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设计管理(第二版)
定 价:60 元
- 作者:李艳 著
- 出版时间:2020/7/1
- ISBN:9787519843038
- 出 版 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73.2
- 页码:22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2
- 开本:16开
本书为“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是近年高校积极开设的新兴交叉学科课程教材,是企业进行设计创新的基础教程。本书理论框架清晰,紧跟时代发展和学科前沿,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企业层面的设计管理、项目层面的设计管理、设计评估、设计沟通、设计法规管理及综合案例等。书中汇集了大量当代经典设计案例,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营销专业、企业管理专业、软件设计专业、机械设计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设计师、设计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工程师等与设计相关的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双色印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版式精美。
本书作者为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设计管理、产品创新设计、品牌管理、服务设计等研究,常年为规模企业提供设计管理与品牌设计咨询服务,具有丰富的教学研究及实践经验。
本书浅显易懂,结合国内外诸多经典案例,可读性强。本书在上一版本基础上进行修改编写,内容更新颖,案例更丰富,实用性更强。
“好设计,好生意”,IBM 公司总经理小托马斯· 华生这样描述设计的作用。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就要不断推陈出新,“好设计”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工业设计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动力之一。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院长莱斯特· 卢梭在其所著的《知识经济时代》中指出“21 世纪企业成功元素已经由土地、黄金和石油转为除文化和数码之外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设计。”也就是说,设计概念已经由物品造型、视觉美感等层面升华,渗入到企业管理这个更广阔的领域,涵盖了市场生产、采购、物质材料等更加广泛的范畴。当前,设计的对象已不再仅局限于有形的实体,而是扩展到一个系统、一种服务、一种体验乃至社会变革以及未来的事物,设计正日渐成为一种整合资源的能力和策略。在企业中,设计活动正与品牌及其他领域更为深入地融合,并在这个过程中超越自身,成为让生活更为美好的动力。设计所具备的视觉化交流语言和跨学科沟通作用,得到了从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D.School)到波士顿咨询等公司、机构的广泛认可和重视。设计思维具有的右脑特性和发散性特征,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对现代企业来说,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仅是产品设计或广告设计。随着企业设计工作的日益系统化和复杂化,设计活动本身也需要进行系统管理。设计管理是企业孕育创新设计的基础。企业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设计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并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能更好地发挥设计的潜力。设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包括设计政策、设计组织和设计活动的管理。对现代企业而言,设计思考要从用户需求出发,以技术革新的产品研发、品牌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模式设计为目的,最大限度实现设计管理带来的商业价值。
品牌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经济强国的崛起无不遵循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迈进的规律。当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经济的下一步崛起依赖于制造业的崛起,而制造业的崛起不仅需要产业自身的升级,更需要企业对品牌战略正确的认识和执行。但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不缺制造力、不缺市场、不缺设计人员,有很多企业可能会有一两款产品很成功,但品牌整体性的塑造、品牌价值、品牌竞争力往往不强,在国际市场上还没能形成与美、德、英、意、日、韩等国家品牌抗衡的中国品牌“国家队”。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在于尽管工业设计从20 世纪70 ~ 80 年代开始在我国逐渐获得发展,到今天达到一个政府积极推进、企业高度重视、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程度,但限于认知、人力、技术等条件,对设计管理的关注仍然是中国企业所欠缺的,设计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还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水平,不仅不能满足制造业升级的需求,也不适应当前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设计行业本身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工业设计的主流定义先后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进步,共享经济蓬勃发展,设计思维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并受到重视。这一趋势也导致了服务设计受到重视,品牌体验的途径更加丰富快捷;人工智能与设计的交融,不仅变革了工具,也颠覆了设计思考的内容和创新的方向。与此同时,设计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类真实的需要,注重可持续,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使命。与之相伴的是,设计管理的关注焦点也从早期仅关注项目管理和通过设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的层面发展到将设计作为企业创新的战略性工具,范围拓展到企业战略等更高层面,从全局的角度和高度考量通过思想向用户传递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设计来提高相关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使设计更好地与企业管理流程融合。不论是美国的苹果、亚马逊、IBM 和谷歌,还是日本的本田、索尼,德国的奥迪、保时捷,韩国的三星、起亚,都将设计管理置于战略高度并实现了品牌的成功。设计管理成为发达国家企业以创新为主导的经营管理方法之一。
