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76 元
丛书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以民俗文化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机理及路径研究”资助
- 作者:万远英著
- 出版时间:2018/9/1
- ISBN:9787520333078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422.62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以民俗文化为切入口,研究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问题,旨在通过揭示以民俗文化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优秀民俗文化以促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不仅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两相对照,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不难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要求也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升级”,从而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根据2014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农村居民为6.74亿人,居住在乡村的入口占总人口的50.320/0。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要美精神风貌必须美。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农民的精神状态、思想文化素质、生产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成就和成果的外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凸显了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精神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赋予的新内涵。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否打造美丽乡村,其中,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考察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只有乡风文明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才能更加稳定、和谐、幸福。因此,必须重视乡风文明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引导、教育农民,使农民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蓬勃的精神风貌,营造出友善互助的和睦村风,让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难点所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我国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取得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快、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乡村建设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倾向,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农民实际精神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和不协调,农村文化建设与当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也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一些地方村落共同体解体、干群关系紧张、邻里矛盾突出、诚信缺失、德孝文化削弱、守望相助传统消失,乡村增加了不和谐的音符,各种矛盾的积累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建设乡风文明,既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万远英,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和参研“以建设'公正社会'为导向的全面深化改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乡矛盾的特点及化解机制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等各级课题30余项,著书5部, 在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科学研究》、《经济体制改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理论与改革》、《东北亚论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12月)1次、获四川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年12月)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