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9.8 元
丛书名:影视艺术与传媒应用型教材/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系列教材
当前图书已被 8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杨爱君/主编
- 出版时间:2020/7/15
- ISBN:9787303220045
-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905.1
- 页码:288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经典影视作品读解教程》包括21部经典中外电影和3部近几年的经典电视剧。在读解内容上保持学术读解的一般法则,即对于整个影片内容的宏观介绍,故事梗概和经典作品特色的分析研究三方面。在为看过电影或者想了解电影的人,提供叙事多角度的同时,也包括艺术手法和视听语言分析,使读者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经典影片的艺术特色。
本教程选择了2015前后两年的中外经典影视作品分析,是一本新颖、实用、凝练且兼顾到当下现实性的经典影视作品特色读解教程。
序:关于影视鉴赏的思考 周星 很高兴能为杨爱君教授所主持的《经典影视作品读解教程》作序,首先也借此称道为影像做读解的有道者,因为随着图像时代到来,影视的影响力日渐扩展,助力传播本身就是一种呼应时代发展的好事。杨教授长期耕耘在这一领域,我们相识也很久,我知道她在学科建设发展上做了许多努力,因此,以她牵头和一些出色的研究者一块呈现的《经典影视作品读解教程》自有特色。其中非常明显的就是选的是比较近几年新的影视作品分析,既有现实迫近性,也具有时代呼应性。在我所看到的关于经典影视作品的读解教程之中,通常是在整个影视的较长时间河流中,选取各个时期的经典的作品。但是,这一本书却主要是以2015年三年之内的国内外的经典的创作。所以其所瞩望的视野是立足当下而充分考虑到当下的年轻人他们熟悉的作品,而又给予新鲜感未褪之时的辅助读解,来使得他们加深印象能更深入的了解学术认知影像的艺术表现。这样一个选择选取的范围而言,可能在国内也是少有的,充分显出杨教授们对于对象的了解和构想的独特之处。从内容角度来说,还是保持着学术读解的一般法则,即对于整个影片内容的宏观介绍,故事梗概和经典作品特色的分析研究,在为看过电影或者想了解电影的人,提供叙事多角度的也包括艺术手法和视听语言的分析,使之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这是一个实用而凝练并且顾及到当下的现实性的特色性影视作品的读解教程。
关于具体经典作品的分析和描述,本书自有它的特点也有不同鉴赏者的特色,相信读者和作为教材来辅助参考的人们会从中有所收获,我不再做细致的点评。但借此机会,我想特别要强调的就是个人对于影片鉴赏的一些理解,也算是为阅读这本书的阅读者提供更为宽泛的一些参考。
经典作品的确是需要进行读解。因为创作者对于自身的创作的感知,和他的多方面认识在作品中隐藏的深度,也许观赏者只能察觉到某些方面,而不能更多的看到它的深入点。鉴赏是从艺术的角度对影片的内容、叙事包括独特的艺术表达语言做专项的分析。而每个人都可能有自身的局限,当借助于读本也许能看到通常对一个影片的解说的更为周全面。写作者是融会贯通了对某个经典影片多方面学术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分析,因此,读本会让你参照而看到自己理解到什么程度,也许会印证你的欣赏是否端正或者偏差,也许还会看到你在观赏的时候忽略的某些方面,也许是你理解已经很到位,但是换一个角度的认知会别开生面。毕竟经典作品都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所以,知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个人认知,需要参照读本来看到学术宽泛的认知,也会对于你理解作品展开视野,乃至于对于你锤炼对于作品的观赏的认知有所帮助。
