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无赖派文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日本文坛,是该时期重要文学流派之一。其颓废堕落式的叙事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了无赖派文学的特征,其独具个性的叙事伦理彰显了无赖派文学的张力,其犀利且鲜明的批评话语则映衬出无赖派文学的思想和理念。而叙事艺术、叙事伦理与批评话语的相互渗透和映衬建构了日本无赖派文学的有机整体和内涵,对战后日本文学的转型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研究对象的选定必须具有独特性与划时代的意义。任江辉博士研究日本近代无赖派作家的叙事艺术与批评话语就具备这两个特性。独特性是“无赖”这个词汇,中国古今汉语与日本近现代作家语意的差异,至于划时代的意义是“无赖派”的文学在日本现代文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任博士的慧眼。其立论于作家的叙事观点与批评话语的分别探究与二者融合映射的辩证,以洞察无赖派作家的创作艺术与时代意识,有超越前人研究而别出心裁的所在。
“无赖”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有以下几个意思。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高祖本纪”)
“以臣无赖”的“无赖”是说不能倚靠,无法取得信赖。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文帝曰:吏不当若是耶?尉无赖。(“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裴驷“集解”引张晏曰:才无可恃。“尉无赖”是说没有才能,不能倚重。
意我羁愁正无赖,欲以此事想夸招。(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羁愁正无赖”是说无所依托而心中烦闷无聊。
多情幽草沿墙绿,无赖群蛙绕舍鸣。(宋陆游“雨中作”)
“无赖群蛙”是说群蛙多事,惹人郁闷。与现代汉语“无聊多事”的意思相近。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宋辛弃疾“浣溪沙”)“小桃无赖”是生物虽无亲而诗人借物拟人,小桃虽无赖,似乎可憎而含有亲昵的情意。至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浣溪沙”)的“小儿无赖”既没有无才的鄙视,也没有无聊烦恼的无可奈何,而是顽皮可喜的欢心。休祜平生,狼抗无赖。(“宋书始安王休仁传”)“狼抗无赖”是说刁蛮强横,行为恶劣。“太祖壮而无赖,县中皆厌苦之”(“新五代史梁文惠皇后王氏传”)的“壮而无赖”也是同义。
这人叫作石老鼠,是个有名的无赖(“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
“有名的无赖”就是现代汉语“游手好闲又蛮横不讲理”的语义。
“无赖”一词,中国古今汉语的语意有“无才而无所依托”的存在价值批判;“百无聊赖而心中烦闷”的心境描述;“生物虽多事而依然可亲”的诗语情境的表述;“游手好闲”或“刁钻强横”的地痞流氓的恶劣形象等意思。
任江辉,男,1979年生,籍贯福建泉州,汉族,现任教于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并担任日语系副主任,博士,副教授,已经在CSSCI,北大核心或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曾多次赴日本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领域:日本近现代文学,日本华侨华人研究,中日关系史研究;曾主持省部级社科基金一项,校级社科基金三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多项。学术经历:本科毕业于华侨大学,硕士毕业于日本长崎县立大学,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构想
第一章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叙事主题
第一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视域下的战争主题
第二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视域下的情爱主题
第三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视域下的死亡主题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叙事视角
第一节 知识分子视角:《白痴》
第二节 女性视角:《斜阳》
第三节 作家视角:《世相》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反讽叙事:以《维荣之妻》为例
第二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狂欢叙事:以《盛开的樱花林下》为例
第三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隐喻叙事:以《黄金传说》为例
第四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空间叙事:以《人间失格》为例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叙事思想
第一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叙事思想概说
