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天津方言语法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描写语言学理论为指导,选取老城厢、河东区、红桥区等地为方言点,从构词、重叠、词类、常用句式等四个方面对天津方言语法系统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和探讨,大致勾画出这一单点方言语法系统的整体面貌,揭示出该方言语法系统的重要特点。全书共分十二章,重点在于词法研究。本书不仅是对天津方言的记录和保存,而且可以作为有关部门制定语言规划和保护语言资源的参考,可以指导天津本地的语言教学等工作,指导方言词典、民间曲艺书籍等的编写工作。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我的学生生活是不连续的,这是让我很遗憾而又无奈的一件事情。1993年我考入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那一年学校更名为河北师范大学。我对语言学的系统学习是从这里开始的。当时中文系把基础课程都安排在一、二年级,三、四年级时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我喜欢语言学,确切来讲是不喜欢文学,所以在大学后半段选了所有的语言学课程。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虽然考入的不是名校,但是却碰到了很多好老师,他们学识渊博,勤于科研。那时候,专业课老师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我们愿意跟他们学习,也喜欢跟他们聊天。课后我们经常找机会三五成群地陪老师回家,一路热热闹闹,一直走到校园北边的家属区,现在想来,那场景还历历在目。我非常感谢大学时期的老师,像柴世森老师、赵伯义老师(已经过世)等不仅给我打下了语言学功底,也教我如何做人,如何对待人生。时隔多年,在2017年暑假的大学同学聚会上,已经80岁的柴世森老师还不忘敦促我奋力爬坡,并嘱咐我多出科研成果。
大学毕业后我做了几年中学老师,经济压力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是再次读书的念头始终挥之不去,于是我克服重重压力,于2001年考取了天津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虽然是对外汉语,但是学的语言学课程却很全面。就是在这里,我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了方言学。给我们上课的是王临惠老师,当年他刚从山西师范大学调入天津,他也是第一个鼓励我继续考博的人,可惜最后我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王老师的方言学课很有意思,很吸引入,但是方言研究需要广博、精深的知识,而我的知识底蕴和知识结构距方言研究的需求还很远。那时我女儿尚小,需要我看护,我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来补习,最后只好放弃了学习方言的机会,师从谭汝为老师撰写硕士毕业论文。我非常感谢硕士阶段的老师,他们开拓了我的专业视野,开启了我事业的大门。
再次参加工作后,我“安逸”了几年。大学的工作环境让我有了一种知识分子的感觉,从事留学生汉语教学这个专业也让我觉得很有面子。我每天忙于并乐于教课、做家庭主妇,享受着学生的赞誉和家人的依赖。虽然教课过程中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我也没有当回事,至于读博,我觉得那是聪明人的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读的。就这样晃来晃去,一年又一年,猛然间抬头才发现周围的同龄人都早巳博士毕业,学有所成。我这才意识到时间已在我的悠然和徘徊中悄悄地溜走了,可是岁月却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值得回忆的印迹。
怅然之后,我痛下决心,准备赶乘末班车。记得一位同事曾跟我说过,考博考不上很正常,考上了是运气,我觉得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我学习生涯中的第一次好运就这么悄无声患地降临到了我头上。2013年我顺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从卢小群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再次迈入校门,我的心情颇为复杂,没有预料中的喜悦和激动,反倒是多了一份沉重。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想想自己的“高龄”,在后悔没有早点读博的同时,又唯恐完不成学业,到头来辜负了来之不易的机会,辜负了恩师的教诲。
我非常感谢卢老师。在考博士之前,我对方言知之甚少,感谢卢老师的不弃,不嫌我愚钝,接纳了我这个门外汉,把我拉进方言研究的大门,并引领我一步步走到今天。读博的日子很辛苦,也很温暖。卢老师非常关心我,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进度安排、论文写作等方面悉心指导。我比较慢热,加之家庭、工作的事情比较多,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卢老师很包容我,允许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并且适时点醒我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卢老师的知识面非常宽,功底深厚,不仅如此,她对待学问还极其执着与勤奋。我还记得2014年暑期,卢老师因病住院做手术,在刚出院的第二天,她就来到办公室,指导安排学生假期的方言调查活动。我当时很震惊,不修养身体也能行?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一个人是不会随随便便成功的,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感叹不已。