经典需要多重理解。我们要看到经典作品本身其实当它一经产生,就有可能有更丰富的去呈现出它的意义。我们既不能被创作者所创作的初衷局限,也不能有悖于创作主要意味。我们同时要知晓鉴赏有的时候是人见人异的差别,或者说,经典的作品一定具备有一种多向度的含义。创作的自身有的时候也未必是创作者意识到他的作品全部含义,在充分的表达情感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超越它本身所意识到和构造上的丰富点,所以鉴赏会让阐释更丰富创作的内涵得以呈现,甚至于联想到更宽广的内容。而实际上观赏者本身也会依据自己的阅历和艺术修养去扩展对于创作作品多项含义之中增添性的理解。鉴赏阅读中都是允许的尊重作品、力求理解作品但也要超越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它本身所蕴含的东西应该是可以做更广泛、更个性、更多向度的鉴赏和分析。而实际上,阅读或者观察正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相信这本书从写作者的一个角度综合学术界的认知,会对原影像的理解起基础认知和更多辅助作用,也有可能会触发你对于个性化的理解某一细节、某种艺术手法和某种内涵产生更丰富的联想。
阅读理解的独立性。我们当然要说好的鉴赏教程,并不是把自己定为一尊,对作品理解的最学术的意味是在于给予视野,给予解索和认知犹如打开多个窗口,它会使你这个鉴赏者通过这多个窗口有可能看到叠加在一起的一种立体化的影像的内涵,也有可能会触发你自己去开悟和受到启发而打开更新的窗口。艺术鉴赏它的奥秘就在这里,在不断的观赏原片和参考教材,在你自己的思想感觉和鉴赏的交融之中,不断的跟影片对话,和分析者对话,和你自己曾经留下的感觉与现在重新思考的感觉之间进行对话。此时的鉴赏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也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死记硬背的过程。我们说,好的读本和好的经典影片一样,都是让有意味的创作获得更大程度的传播,使得艺术的魅力能够像滚雪球一样产生出它新的意义。阅读教材可能除了是学习扩展知识、开阔眼界和更深的印证自己在阅读中的得失之外,也应该时时的产生出你思考的新的起点,而展开你个人对于鉴赏的新的认知。总而言之,不是阻断鉴赏而是更新的触动和促发新知,宽阔的鉴赏就是鉴赏教材价值。个人对于鉴赏的认知也许就才会起到思想生产力的作用。
其实我们知道,鉴赏也是一种能力,鉴赏不仅仅是要认知原作,同时鉴赏也是要认知思想,其实更重要的是鉴赏也是让你去更丰富的触摸原作之中毛茸茸的艺术的原料而产生出你的思想锻造和升华的过程。我们也希望通过不同的读本,包括这一本读本,使得阅读者能够更多的看到艺术生产具有怎样的一种奥秘,并且获得远比简单的知晓、知识积累更广阔的世界,那就是无限度的去贴近艺术的奥秘获得思想的提升。
杨爱君,教授,硕导。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取得文艺学博士学位,自入职以来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2017年,申请了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少儿电影价值传播研究》,作为编剧导演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月亮船》、《派饭》、《新来的李老师》等。
目 录
经典电影分析
《黄金时代》影片分析……………………………………
《归来》影片分析…………………………………………
《智取威虎山3D》影片分析 ……………………………
《无法触碰》影片分析…………………………………
《催眠大师》影片分析……………………………………
《雪国列车》影片分析……………………………………
《狼图腾》影片分析………………………………………
《狂怒》影片分析…………………………………………
《太阳照常升起》影片分析……………………………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片分析……………………………
《狼图腾》影片分析 ……………………………………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影片分析……………
《黑天鹅》影片分析方兆力 ……………………………
《疯狂动物城》影片分析 ………………………………
《缝纫机乐队》影片分析 ……………………
《芳华》影片分析……………………………
