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用亲身实践告诉大家,爆品有模式,爆品可复制。作者将自己在小米研发、推广爆品的经验系统复盘,帮助企业量身打造自带话题、自带流量、销量巨大的爆品,助力企业培养爆品基因,让企业拥有持续打造爆品的能力,从容应对新挑战。
《我在小米做爆品》这本书的筹备,其实从2014 年就开始了。这可能和我的经历有关吧。我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毕业以后到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发动机公司北内集团,后来在中关村和同学一起创业,也算是中关村的第一批创业者吧。再后来,我在台湾制造企业做鼠标、键盘、扫描仪,在中星微电子做芯片和视频通话设备,在盛大集团跟着陈天桥折腾盛大盒子,在海信集团做智能电视和互联网运营,到了小米以后主要做智能电视。我的经历很有意思,虽然换了几份工作,但都在做互联网与硬件结合的产品。
我一直说,自己是一个在互联网和传统企业跨界的产品经理。也许是因为这些经历吧,我看到了互联网的强大力量,也看到了传统企业在面对新变化时的困惑和焦虑。尤其是到了小米之后,这种感触更深。小米用互联网模式打造硬件产品,颠覆了无数个行业,创造了无数个奇迹。在竞争极其惨烈的手机市场,小米异军突起,用三年时间做到中国第一、全球第三。我所在的电视行业,竞争极度饱和,然而小米却在短短几年内市场份额高居中国第一,将六大传统家电企业通通甩到后面。小米还开创了很多新的品类:扫地机器人、小米手环、空气净化器、平衡车、充电宝……小米的创新能力层出不穷。而在更多的“红海”领域,小米也攻城略地,小米的台灯、插线板、毛巾、签字笔、干电池、耳机等都成了市场畅销品。网友戏称: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小米了。
小米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么多让人称赞的产品?我必须承认雷军个人确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再厉害的人精力也有限啊!企业成功的背后其实是有一套方式方法论的。这套方式方法论,我把它总结出来,就是“新一代爆品工程”。作为一个一直在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跨界的产品经理,我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能否将这套方式方法论应用到传统企业呢?我们知道,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已经20 多年了,可是互联网公司数量占整个中国企业数量的比例还不到10%,传统企业的数量还是占到90% 以上。但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传统企业所处的境地却变得越来越艰难:库存一大堆,好产品卖不出去,很多新项目投入都打水漂了。很多传统企业也想向互联网企业转型,但是越转越乱、越转越怕。对它们而言,互联网似乎就在眼前,可就是不得其门而入。
那么,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能让这些传统企业找到出路,也搭上互联网这艘航母呢?银河商学院王建敏院长第一次和我交流,就急切地问我这个问题。她做了那么多年企业培训,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她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一直希望她身边的企业家们也能在互联网这股大潮下转型成功,这也激发了我对小米生态链更深的探讨。小米生态链上的很多企业也曾经是传统企业,比如90 分行李箱、小米插线板、小米净水器等产品,都是传统企业做起来的。小米生态链有一个最简单的“打法”,就是爆品策略:一款产品打爆市场。“一招鲜,吃遍天”,这一招已经无数次得到验证。回想当初在海信,也是用一款VIDAA 电视,打爆了整个市场。所以,打造爆品是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不二法宝。
爆品很好,不过爆品应该怎么做,是一个难题。有没有可能把打造爆品的整个逻辑讲清楚,把其分解成一套简单易懂、可复制、可操作的方式方法,让传统企业快速起步?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有一次,我翻起曾经的产品笔记,突然想到当年在加拿大做VIDAA 电视的时候,我们借用了建筑工程的方法,梳理整个产品逻辑。我一下豁然开朗,为什么不把这套做爆品的方式方法也按照工程化逻辑总结出来呢?有了这样的逻辑,就等于让大家手里有一套可遵循的流程,一张可照着施工的图纸随时查看。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降低做爆品的门槛,让更多的企业尽快做出爆品来。
正是根据这个想法,我把新一代爆品工程总结成三大逻辑。
一是用户逻辑。这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互联网企业先考虑用户,考虑用户使用场景,而传统企业的出发点是产品。从不同的出发点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其实产品是为人服务的,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用户逻辑。今天,用户群已经发生巨大变化,80 后已经开始秃顶,90 后都已成年,00 后已经成为第二大消费群体。他们成长环境的变化也使消费产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从小就生长在互联网环境里,个性自由独立,提倡轻生活,租车租房租衣服。对他们而言,购物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喜好而不是实用。他们爱追星,除了追明星,还捧网红,他们创造了无数个一天卖几亿元的网红,“双十一”的购物群体46% 以上是90 后、00 后。女士群体也发生变化,“她经济”推动整个消费升级。现在的女士更独立,要平等、要时尚,还要健康,对产品追求惊喜、小确幸。还有6.8 亿用户的下沉市场,这个市场的用户用拼团、有偿阅读、浏览视频的方式捧红了三个互联网巨头(拼多多、趣头条、快手)。做爆品需要知道用户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只有了解用户,为他们服务,企业才有机会做出爆品。
二是产品逻辑。这个社会不缺产品,而是缺好产品。什么是好产品?黑科技、高颜值、高性价比,这是用户最喜欢的好产品应具备的三个特征。如何在红海中找到蓝海,如何做产品创新,如何让科技有温度,如何提高自己产品的颜值,如何在提高自己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这些都有标准的打法和套路。只有拥有“把自己逼疯,把对手逼死”的狠劲,你才有机会做出让用户惊叹的产品。
三是营销逻辑。时代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变了,媒体平台也变了。70 后、80 后逛京东、天猫,90 后、00 后看抖音、快手,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微信、刷头条。不懂新媒体很自卑,可是乱玩新媒体只会瞎花钱。那么,在这样的营销逻辑下,我们如何才能迅速了解这些新平台的运作规律?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如何才能培养出自己的新媒体营销队伍?尤其是如何才能针对爆品的独特逻辑研究出不一样的玩法来?做规划、做定位、确定目标、做A/B 测试、观察数据变化,我把这些看似凌乱的营销方式规范化、工程化,让企业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总比站在新媒体门口恍然不知所措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