由此可见,科学有效的设计管理是企业进行设计创新的基础、保障和助推器,企业要高度重视设计管理,高校也要积极开设相关的课程或设立相关的专业,普及和推广设计管理知识。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设计管理理论,本书在之前版本基础上再次修订,这也是本书的第三次修订,把最新的观察和思考融入其中。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的理论体系,并结合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对中外企业设计管理经典案例进行了大范围调整和更新,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可读性强。为了便于师生教学,本书每章之前设置了学习指导,每章之后设置了章节小结和习题。
本教材的主要阅读对象为具备一定设计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的本科生,管理类、营销类本科生可通过本教材了解企业设计创新和设计管理的相关知识;本教材也可作为高校公共选修课教材。本书还适合设计师、设计管理者、品牌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工程师阅读。本教材配备教学PPT 文件,可供任课老师下载使用。课后习题在兼顾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部分调查研究类题目综合性较强,可根据教学情况安排学生分组调研或选做。
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浪尖、海尔、同天、嘉兰图、广汽、太火鸟等企业的支持,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出版社熊荣华编辑的真诚帮助和指导,唯有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工作,不负信任。刘秀、李新颖、张肖婵、孙晓坤、全宏玲、费悦、刘惠、宗晓琳、段振颖、王晨、张通、宋丰伊、贺腾、柳天一、刘晓凤、李小东、毕壹也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向本书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本书案例主要为了传播理论之用,无商业传播目的。选用图片大部分来自互联网,在此向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笔者自2002 年开始专注设计管理研究,至今已有18 个年头。在研究中经历了早期孤独探索到同道越来越多的心路历路,设计管理作为一种思考方法和实务工具也经历了越来越被业界和学界认可和重视的发展历程。为了验证理论,笔者积极投身实践,通过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不断践行和验证理论,探索知行合一的途径。作为学者能够为专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是人生乐事。在教学实践之余,笔者坚持将思考投诸笔端,从2009 年开始先后出版了《设计管理与设计创新—理论与应用案例》《用设计,做品牌》《大品牌的设计思考术》《商业传奇背后的首席设计师》《品牌崛起—成功品牌的顶层设计》等书籍,以这种方式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并及时与各位同道分享交流,希望以微薄之力推动自己所热爱的设计行业的发展。我们身处一个变化如此之快的世界,从国际范围来看,设计管理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征途之中,本书力求展示学科发展过程中众多学者智慧的思考和探索。再过五年,又会有很多新的现象出现。只有集众人之能力与智慧,才能共同铺就学科发展的快车道。
限于认知水平及学力,尽管笔者如履薄冰,勤勉为之,书中肯定存在很多缺漏和不当之处,期待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增强交流。笔者愿与学界、企业界的同仁共同努力,实验、探索和发现新的方法和规律,共同促进学科发展,推进我国设计管理水平的进步。
作 者
2020 年3 月于千佛山下
李艳,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工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管理、产品创新设计、人机工程学。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和参与国家、省部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用设计,做品牌》《设计管理与设计创新-理论及应用实例》《设计管理与创新——理论及实用案例》,出版教材《设计管理》《工业设计概论》等,著作曾改编成繁体字版销往台湾等地区。获得教科研奖励20余项,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前言
第1 章 设计管理概述 /1
1.1 设计与工业设计 /1
1.1.1 设计与设计思维 /1
1.1.2 工业设计 /3
1.1.3 工业设计的范畴 /4
1.1.4 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 /4
案例1.1“大设计”——浪尖设计有限公司的“全
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 /10
1.1.5 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概况 /10
1.2 管理 /12
1.2.1 管理的定义 /12
1.2.2 管理的作用 /13
1.2.3 管理的特征 /14
1.2.4 管理与设计的关系 /15
1.3 设计管理 /19
1.3.1 设计管理的概念 /20
1.3.2 设计管理的内容 /26
1.3.3 设计管理的层次 /29
1.3.4 设计管理者 /33
1.3.5 设计管理教育概述 /34
本章小结 /39
本章习题 /39