《冰雪奇缘》影片分析 …………………………………
《小城之春》影片分析 …………………………………
《小武》影片分析 ………………………………………
《芝加哥》影片分析 ……………………………………
《青木瓜之味》影片分析 ………………………………
《我的野蛮女友》影片分析 ……………………………
经典电视解读
电视剧《和平饭店》分析 …………………………
电视剧《白鹿原》分析……………………………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分析……………………
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人类在2014年冒失的发射了代号CW-7的冷冻剂,谁知却将地球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极寒深渊。大多数的人类死于寒冷与恐慌,只有为数不多的幸存者登上了威尔福德工业开发的列车,成为永不停歇的流浪者。这列铁轨上的诺亚方舟借助威尔福德研制的永动引擎,并且配备各种完善设施,在之后的17年里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态系统,周而复始地旋转在43.8万公里的漫长旅途中。
故事开始于最末一节车厢,这个封闭社会中最下等阶级的人们拥挤在这里,接受来自头等车厢的威尔福德及其手下的管理。他们按时领取难以下咽的蛋白质块作为度命的食物,随时被武装力量带走他们的小孩或者家人,稍有反抗就会受到惨无人道的殴打和刑罚。
在这暗无天日的旅程中,没有人意识到,一颗革命的火种正在悄悄传播。不久前,主人公柯蒂斯开始收到来自神秘线人的红纸条,他和末车厢的智者吉列姆相信,推翻暴政、夺取引擎控制权的时机已经到了。
在红纸条的引导下,末车厢的几位勇士歼灭了守卫,并救出被禁闭的安全系统专家南宫民秀和他在列车上出生的女儿尤娜。并不愿与起义人民为伍的南宫民秀为了毒品克洛诺,勉强答应了为他们打开安全防护门要求。
在南宫民秀和尤娜的帮助下,柯蒂斯和起义者顺利的到达了食品车厢。众人第一次得知他们17年来果腹的蛋白质块竟然是用蟑螂为原料压制成的。在前往夺取水源车厢的过程中,柯蒂斯意外发现尤娜拥有透视的特异功能。她惊恐的看到了门后手持利斧的蒙面部队,无奈南宫民秀已经将门打开。残酷的血战中,列车进入了一段长长的隧道。维尔福德的头号女爪牙梅森下令关掉灯光,佩戴上红外线眼镜,欣赏起义的民众在黑暗中被疯狂屠杀。索幸车厢尾部的民众传来了火把,帮助柯蒂斯等人歼灭了斧头部队,并挟持了梅森。遗憾的是,他的战友埃德加却在战役中牺牲了。梅森为了保命,同意帮助柯蒂斯和他的起义部队夺权。
当晚,末车厢公认的领袖吉列姆决定让位给柯蒂斯,由他继续带领起义部队完成下面的征程。
梅森带领着众人一路绿灯,经过了鸟语花香的园林车厢和极尽奢华的餐车,
来到贵族孩子的教育车厢。这里教育的内容无非是令人作呕的赞颂维尔福德和他伟大的永动引擎。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节看上去欢乐祥和的车厢中其实隐藏列车上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经过一番誓死抵抗,只有柯蒂斯和南宫民秀父女幸存了下来。
历经周折,三个人终于来到了维尔福德的车厢门外。柯蒂斯要求南宫民秀打开安全门,南宫民秀却劝他炸开列车逃到外面的世界。两人争执不下之时,门却自己打开,维尔福德竟然邀请柯蒂斯与他共进晚餐。
在餐桌上,维尔福德告诉柯蒂斯。他与吉列姆是多年的好友,列车上的每一次革命运动事实上都是两人联手策划,目的是维持列车中的人口平衡。而那个一直传递红纸条的神秘线人,正是维尔福德本人。
柯蒂斯听到这一切瞠目结舌,维尔福德却宣布了一件更让他吃惊的消息——因为他是历年起义唯一的成功者,维尔福德决定将列车的控制权转交给他。维尔福德向柯蒂斯展示了伟大的永动引擎,这台精密运转的机器并非完美无缺,一旦有部件老化,就必须由身材小巧的儿童取代这部分工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尾车厢常有儿童被无故带走。
柯蒂斯无法接受这样残忍的事实,徒手卡住转动的引擎,救出了委身其中机械工作的男孩提米。他把身上最后的火柴交给南宫民秀,由他炸开了已经运行了17年的列车。
列车被巨大的雪崩掩埋,只有尤娜和提米幸存了下来。两个孩子依偎着走出车厢,发现一只北极熊正在不远的地方看着他们。
三、特色研究
