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眼下,中国当代艺术“百花齐放”,但当代艺术的研究、整理与推广工作相对来说还很不完善,当前语境下,如何让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影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当代艺术的国家形象成了现如今十分紧要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2009年11月1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当代艺术院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立足于当代,秉承多元化的当代艺术的价值尺度,促进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当代艺术领域的学术科研能力,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与推广做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工作。
回顾中国当代艺术40年曲折光辉的历程,如何梳理这个历史阶段,如何在梳理中呈现学术思考,如何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文化和艺术舞台中的先锋作用是我们首先思考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文丛”课题项目既是一次客观公正的历史呈现,又是中国艺术当代性建构的重要新起点。立足于从中国立场出发和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学术视角,力图客观、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历史文化艺术情境。通过文献和作品展示i978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线索,对4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脉络、思潮和史实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成为中国当代艺术40年来规模大、系统综合的丛书呈现。
今天之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其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现如今科技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库分析等新兴科技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新局面正在来临。
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的40年里从萌芽、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无数当代艺术家的不断学习与探索,可谓硕果累累、成就斐然,形成了今天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局面。“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伤痕美术”“乡土绘画”及80年代回归本体艺术思潮的涌现为我国当代艺术创立了新的起点,从而形成了以人性为关注点,以人为本的艺术传统,将艺术转向对现实问题的关注。80年代后期,当代艺术进一步发展,各类美术团体、美术运动竞相涌现,我国当代艺术各种思潮、风格多元并存,形成了齐头并进的局面。90年代以后,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也为我国当代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如何立足现实,挖掘本土文化,建构民族文化身份,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如何接轨西方.建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观念,确立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形象成了我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问题。传统与当代、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旋律一直贯穿其当代艺术的发展之中。21世纪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资本、科技与教育的不断入场使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当代艺术市场的规范、博物馆体制与艺术展览的不断丰富、艺术文化教育的传播与普及使得我国当代艺术日益向其多元、健康的艺术生态不断发展开来。
立足眼下,中国当代艺术“百花齐放”,但当代艺术的研究、整理与推广工作相对来说还很不完善,当前语境下,如何让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影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当代艺术的国家形象成了现如今十分紧要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2009年11月1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当代艺术院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立足于当代,秉承多元化的当代艺术的价值尺度,促进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当代艺术领域的学术科研能力,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与推广做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工作。
回顾中国当代艺术40年曲折光辉的历程,如何梳理这个历史阶段,如何在梳理中呈现学术思考,如何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文化和艺术舞台中的先锋作用是我们首先思考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文丛”课题项目既是一次客观公正的历史呈现,又是中国艺术当代性建构的重要新起点。立足于从中国立场出发和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学术视角,力图客观、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历史文化艺术情境。通过文献和作品展示i978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线索,对4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脉络、思潮和史实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成为中国当代艺术40年来规模最大、最为系统综合的丛书呈现。
绪论
第一章 影像艺术的释义与历史
一、释义
二、历史
三、中国第一件影像艺术作品的产生
第二章 中国早期影像艺术(1991-1996)
一、张培力的早期影像实践
二、长三角地区影像艺术的早期探索
三、北方地区影像艺术的早期探索
四、珠三角地区影像艺术的早期探索
五、展览与活动的推动力量
第三章 中国影像艺术的本体建构(1997-2005)
一、观影性影像与影像装置的深入发展
二、叙事性影像的内部语言建构
三、“后感性”运动与影像实验
四、动画和数码影像艺术的兴起
五、展览与交流活动的助力
第四章 中国影像艺术的延展与深化(2006年至今)
一、数码技术与多媒体跨界
二、手绘动画发展的高峰
三、单频影像与影像装置的新发展
四、新生力量的更多可能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