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性地整合利用手头现有资源进而突破资源约束已然成为社会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战略问题。本书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定性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就“社会创业企业如何有效实施资源拼凑策略来实现成长”这一研究主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扎实的理论探讨和翔实的资料分析基础上,本书明晰了中国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内涵,剖析了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驱动机制,揭示了资源拼凑影响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
前 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下,伴随着公益理念的传播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积极投身于以通过商业化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为特征的社会创业活动中。社会创业者已经成为我国创业群体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社会创业活动日益成为我国创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实践中我国社会创业企业的成长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发展顺利,社会创业者的高失败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目前,普遍认为与传统的商业创业企业相比,社会创业企业由于要兼顾社会使命与经济收益,面临更加严峻的资源约束困境。如何创造性地整合利用手头现有资源进而突破资源约束已然成为社会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战略问题。
尽管社会创业企业在实践层面发展迅速,但在理论层面学术界对“社会创业企业如何有效地实施资源拼凑策略来实现成长”尚未给予深入系统的解答。目前社会创业领域的文献更多地关注社会创业的内涵、特征以及社会创业过程,社会创业企业成长问题研究略显不足;资源拼凑领域的文献侧重于探讨传统商业创业企业的资源拼凑问题,对于社会创业情境下的资源拼凑的研究尚不多见,尤其缺乏对转型经济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的资源拼凑行为的研究。
基于上述背景,本书聚焦于社会创业企业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结合中国社会创业企业的成长实践,就“社会创业企业如何有效实施资源拼凑策略来实现成长”这一研究主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丰富社会创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化资源拼凑的理论研究,同时为我国社会创业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具体来说,本书通过三个子研究层层深入,依据特定的理论视角,对中国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内涵、驱动机制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
现有文献就西方发达国家情境下传统商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内涵开展了诸多研究,转型经济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内涵却尚未得到有效阐释。实际上,由于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独特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创业企业与商业创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特征差异,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可能会呈现与西方发达国家情境下传统商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不同特征。据此,本书子研究一(第三章)运用规范的扎根理论方法与技术,基于8家社会创业企业的翔实资料数据,就“中国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内涵是什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呈现出怎样的动态演化特征”等两个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创业企业主要在实物、技能、人力等领域开展资源拼凑行为,具体包括改造闲置资源、活用废弃资源、巧用假定单一用途物料、整合专业技能、利用业余技能、利用闲置人力、整合志愿者/义工、借力客户、借力员工、利用亲友网络、运用商业伙伴网络、借用师生网络、开拓未被服务的市场、挖掘现有市场、突破规范、打破观念/认知。此外,社会创业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采取的资源拼凑策略不同。具体而言,社会创业企业在创建期采取“以实物拼凑和人力拼凑为主”的资源拼凑策略,在存活期采取“技能拼凑是首选”的资源拼凑策略,在成长期采取“以市场拼凑和制度拼凑为主”的资源拼凑策略。该研究结论明晰了中国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内涵,深化了我们对转型经济以及社会创业两种情境下资源拼凑内涵的认识。
目前国内外文献较多地探讨资源拼凑的绩效影响,相对缺乏对资源拼凑行为的前因展开深入研究,有关社会创业情境下资源拼凑行为驱动机制的研究更加匮乏。据此,本书子研究二(第四章)构建了个体层面的先前经验与社会网络、组织层面的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环境层面的环境包容性影响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理论模型,以国内26家社会创业企业为样本,探索性地运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社会创业企业不同类型的资源拼凑行为具有不同的前因组态,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低市场导向、低创业导向的协同联动激发社会创业企业的要素拼凑行为,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高市场导向、低环境包容性的协同联动激发社会创业企业的市场拼凑行为,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低市场导向、高创业导向、低环境包容性的协同联动激发社会创业企业的制度拼凑行为。该研究结论剖析了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驱动机制,为我国社会创业企业如何实施资源拼凑策略来突破资源约束困境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发现了资源拼凑的正向绩效影响效应,资源拼凑对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积极影响也得到少许研究证实,然而资源拼凑影响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内在作用机理却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对此,本书子研究三(第五章)整合资源拼凑理论与组织合法性理论,就资源拼凑影响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内在作用机理开展了深入的多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资源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获取不同的组织合法性,进而促进其成长。其中,实物拼凑、技能拼凑和市场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获取市场合法性,促进其经济层面的成长;制度拼凑与人力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获取社会合法性,促进其社会层面的成长。同时,在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资源拼凑促进合法性获取的途径有所差异,企业成长程度亦有区别。在生存期,社会创业企业注重实物、技能以及市场等资源拼凑策略来获取市场合法性,实现经济营收以保证企业存活;在成长期,社会创业企业则主要通过人力和制度拼凑来推动社会合法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成长。社会创业企业在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成长呈现动态平衡特征,经济层面的成长有助于经济目标的实现,而经济价值的实现对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正向影响,当社会目标实现后,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在经济层面的成长。该研究结论揭示了资源拼凑影响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同时为我国社会创业企业如何发挥资源拼凑的价值来实现成长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通过上述三个子研究的深入分析,本书明晰了中国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内涵,剖析了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驱动机制,揭示了资源拼凑影响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书在第六章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以及实践启示,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书所做研究具有多重理论意义,对社会创业、资源拼凑、组织合法性、战略导向等研究领域均有一定的理论贡献。