《雪国列车》作为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商业成功的类型电影,不仅在视听手段上完成度极高,同时具备了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者提供了开阔的实践场域。无论是叙事学、原型批评,抑或是作者谱系和类型理论均能顺利介入并开展研究。下面将从叙事、类型、电影语法及表意系统几个方面入手,尝试对影片进行剖析。
(一)电影语法
《雪国列车》的大部分拍摄都在布拉格的巴兰托夫制片厂完成,为了逼真的再现列车实景,制作团队搭建了26个1:1的车厢,总长度超过了500米。列车的物理形状决定了其长宽比较大,因此影片的调度方案多在纵深方向开展,人物运动及背景交代主要通过广角镜头实现。暴动策划段落大量使用第一人称镜头,突出紧张感和代入感;而战斗段落则使用手持、急速变焦等常规手法,夸大了动作的激烈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水车一场与斧头帮决战的段落奉俊昊依然保留了他标志性的横移升格及消音处理的视听手法。这种处理方案无论是在《杀人回忆》、《怪物》还是《母亲》中都用来拍摄相当关键的场次。
另外,为了避免场面调度过于单一,导演充分利用列车高度,设计了一些垂直方向的调度。例如埃德加和柯蒂斯追提米一场以及两人在上下铺对谈的场景,都是建立在火车上下铺的结构之上。
(二)叙事研究
1.游戏式结构与叙事动力的外挂
《雪国列车》在全球范围内票房不俗,并在IMDB、豆瓣等国内外知名的电影社交平台上都获得了7.0以上的高分,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这一系列优异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影片采用了游戏闯关式的结构安排与美术设计。无论是汽油桶上滑板进攻的闯关方式,还是巨人警卫、斧头帮等漫画式的人物形象,又或者是火柴、克洛诺、夜视眼镜之类极具游戏思维的道具设计,都给年轻一代提供了熟悉的语境和亲近的可能。
虽然与中国电影《天下无贼》或是意大利电影《卡桑德拉大桥》在场景上相似,但从结构布局的方式来看,《雪国列车》却与前二者有着明显的差别。在《雪国列车》中,叙事结构在某种程度上被物理的空间结构所接管了,因此原本抽象的叙事线索被视觉化。主人公柯蒂斯的行动目标是夺取车头引擎的控制权,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也正是在物理上从列车尾部移动到列车头部。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及其率领的起义队伍需要通过由不同人物把守的、有着不同功能的车厢。
于是“车厢”便成为了物理化的叙事单元——除了每一节车厢的场景和角色都被单独设计外,情节点也分散的镶嵌其中,推动人物的关系、命运发生变化。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一旦内部叙事动力不足,故事推进陷入停滞的时候,可以利用目的性极强的转场来保证情节向前发展。而红色纸条这样的线索贯穿其中,可以避免结构的混乱或脱节。
在内外两个动力源的助力下,《雪国列车》的整个故事从列车尾部开始,在列车头部结束,首尾巧妙呼应;情节的推进清晰果断,行云流水。
2.用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进行人物设置分析
格雷马斯是著名的立陶宛裔语言学家,符号学巴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符号理论体系与美国皮尔士系统、瑞士索绪尔理论系统和意大利艾柯的一般符号学并称为符号学理论四大体系。在其重要著作《结构语义学》中提出的“行动元模式”和“语义矩阵”是其叙事语义学中最富独创性和应用性的贡献之一,它为各种类型叙事文本中的基本意素关系提供了描述模型,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阐释方式。
《雪国列车》这部电影以反乌托邦的社会学议题和庞大精密的象征系统为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的实践提供了绝佳的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