价值规律与价值概念的统计学含义98
十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价值决定模型110
附录1 投入产出法简介115
附录2 Excel矩阵运算(对积和对商很强大)124
第三章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展开131
一 备受争议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131
二 商品价值的期差性137
三 “世纪之谜”与“价值总量之谜”的破解148
四 “成反比”与“成正比”的问题154
五 价值业差性与复杂劳动问题169
六 国际价值与价值域差性177
七 虚拟资本与泡沫经济问题181
八 环境价值、资源价格的决定问题193
九 灾害经济问题206
十 价值的历史使命、自然力的作用以及自由时间假说219
第四章 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周边问题239
一 一个重要的质变:货币向资本的转化239
二 剩余价值的概念及其生产原理 245
三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计算251
四 工资的本质、实物工资向量与拉萨尔“铁的工资定律”262
五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问题267
六 再生产、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281
七 魁奈悖论288
八 关于剥削的“马克思基本定理”292
九 斯蒂德曼诘难297
十 收入分配的准则:平等及其演化问题310
第五章 再生产理论及其相关问题319
一 产业资本的循环与生产319
二 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与损益分界点328
三 社会总产品、两大部类与总供求(塞顿假说与霍夫曼比率)341
四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平衡条件349
五 再生产图式的模型化(魁奈、Krelle、雍文远、石景云、置盐信雄、森岛通夫)353
六 再生产模型的自动调节问题与最大增长率问题360
七 两大部类的最优比例问题365
八 投入产出表的两大部类估算368
第六章 转形问题及其展开374
一 剩余价值向利润的转化374
二 利润的平均化和价值的生产价格化377
三 两个“不变的价值尺度”381
四 追溯:李嘉图体系两大矛盾逼出的转形问题391
五 从鲍特凯维兹方程到BSZ转形模型397
六 萨缪尔森的转形模型与马克思转形模型的同解条件406
七 从现行统计体系估算劳动价值量的方法问题410
八 商业在投入产出模型中的特征414
九 市场价值理论及一个假说420
十 含农业的广义转形模型431
后记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