读博期间,我还跟随杨吉春教授、韩琳教授、蓝庆元先生等前辈上课,他们学问精深,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眼光独到,考虑问题的角度非常新颖,使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群资质聪慧的老师奋力拼搏的情景,对我这个既不聪明又不够勤奋的学生来说着实是一个极大的触动。此外,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的陈保亚先生和南开大学的石锋先生。两位先生作为文传学院的客座教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精彩纷呈,他们“少一字不行,多一字不说”的学术风格使我对“严谨”二字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我也要感谢我的调查合作人。为了能取得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资料,我找了几位年纪较大的调查合作人,他们在家尚且需要家人的照顾,但却能陪着我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为此我经常惴惴不安,生怕调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于娟,我的大部分调查表格都是由她完成的,最后的核对工作也是由她订正的。她的家务事繁重,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照顾上高中的儿子,我实在不忍心打扰她,不想她在劳碌辛苦的一天之余还要抽时间帮我完成调查。可她对于我“随时随地”的“骚扰”却从不厌烦,从不懈怠,特别是论文进行的最后阶段正值过年期间,我知道她很忙,没有时间面谈,只好给她打电话,她的热情让我除了难以言表的感动还有内疚。没有这些调查合作人的付出与支持,我的论文就不会顺利进行。
我更要感谢我的师兄妹们。他们思维敏捷,做事有条不紊、不急不躁,看到他们,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只能强迫自己努力,生怕被他们远远地抛在后边。感谢我的博士同窗们:王卫敏、范云晶、李文婧、马菁屿、曹海霞、夏云等,我很庆幸在我的生命中遇到了这样一群挚友。她们大多与我一样“身兼数职”,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兼顾工作,还要忙于学业,但是她们身上所具有的开朗向上、乐于助人、积极做事、勤于思考的人生态度深深打动了我。每当我想偷懒放松时,她们的出现总会驱走我内心的惰性,看着她们阳光的面庞、高效的节奏,我顿时乏意全无,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因为我是在职读博,再加上要经常进行田野调查,因此很难保证在校的时间,导致很多琐事没办法亲自完成,每当这时候,她们总会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替我完成各种手续。与她们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每一天都过得紧张又充实、快乐而感动,这样的时光令人留恋。
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爱人张金良博士,在我学习期间独自承担起照顾女儿的重任,是他的理解和支持我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业。感谢我可爱的女儿,在需要妈妈关爱的年龄反过来支持妈妈求学,独立管理好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使我放心地在异地求学。感谢我的父母和姐弟,是他们的一直鼓励支撑着我,让我安心学业,坚持到最后。
祁淑玲,现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2001—2005在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 2013-2016在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已发表论文多篇,合编教材多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津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天津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地位
三、历史建置和区划
四、天津城市人口及来源
第二节 天津方言概貌
一、天津方言的归属
二、天津方言的范围
三、天津方言的内部差异
四、天津方言音系
第三节 天津方言研究现状
一、改革开放前的研究
二、改革开放后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对象、思路、目的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思路和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一、语料来源
二、体例说明
第六节 调查合作人
第二章 天津方言的构词
第一节 复合构词
一、主谓式
二、联合式
三、偏正式
四、述宾式
五、述补式
第二节 附加构词
一、前附式
二、中附式
三、后附式
四、小结
第三节 分音词
第三章 重叠
第一节 各类重叠
一、名词重叠
二、量词重叠
三、动词重叠
四、形容词重叠
五、拟声词重叠
第二节 重叠的读音模式
一、XX式读音
二、XXYY式读音
第三节 重叠的语义功能
一、构词构形作用
二、区别词性
三、区别词义
四、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五、表示附加色彩
……
第四章 数量词
第五章 代词
第六章 副词
第七章 介词
第八章 助词
第九章 连词
第十章 语气词
第十一章 七种常用句式
第十二章 结语
附录A 语料1
附录B 语料2
附录C 语料3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