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理论的突破与完善”与“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两个层面来解决景区经营权的合理定价问题。在理论层面上,综合运用产权、物权理论、价值理论,对景区经营权的产权权能、权属性质及其价值内涵进行全新的理论解读,弥补已有研究在景区经营权定价基础理论探索和概念内涵理解上不足;引入实物期权的理论与方法,对景区经营权的实物期权特征、价值表现、形成与演变机理等进行全新的理论阐释,突破已有研究对景区经营权价值的内涵特征、形成机理及其动态变动的理论认识。在方法创新层面,针对景区经营权定价方法在精确性与科学性上的不足,创新性的引入实物期权定价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出旅游景区经营权的实物期权评价模型。
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长河中,知识积累与创新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在知识领域,理论研究主要展现为“概念导向”和“实践导向”两种模式,人们常说的“问题导向”本质上属于后者。“概念导向”在西方思想界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柏拉图通过“理念王国”的建构开创了理论研究遵循“概念导向”的先河。柏拉图的“理念王国”主要是通过概念或者概念之间的演绎、归纳、推理建构起来的。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说过:“在一个有许多不同的多种多样性事物的情况里,我们都假设了一个单一的‘相’或‘型’,同时给了它们同一的名称。”(柏拉图,理想国[M].谢善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在柏拉图看来,世上万事万物尽管形态各异,但只不过是对理念的摹仿和分有,只有理念才是本质。只有认识了理念才能把握流变的现象世界,理念王国的知识对于现象世界的人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只有关于理念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是永恒的、完美的“理智活物”,才最值得追求。在这里,理念的意义完全来自逻辑的规定性,即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与任何感性对象无关。虽然柏拉图的“理念”并不完全等同于“概念”,但二者都被视为是对事物的一般性本质特征的把握,是从感性事物的共同特点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在某种意义上,理念在柏拉图那里实际是通过概括现实事物的共性而得出的概念。柏拉图的概念化的王国,打造了形而上学的原型,并形成为绵延两干多年的哲学传统。
“概念导向”与“实践导向”有着显著的差别。首先,“概念导向”关注的是形而上学的对象性,“实践导向”关注的是现实活动的、交互主体性的对象性。也就是说,“概念导向”关注的是抽象的客体,而“实践导向”则是以在一定境遇中生成的具有交互主体性的“事物、现实、感性”为研究对象,遵循的是“一切将成”的生活世界观,所以其基本主张就是突破主、客体二元对立。“事物、现实、感性”即对象,是人和对象活动在一定的境遇中生成的,具有能动性,事物、现实和感性不应是单纯静观认识的、被表象的、受动的、形式的客体存在,而是人和对象共同参与的存在。在共同参与之中,人与对象在本质力量上相互设定、相互创造。其次,“概念导向”习惯于抽象化思考,“实践导向”习惯于现象化思考,即“概念导向”习惯于在认识活动中运用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或者抛开偶然的、具体的、繁杂的、零散的事物的表象,或人们感觉到或想象到的事物,在感觉所看不到的地方去抽取事物的本质和共性。或者运用逻辑演算与公理系统等“去情境化”、“去过程化”地抽取事物的本质和共性为思考方式,研究出充满形式化的结果。“实践导向”以“事物总是历史具体的”为理念,特别强调思想、观念应回到现实的人和现实世界的真实生成之中,回到实践本身,认为思想、观念应“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强调思想、观念应回到实践本身,“就其自身显示自身”、存在的“澄明”及“被遮蔽状态的敞开”。
旅游学研究的对象与路径(代总序)
序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实践产生新问题
二、已有方法给不了答案
第二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回顾与评析
第一节 景区经营权的研究进程与回顾
一、国内外景区经营权的研究进程与回顾
二、景区经营权的研究问题评述
第二节 旅游景区经营权定价的研究进程与回顾
一、景区经营权定价的研究进程
二、旅游景区经营权定价的理论内涵
三、旅游景区经营权定价的应用研究
第三节 研究述评与启示
一、已有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二、已有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第三章 学理溯源
第一节 核心理论基础
一、期权理论的源起及核心思想
二、实物期权的发展及理论脉络
三、期权定价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四、实物期权理论的应用及其启示
第二节 相关理论溯源
一、产权理论的溯源及其应用启示
二、物权理论的溯源及其应用启示
三、价值理论的溯源及其应用启示
第四章 旅游景区经营权的理论释义与内涵认识
第一节 旅游景区经营权的概念内涵
一、旅游景区
二、旅游景区经营权
第二节 旅游景区经营权的产权内涵分析
一、旅游景区经营权的产权权能
二、旅游景区经营权的产权路径
第三节 旅游景区经营权的物权内涵分析
一、旅游景区经营权物权内涵认识的争议
……
第五章 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评估逻辑与定价新思路
第六章 旅游景区经营权的实物期权特征及其价值形成机理
第七章 旅游景区经营权实物期权定价模型与优化
第八章 旅游景区经营权实物期权定价的案例研究
第九章 传统评估视角下旅游景区经营权定价的对比研究
第十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