①对社会创业研究领域,现有文献聚焦于社会创业的内涵与特征以及社会创业过程研究,本书聚焦于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研究,丰富了社会创业领域的研究主题;国内外学者主要将资源拼凑应用于商业创业情境,转型经济与社会创业情境下的资源拼凑研究并不多见,本书探索性地将资源拼凑理论应用于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研究,拓展了社会创业领域的研究视角;目前国内外社会创业领域的研究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实证分析方法为辅,本书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来探讨中国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内涵,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来探究资源拼凑影响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还探索性地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就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驱动机制开展研究,扎根理论、案例研究以及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创新了社会创业领域的研究方法。②对资源拼凑研究领域,现有文献较多将资源拼凑理论应用于商业创业情境,本书将资源拼凑理论积极运用于社会创业情境,拓展了资源拼凑理论的应用情境;已有研究较多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内涵,本书进一步明晰了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内涵,深化了资源拼凑的内涵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就资源拼凑的绩效影响效应开展了诸多研究,相对缺乏对资源拼凑的前因展开探讨,本书剖析了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驱动机制,强化了资源拼凑的前因研究;现有研究聚焦于探讨资源拼凑的直接影响,有关资源拼凑的作用机制研究比较鲜见,本书揭示了资源拼凑影响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推进了资源拼凑的后果研究。③对组织合法性研究领域,已有研究较多探讨组织合法性对商业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就组织合法性与社会创业企业成长关系开展的研究比较少见,本书通过案例研究证实了市场合法性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经济层面的成长,社会合法性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社会层面的成长,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创业企业组织合法性作用机制的认识;已有研究更多探讨创业企业组织合法性的绩效影响,较少涉及创业企业组织合法性的前因,本书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实物拼凑、技能拼凑以及市场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获取市场合法性;人力拼凑和制度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获取社会合法性,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创业企业组织合法性形成机制的认识。④对战略导向研究领域,已有文献采用原子化的视角,仅仅就市场导向或创业导向对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影响开展了实证研究,本书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同时将市场导向、创业导向与先前经验、社会网络、环境包容性等变量纳入分析框架中,就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前因构型开展了研究,结果发现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低市场导向、低创业导向的协同联动激发社会创业企业的要素拼凑行为,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高市场导向、低环境包容性的协同联动激发社会创业企业的市场拼凑行为,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低市场导向、高创业导向、低环境包容性的协同联动激发社会创业企业的制度拼凑行为,该研究结果深化了我们对市场导向、创业导向与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
本书的实践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政府部门精准出台培育与促进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政策组合拳提供了决策参考;二是为社会创业企业有效实施资源拼凑策略来突破资源约束困境进而获得成长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彭伟,常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业与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问题8
第三节 研究意义12
第四节 研究方案16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22
第一节 资源拼凑研究综述22
第二节 社会创业研究综述55
第三章 中国情境下社会创业企业的资源拼凑行为研究93
第一节 理论基础95
第二节 研究设计97
第三节 资料分析101
第四节 结果解释107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112
第四章 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驱动机制研究115
第一节 文献回顾118
第二节 模型构建126
第三节 研究设计129
第四节 研究结果144
第五节 理论解释148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154
第五章 资源拼凑对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研究157
第一节 理论基础160
第二节 研究设计165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发现172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182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186
第一节 研究结论186
第二节 理论贡献191
第三节 实践启示199
第四节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203
参考文献208
后记245
图目录
图1-1 本书的研究程序16
图1-2 本书的技术路线17
图1-3 本书各章节之间的关系21
图2-1 国内外资源拼凑共词图谱揭示的热点主题26
图2-2 国外资源拼凑共被引文献图谱识别的知识结构29
图2-3 国内外资源拼凑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展示的研究热点演进45
图2-4 资源拼凑中国情境化研究问题形成的解释模型51
图2-5 国外社会创业研究文献年份分布62
国2-6 国外社会创业研究文献的共被引知识图谱63
图2-7 国外社会创业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65
图2-8 国外社会创业研究的演进趋势67
图3-1 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动态演化106
图4-1 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驱动机制模型129
图4-2 QCA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133
表目录
表2-1 国外资源拼凑研究的代表性文献30
表2-2 国外资源拼凑研究的核心文献33
表2-3 国内资源拼凑高频共被引文献39
表2-4 国内资源拼凑研究的代表性文献40
表2-5 社会创业的代表性定义57
表2-6 社会创业与相关概念的比较60
表2-7 国外发表社会创业研究文献排名前5期刊统计63
表2-8 重要节点文献一览64
表2-9 国外社会创业热点主题及核心关键词一览66
表2-10 国外社会创业研究的代表性文献67
表2-11 国内社会创业研究的代表性文献86
表3-1 样本基本信息99
表3-2 资料来源100
表3-3 开放性编码示例(部分)102
表3-4 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105
表4-1 资源拼凑前因变量研究的代表性文献121
表4-2 样本的基本情况135
表4-3 各变量的赋值标准137
表4-4 资料来源141
表4-5 编码赋值示例142
表4-6 编码赋值结果144
表4-7 单因素必要性分析145
表4-8 要素拼凑、市场拼凑、制度拼凑的前因组态分析147
表4-9 社会创业企业不同类型资源拼凑的前因组态总结153
表5-1 案例企业概况166
表5-2 案例编码情况(部分)170
表5-3 信效度确保策略172
表5-4 资源拼凑、市场合法性与社会创业企业经济层面成长的案例证据173
表5-5 资源拼凑、社会合法性与社会创业企业社会层面成长的案例证据177
表5-6 社会创业企业生存期案例数据的编码条目结果179
表5-7 社会创业企业成长期案例数据的编码条目结果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