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以主人公我的长成为背景,描述了贵州一块偏远封闭土地上的人们艰苦奋斗的生活历程和奋斗精神。小说中我的父亲支援三线建设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携家带口开始了异乡为异客的艰辛历程,再现了人在艰难处境中的各种选择,挣扎和救赎。期间歌颂了老一辈人为建设贵州壮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以及他们艰苦创业的生命历程,小说以大量的歌谣呈现和记忆和描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
小说表现了三线建设时期人们艰苦奋斗的历程,主题积极,有较高的艺术质量。该小说发表于《十月》杂志2017年第5期,出版后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肯定。
姜东霞,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阳市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无水之泳》见于《中国作家》杂志。长篇小说《崖上花》见于《十月》杂志,短篇小说见于《山花》、《钟山》、《长江文艺》等,散文随笔见于《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供职于贵阳市群众艺术馆,研究员。
第一部 1968
桂花树
张开的苹果树
葡萄园,防空洞和一个屁
皂角桠和蚕
第二部 1973
河水
马兰花开二十一
虱子
风雪和粮食
像花一样
猎枪和夜晚
秧鸡
如果天不再亮
陷坑
第一部 1968
桂花树
1.
即使是在睡梦中,也能听到奶牛的叫声,还有奶牛场外面不远处那条河的声音。喧腾,寂寥,空阔,辽远。尤其在雨天,河水上涨,人就深陷其中难以分辨梦境和现实。
黄昏太阳落在水里,成群的奶牛顺着河岸,扑踏踏走来,影子映在河里,河水暗下来,水流像是慢了。奶牛身体里扑散出来的热气,带着一股浓浓的臊气,逆着风也能闻到。
穿过那条河,爬上一座小土山,就能看到大片开花的果树,映在日落的暮霭里。奶牛“哞哞”的叫声,嵌入黄昏寂静的农场。
土坡上飞跑的我们迎着风,朝天吐气。河水上涨了,我们想跑过河堤,爬上对面的山坡,汹涌的水声,让我们停下脚步。天边飘浮着的云彩被风吹散之后,丝丝的红色,像是绣上去的一样。
猫三哥哥,快来救我,狐狸拖着我,已经翻过了第三座山坡……
这是不听话的公鸡的呼救。
妈妈踩着缝纫机,呜哧!呜哧……这让我总是想到故事里有一种声音。妈妈讲故事的目的是告诉我们人要长记性。可怜的公鸡不长记性的公鸡,它在荒山野岭中就要被吃掉了。它就要被吃掉了,多么悲伤。
我把瓢虫塞进电插孔,让电通过它们的身体。没有人告诉我虫子不该死,我只知道公鸡不该死。故事里的公鸡多么不听话,多么傻。我把手指插进电插座的插孔里,我以为我多么聪明。电流过了我的手指,流到手臂上,一直麻到我的嘴唇。我无法感觉到自己的手,却能感到全身膨胀了,像一个轮胎那样。
我哭起来,连哭声也听不到。门哐啷地开了。我跪在桌子上,张开麻木的嘴。爸爸出现在门口,我的眼前一片模糊。三妹从爸爸的手中飞到了床上。她重重地落下去,弹了一下,撞到墙上。爸爸红着脸站在那里,上下地喘着气,然后他看到了我。三妹的哭声过了很久,才突地发出来。那一瞬间我以为她不会哭了,以为她被摔死了。
我们家每一个人身体里都像是要燃烧似的,一触即燃的不只是爸爸一个人,还有妈妈,更主要的是奶奶。她燃起来妈妈就要去道歉,小心翼翼地端水送饭。奶奶不愿留在贵州,这里不是她的家乡,她每天念念不忘的都是她的村庄。妈妈总是背过身说奶奶的村庄只是她一个人的村庄,她孤家寡人地住在破草屋里。而奶奶嘴巴里的村庄是辽阔的,所以我们知道奶奶不会留下来。所以三妹的哭声也是一触即燃,让人厌恶恼火,像是火上浇油一样,她一哭我们家屋子都要燃起来了。
奶奶是小脚,她走起路来歪东倒西,即使拄着棍子也满屋地摇晃。妈妈给她在门后面挂了块干肉皮,供她出门时往头发和嘴巴上抹。这个习惯支撑了奶奶的整个生活,她在人前这样体面地活了一辈子。奶奶会把流出来的油裹进嘴巴里,我们歪着头看她,她回过头冲着我们笑一笑,露出一口缺牙。
桃树开花了,花枝从我们家开着的窗户伸进来。阳光照在飘落在桌子上的花瓣上,风吹来,花瓣又掉到地上。妈妈和奶奶都不忙于扫走地上的花,有时候蜜蜂飞进来,感觉像在野地上。
不要带着刘三上桌子。妈妈出门前总是要这样说。我点头答应,她一出门我们就爬到了桌子上,拉着桃树枝,摇落花瓣。奶奶说摇落花瓣,就不结桃子了。我们就又慌张地跳下桌子朝外面跑。
屋檐下的蜂巢那么大,那么密集,蜂王嗡嗡地飞。我告诉爸爸蜂窝不是我捅的,可是它们却飞来叮住我。刘三的爸爸不会相信,刘三能够捅得到那么高的蜂巢。我把竹竿交给刘三,刘三朝后退了一步,举起竹竿朝蜂巢捅了几下。马蜂像是开了锅一样,密密麻麻地扑出来,黑密密地满天都是,无论我们逃往哪里,都在它们的包围之中。
带着被蜂王蜇痛的乌云遮天的记忆入睡,噩梦不会醒来。耳朵里嗡嗡的声音不会消失。妈妈说我八个月时,发高烧从床上摔下来,住在医院打吊针。我说我能记得那个情形,我真的能记得。没有人会相信我的记忆,他们只会相信我被蜂王蜇了,我的眼睛被肿起来的肌肉遮蔽了,我看不见路。刘三的爸爸来看过我几次,他已经道过歉了。每一次都沉郁着脸,像是我是被他伤着的。我问他刘三呢?他说刘三跟我一样,眼泡都肿得发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