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微生物学基本技术及实验,共设12个实验;第二部分为常见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共设13个实验;第三部分为综合性试验,共设4个实验。
前言
绪论
第一篇 微生物学基本技术及实验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
实验二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
实验三 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物品的准备
实验四 微生物学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
一 抓取和固定实验动物的方法
二 常用实验动物感染技术
实验五 临床常见感染标本的采集
一 脓液标本的采集
二 痰液标本的采集
三 粪便标本的采集
四 尿液标本的采集
五 血液及骨髓液标本的采集
六 脑脊液标本的采集
七 生殖道标本的采集
实验六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七 常用的细菌接种和培养方法及生长现象观察
一 细菌的接种方法
二 细菌的培养方法
三 细菌的生长现象
实验八 细菌形态结构及运动观察
一 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
二 细菌基本形态的观察
三 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四 细菌动力观察
实验九 细菌分布的测定
一 空气中细菌的分布
二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三 细菌在口腔中的分布及数量的测定
实验十 消毒与灭菌
一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二 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三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四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噬菌体对细菌的裂解作用
实验十一 细菌变异的观察
一 细菌的鞭毛变异现象
二 细菌的L型变异
实验十二 细菌致病性作用的观察
一 荚膜的致病作用
二 透明质酸酶试验
三 细菌外毒素毒性作用及抗毒素的保护作用
四 细菌内毒素的致病作用
第二篇 病原体的分离鉴定
实验十三 病原性球菌
一 葡萄球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观察
二 链球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观察
三 奈瑟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观察
实验十四 肠道杆菌
实验十五 霍乱弧菌
一 霍乱弧菌的形态学观察和动力观察
二 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程序
实验十六 厌氧性细菌
一 厌氧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观察
二 厌氧芽孢梭菌
实验十七 分枝杆菌
实验十八 白喉棒状杆菌
实验十九 其他细菌/动物源性细菌
一 炭疽芽孢杆菌
二 蜡样芽孢杆菌
实验二十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一 支原体
二 衣原体
三 立克次体
四 螺旋体
实验二十一 病原性真菌
一 真菌的形态观察
二 真菌的培养与菌落观察
三 病原性真菌的临床标本检查法
实验二十二 病毒学的基本实验
一 病毒的形态观察
二 病毒的培养方法
三 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
四 病毒的中和试验
五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实验二十三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二十四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的检测
实验二十五 HIV的检测
一 ELIsA法检测HIV抗体
二 免疫印迹法检测HIV抗体
第三篇 综合性实验(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实验二十六 血液及骨髓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实验二十七 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实验二十八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实验二十九 组织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附录 示教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