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丛书“纵横精华·第四辑”之一种。本书主要收录了自清末到解放初期, 曾在中国长期居留的外国人,他们的所见所闻,是以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福开森在中国的足迹
福开森捐赠文物始末
大冒险家哈同与他的中国妻子罗迦陵
白俄在中国
俄国人在哈尔滨
卢沟桥事变前后的斯诺
白修德——一位美国记者的中国情结
有这样一个美国人
阳早、寒春:在陕北的“美国老乡”
助手眼中的司徒雷登
谍王佐尔格在中国的最后岁月
一个日本人在东北24年所见
我,在中国的土地上……
——一个日本军人的道路
一个日本军曹的自述
一名犹太人避难上海的回忆
拉贝与南京的生死缘
生命线、飞虎队与零式战机
——一个德国工程师的滇缅任务
一个投身中国抗战的奥地利人
岭南“英军服务团”创建经过
《洋人生活在中国/纵横精华·第四辑》:
哈同显然是近代史上与中国人联姻的先行者之一。犹太人的精明、务实精神和爱财如命使他在上海滩出淤泥而不染,处温柔乡而不淫迷。他的座右铭是:“……无声色犬马之嗜,饮至薄醉而止。”在初到上海的十几年中,他没有染指任何一个女子。很长时间以后,他才相中一个叫罗迦陵的卖花女郎。
据说,啥同遇到罗迦陵是非常偶然的。1875年,哈同住在上海石库街一带,此地是一个商人、职员、艺人和青楼女子的混居区。当年哈同已升任为沙逊银行代理,又刚刚做成一笔地产生意,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天,他在急急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名卖花女郎拦住。要在以往,他会很快地挥挥手拒绝。但此时他却不假思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对他来说,这是平生第一次奢侈。那卖花女递过去花,人却不走,还哧哧笑起来:“先生不去寒舍坐坐吗?”原来,卖花女都是些青楼女子,卖花只是掩护而已,不谙此道的哈同却没有悟出来,但热烈的邀请使他正眼打量少女。他忽然就呆住了,眼前的女子实在是俊俏鲜灵,如出水芙蓉一般。而且,她的脸庞似乎有一层神秘的光环。从来不近女色的哈同在今天又破了个例,竟鬼使神差地跟着那女子走了,跟着她进了一幢房子,在那里坐到深夜。这女子不但模样可人,还特别善解人意。哈同此时已意识到卖花女的背景,却不以为意,仍然被其强烈吸引。卖花女正是罗迦陵。罗曲意逢迎,百般风情,当然只是由于职业习惯而已。哈同临走时,留下10块光洋,丢下一句话:“哎,姑娘,我要娶你,而且我要明媒正娶。”他说的是上海话。
罗迦陵的身世有几分神秘。神秘就神秘在她从未对外界披露过她早年的真实经历。据一些研究者考证,罗的父亲是个法国水手,罗是这个法国人与一位上海女子的私生女。但鲁川的《哈同传》认为罗迦陵的父亲是个中国人。按照鲁川的说法,罗母姓沈,原籍福建,自幼随家人定居上海浦东乡下,后嫁给一名姓罗的水手,罗父曾参加过上海的小刀会。罗迦陵3岁时,其父病死。罗母当时不到20岁,全靠为人浆补衣服和帮工度日。当时这样年轻穷困的女人不少,她们常去码头为外轮上的水手洗衣服和被单,被人称作“缝裙婆”。罗母正当年,生得清丽可人,为许多法国水手所渴慕。其中一个叫路易的人捷足先登,不知怎么就赢得了罗母的好感,很快两人就同居起来。当时4岁的罗迦陵被送往私塾读书,与其养父关系和睦,还多少学了几句法语和英语。
然而,路易几年之后乘上了一条法国商船,走上了不归路。罗母抑郁之下,不久即撒手人寰。幼年的罗迦陵只好一边靠亲戚帮衬,一边干些零活为生。她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码头。她常常挎着一篮鲜花在外轮上叫卖。她会说法语和英语,颇得水手们青睐。罗又乖巧非凡,既能做成生意,又善于自我保护,倒也安然无恙。当罗越发水灵起来之后,亲戚怕她重蹈母亲覆辙,便将罗许配给一个姓谢的庄稼汉。但罗又怎肯俯就一个“出水入水两腿泥的”农村人,两人三天两头吵架,最后,罗终于逃出谢家,被人介绍到一个法国阔商家当女佣。因为她的几句法语,主人不仅赏识她,善待她,还教给她更多的法语知识。据说,当法国富商妻子远在大洋一侧之际,罗即与男主人有了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因此,这位法国富商曾在归国之际向她赠予金钱和两张外国人租借土地的地契。法国富商与这位十七八岁的小女子在码头分别时,泪飞如雨。罗倒是镇定自若,她频频挥手致意,脸上浮现着那永远媚人心魄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