第二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叙事思想
第三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坂口安吾的叙事思想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批评话语
第一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批判话语概说
第二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坂口安吾的批判话语
第三节 其他日本无赖派作家的批评话语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文学叙事与批评话语的融合
第一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文学叙事艺术与批评话语的相互映射
第二节 日本无赖派作家文学叙事思想与批评话语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附录1 论日本无赖派文学作品的传播生态
附录2 太宰治文学在中国学界的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文学叙事与批评话语建构研究》:
(二)颓废的精神空间
在《白痴》中,从知识分子伊泽的视野出发,其视野中的精神空间是颓废的,同时也是虚无的。其一,知识分子伊泽颓废的精神空间。伊泽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才,其从事的报社记者,兼职纪录片导演等这些职业,相对于一般普通的日本民众而言,应该说是比较有社会地位的职业。然而在知识分子伊泽的内心深处,是这样认为的:报社记者和纪录片导演等工作是卑微的职业。因为本来这些职业的从业者应该是挖掘时代的新兴事物,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节奏,对职业性和艺术性应该坚持自身的个性和独创性。但是,在战时的日本社会环境下,言论自由受到了政府当局的严格管控,媒体的导向被当时的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思想所左右。因此,作为报社记者兼纪录片导演的作品均要宣扬军国主义思想,赞颂日本军人的伟大,美化战争。而能够反映现实生活、体现真实感受、张扬个性、反映艺术的作品却受到政府当局的压制。玩弄形式主义、宣扬军国主义、符合当局政府的政治目的、思想意图的作品才能得到上级的肯定,得以广泛传播。而对艺术和创新一直十分执着的伊泽,其坚信艺术的独创性,坚持个性和独特性。而在伊泽周围工作的同事都是一味地重视人情和面子,一味地阿谀奉承上级,迎合上级的命令,创作一些虚伪、毫无创造性的作品。在知识分子伊泽的眼里,周围同事在外表上的穿着和打扮俨然是一副艺术家的做派,其实他们对作品创作的才能和秉性比一般的公司职员还差劲。面对作品创作的公式化和虚伪化,伊泽多次向上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均被无情地否定和斥责。作为知识分子的伊泽其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与现实中艺术表现的压制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和冲突,面对强大的压力,其不得不选择忍让,可见伊泽内心的失落感十分强烈。再者,工作的郁闷和生活窘迫的矛盾让知识分子伊泽的精神空间出现了一片颓废和虚无的色彩。面对工作的无聊和乏味,追求真实艺术的伊泽曾多次向上级质疑作品的艺术性,却遭到上级领导十分粗暴的训责。这让对艺术秉承本真的知识分子伊泽意识到:在这战争年代,艺术是无用的,所谓的美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符合当局政府的军国主义思想才是正道。甚至上级领导见伊泽对作品艺术性的坚持,挖苦式地嘲讽伊泽,嘲笑伊泽不敢辞掉工作是因为怕被征兵入伍。面对工作的无聊透顶,伊泽对工作的热情已经丧失殆尽。但是战争时期寻找工作的艰难和经济上的窘迫,使伊泽深深意识到其必须依赖现有的工作报酬生存下去,否则生活会更加窘迫。艺术的追求和工作的程序化、空洞化,让失落感充斥着知识分子伊泽的精神空间。而生活的窘迫和工作的无法放弃,让颓废感渗透着知识分子伊泽的内心灵魂。其二,一般日本民众颓废的精神空间。在知识分子伊泽的视野里,战时的日本民众内心一片虚无,精神十分颓废。伊泽的房东裁缝对颓废的世态表现出麻木不仁的样子,其认为周边的一切一直都是如此颓废不堪。白痴女一家三口也是精神萎靡,一蹶不振。白痴女的婆婆是个自命清高的老女人,其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有气质有涵养的贵妇,但是对于政府的物质配给不满意的时候,其会歇斯底里地撒泼,俨然是个凶巴巴、斤斤计较的老太婆。白痴女的老公也是个怪人,容貌俊朗、外表斯文,但经常咧着嘴嘎嘎大笑,害怕别人的眼光,举止诡异不正常。而白痴女本身虽然是个面容俏丽、瓜子脸、眼睛细长、安静、温顺的美人胚子,但是其精神忧郁、总是战战兢兢地嘟哝着别人听不懂的话语。再加上婆婆经常的训斥,白痴女的精神总是呈现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的状态。除了房东和白痴女一家外,在知识分子伊泽的眼中,周围的邻居对美军空袭轰炸之事已经习以为常,对被轰炸致死之事看得出奇的冷淡,对生活感到无奈,对生存感到无望。诚然,从知识分子伊泽的视野出发,其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失落的,是颓废的,其周边的民众面对被残酷战争摧毁的现状,顿生生存的虚无感和颓废感。也就是说,在知识分子伊泽的视域里,战时的日本社会是个秩序混乱、道德沦丧、人伦堕落的颓废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