第2 章 企业层面的设计管理 /40
2.1 设计管理与企业经营 /40
2.1.1 设计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41
2.1.2 企业的四“O”经营模式及其与设计的
关系 /42
2.1.3 设计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43
案例2.1 IBM,好设计就是好生意 /45
案例2.2 人性化设计成就OXO 公司 /46
案例2.3 幻响i - mu 音响,将新技术商品化 /46
2.1.4 设计管理对设计创新的促进作用 /46
案例2.4 浩汉产品设计公司(Nova Design)对设
计管理的理解 /48
2.1.5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设计管理的方法框架 /49
2.1.6 设计管理对我国企业的重要意义 /50
2.2 设计战略 /51
2.2.1 设计战略、设计策略与设计计划 /51
案例2.5 荷兰飞利浦公司的设计战略 /54
案例2.6 瑞士SWATCH 的设计战略:低成本和差异化 /55
案例2.7 数字化浪潮下乐高玩具设计策略的
变化 /56
2.2.2 设计战略的类型 /58
案例2.8 苹果公司,以设计创新书写商业成功 /59
2.3 形象设计管理 /65
2.3.1 企业形象设计管理 /65
案例2.9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I 设计 /68
2.3.2 品牌形象设计管理 /69
案例2.10 无印良品的品牌价值观与
设计表现 /76
案例2.11 万宝路香烟品牌形象的变迁 /80
2.3.3 产品形象设计管理 /82
案例2.12 德国大众GOLF 汽车造型特征的
演变 /85
案例2.13 苹果公司的产品形象 /86
2.4 设计部门的管理 /88
2.4.1 设计组织的类型 /88
2.4.2 设计组织的结构形态 /89
2.4.3 企业对设计部门的管理 /90
案例2.14 日本企业设计部门的管理模式 /90
2.4.4 设计部门的构成和业务内容 /92
案例2.15 美的设计公司的组织结构 /93
案例2.16 某地毯公司的设计组织的架构 /93
2.4.5 设计部门的人员构成 /94
2.5 设计师管理 /94
2.5.1 设计师的类型 /94
案例2.17 北京早晨设计公司的合伙人制度 /96
案例2.18 索尼对内部设计师的管理 /97
2.5.2 设计管理者 /98
2.6 设计创新风险管理 /100
2.6.1 设计创新风险分析 /100
2.6.2 设计创新风险防范 /101
本章小结 /106
本章习题 /106
第3 章 项目层面的设计管理 /108
3.1 项目管理概述 /108
3.1.1 项目的定义和特点 /108
3.1.2 项目管理 /109
3.1.3 项目的生命周期 /110
3.1.4 项目管理的作用 /111
3.2 设计项目管理概述 /112
3.2.1 设计项目的定义 /112
3.2.2 设计项目生命周期 /112
3.2.3 设计项目管理 /113
3.2.4 设计项目管理程序与方法 /114
案例3.1 北京某工业设计公司的产品设计流程和
设计项目管理流程的对比 /114
案例3.2 PDCA 企业应用:飞利浦建立创意标准
流程 /122
案例3.3 星巴克的“创意地下铁” /124
案例3.4 谷歌公司的设计冲刺法 /125
3.3 设计项目团队管理 /126
3.3.1 设计项目组织形式 /126
3.3.2 设计团队 /127
案例3.5 太火鸟公司基于SaaS 模式的设计交易与
产品设计服务平台 /134
3.4 设计项目进度管理 /135
3.4.1 制订合理的计划 /135
3.4.2 进度控制 /136
3.5 设计知识管理 /136
3.5.1 面向设计领域的知识管理系统 /137
3.5.2 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层级 /137
案例3.6 信息化时代的设计项目管理利器——
Thinkine 设计管理系统 /138
本章小结 /139
本章习题 /140
第4 章 设计评估 /141
4.1 设计评估概述 /141
4.1.1 评估 /141
4.1.2 企业评估的种类 /142
4.1.3 设计评估 /142
4.1.4 设计评估的作用 /142
4.1.5 设计评估的执行步骤 /144
4.1.6 设计评估报告 /145
4.1.7 设计评估的人力需求 /145
4.2 设计项目的评估 /146
4.2.1 设计项目风险分析 /146
4.2.2 设计项目评估 /147
4.2.3 设计项目评估人员 /149
案例4.1 意大利阿莱西公司的成功公式 /149
4.3 委外设计项目的评估 /150
4.3.1 委外设计项目 /150
4.3.2 委外设计项目评估的内容 /150
案例4.2 宏碁电脑公司的设计评估 /152
案例4.3 日本GK 公司的工业设计评价原则 /153
本章小结 /154
本章习题 /155
第5 章 设计沟通 /156
5.1 管理与沟通 /156
5.1.1 管理与沟通的关系 /157
5.1.2 项目沟通 /158
5.2 设计沟通 /161
5.2.1 设计沟通的内容 /162
5.2.2 设计沟通的种类 /162
5.2.3 影响设计沟通的因素 /163
5.2.4 设计沟通渠道 /163
案例5.1 明基公司的设计沟通 /164
5.2.5 设计沟通的形式 /164
案例5.2参与感——小米公司的设计创新之道 /165
5.2.6 设计沟通媒介 /166
案例5.3 IDEO 公司的“布景设计” /168
5.2.7 设计项目沟通 /170
本章小结 /173
本章习题 /173
第6 章 设计法规管理 /174
6.1 知识产权 /174
6.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174
6.1.2 知识产权的特征 /175
6.1.3 知识产权的作用 /175
6.2 专利 /176
6.2.1 专利的概念及分类 /176
6.2.2 专利的特点 /176
6.2.3 我国专利的分类 /177
6.2.4 授予专利需要具备的条件 /178
6.2.5 专利的作用 /179
案例6.1 苹果公司在华专利情况 /180
6.2.6 专利检索与专利规避 /181
6.2.7 专利的申请 /182
6.2.8 新产品开发与专利手段 /183
6.2.9 产品外观设计侵权判断 /184
6.3 设计合同 /186
6.3.1 合同 /186
6.3.2 合同的作用 /186
6.3.3 合同的形式 /187
6.3.4 设计合同 /187
本章小结 /190
本章习题 /191
第7 章 综合案例( 三星电子的设计管理与设
计创新) /192
7.1 三星电子简介 /192
7.2 三星的设计创新历程 /193
7.2.1 新经营 /193
7.2.2 两次设计革命 /194
7.2.3 产品设计 /196
案例7.1 三星“旋影”手机 /197
案例7.2 三星“福韵”显示器 /198
案例7.3 超大曲面屏显示器 /198
7.2.4 设计团队 /199
7.2.5 品牌提升 /200
7.2.6 专利之惑 /201
7.2.7 设计新时代 /203
7.2.8 对我国的启示 /204
参考文献 /205
作者简介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