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适用学讲义》是一部系统阐述法律适用理论及其实践的法学教材。法律适用,即法律适用主体依据法定程序,运用抽象的法律规范评价具体的涉法事实的活动。法律适用的范围包括司法与行政执法。法律适用主体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行政机关、授权组织。
《法律适用学讲义》内容涉及法律适用总论、法律适用主体、法律适用客体、法律适用行为、法律适用方法以及法律适用效果等,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注重理论、制度、个案的有机结合,适宜作为法学本科生、研究生教科书,亦可供法官、检察官、警察、公务员、律师等实务界人士参考。
本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首倡法律适用的法学理论体系。本书明确地、系统地提出法律适用学的理论体系,将法律适用学分作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对法律适用学的基本问题,如概念界定、属性论、要素论、过程论、原则论、功能论以及法律适用学科等予以厘定,有统领全书之效用。分论部分对应要素论、过程论、原则论等,讨论法律适用主体、客体、行为、方法及其效果。经由总论与分论的彼此结合、相互呼应,从而建构起一套内容完整、形式简练,既秉持学理体系化又保持学术开放性的法律适用理论体系。
其二,强调成果共识性与学术个体性的结合。无须置喙,作为一本法学教材,本书首先注重与既有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衔接,这不仅缘于知识的传承性,更重要的是基于本书的阐释对象乃以现行法律体系为依托,现行法律体系及其运行的既有学术成果遂成编者们*倚重的智识前见之一。同时,作为一本直接以“讲义”命名的教材,本书一方面注重与既有法学理论、学术成果在学理脉络、知识体系上的契合;另一方面也倡导编者适当、有克制地表达个人学术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什么是你的贡献”。
其三,秉持并夯实法律适用的实践性。毋庸讳言,作为一本法学教材,本书是一套关于法律适用的学理解释,但法律适用本身却是实践性的。质此之由,本书在编写视角、内容安排乃至延伸阅读等方面,均秉持法律的实践立场,强调知识体系与实践活动的互动,提醒读者从实践维度考察法律适用活动。该种实践性还被延伸至法律适用研究的方法论层面,从而使法律适用的实践性涵盖法律实践、法科教学、法学研究诸范畴,亦可谓将实践性“坚持到底”。
编写说明
《法律适用学讲义》阐述法律适用的理论体系与制度实践,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注重理论、制度、个案的有机结合。本书适宜作为法学本科生、研究生教科书,亦适合法官、检察官、公务员、律师等实务界人士参阅。
作为一部系统阐述法律适用理论及其实践的法学教材,本书在体例、内容诸方面均具自身特色。
其一,首倡法律适用的法学理论体系。本书首次明确地、系统地提出法律适用学的理论体系,将法律适用学分作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对法律适用学的基本问题,如概念界定、属性论、要素论、过程论、原则论、功能论以及法律适用学科等予以厘定,有统领全书之效用。分论部分对应要素论、过程论、原则论等,讨论法律适用主体、客体、行为、方法及其效果。经由总论与分论的彼此结合、相互呼应,从而建构起一套内容完整、形式简练,既秉持学理体系化又保持学术开放性的法律适用理论体系。根据笔者搜集的材料,西南政法大学是国内*早也是迄今唯*招收法律适用学方向法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且首次招生以降,已逾六载。本书尝试建构的法律适用理论体系在某种意义上也凝聚所有从事法律适用教学、科研及学习的师生们的夙愿与智慧。
其二,强调成果共识性与学术个体性的结合。无须置喙,作为一本法学教材,本书首先注重与既有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衔接,这不仅缘于知识的传承性,更重要的是基于本书的阐释对象乃以现行法律体系为依托,现行法律体系及其运行的既有学术成果遂成编者们*倚重的智识前见之一。同时,作为一本直接以“讲义”命名的教材,本书一方面注重与既有法学理论、学术成果在学理脉络、知识体系上的契合;另一方面也倡导编者适当、有克制地表达个人学术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什么是你的贡献”。
其三,秉持并夯实法律适用的实践性。毋庸讳言,作为一本法学教材,本书是一套关于法律适用的学理解释,但法律适用本身却是实践性的。质此之由,本书在编写视角、内容安排乃至延伸阅读等方面,均秉持法律的实践立场,强调知识体系与实践活动的互动,提醒读者从实践维度考察法律适用活动。该种实践性还被延伸至法律适用研究的方法论层面,从而使法律适用的实践性涵盖法律实践、法科教学、法学研究诸范畴,亦可谓将实践性“坚持到底”。
本书撰写概况(依章目排序):曾令健副教授撰写第*章;陈盛博士撰写第二章、第三章第四部分及第四章;朱福勇教授撰写第三章(第四部分除外)、第五章;卢荣荣副教授撰写第六章。写作纲要系曾令健副教授初拟,经编者共商而定,全书由曾令健副教授统稿。
出版承西南政法大学支持,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陈亮教授为拟定本书章目提供诸多建议,硕士研究生申屠离玄、郭偲语、马媛廷协助统稿,法律出版社陈妮女士专业且高效的编辑作业为本书添彩良多,一并致谢!囿于水准及时间,谬误不足委实难免,诚邀方家不吝斧正(Email: uljwycwvfp@163.com)。*后也*重要的是,请容许我代表上列诸君,谨以本书献礼母校西南政法大学七十华诞!诚惶诚恐。
曾令健
二〇二〇年元旦于香港大学
主编简介
曾令健,四川广安人,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律适用学学术方向带头人、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诉讼法学硕士、司法制度博士。
主要从事纠纷解决、民事裁判学、司法跨学科研究。在《社会学研究》、《当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浙江大学学报》、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集刊、著作20余种,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各1项,成果获学术奖10余项。
朱福勇,安徽淮南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韩国亚洲大学访问学者,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法律适用法和仲裁法学研究。在《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法制日报》等期刊和报纸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程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法学会规划项目、*高人民法院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12项,参研国家*、省部级课题6项。
副主编简介
卢荣荣,贵州大方人,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司法制度与纠纷解决研究。在《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香港社会科学》《法制日报》《人民论坛》等期刊和报纸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部分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出版专著2部,参编学术专著2部,担任《中国仲裁论丛》副主编;主持中国法学会、重庆教委社科项目,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重点课题、*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司法部中青年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
陈盛,四川仁寿人,西南政法大学讲师,四川大学博士。
主要从事证据法、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研究。在《刑事法评论》《法律方法》《证据科学》等期刊独立发表论文、译文1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法学会等多项科研项目。
目录
第一章法律适用总论
一、法律适用概述
(一)法律适用的界定
(二)法律适用的特征
二、法律适用要素论
(一)法律适用主体
(二)法律适用客体
(三)法律适用内容
三、法律适用过程论
(一)法律适用目的论
(二)法律适用逻辑论
(三)法律适用步骤论
四、法律适用原则论
(一)形式正义原则
(二)融通性原则
(三)一致性原则
(四)可接受性原则
五、法律适用功能论
(一)权利保护
(二)纠纷解决
(三)秩序维护
(四)规则生成
六、法律适用学
(一)作为学科的法律适用学
(二)法律适用学的理论体系
(三)法律适用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法律适用主体
一、法院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与法律适用任务
(二)人民法院的设置及法律适用职权
(三)人民法院的业务机构与审判组织
(四)以法律适用主体名义行使审判权的法官
二、检察院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与法律适用任务
(二)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及法律适用职权
(三)人民检察院的业务机构与办案组织
(四)以法律适用主体名义行使检察权的检察官
三、公安机关
(一)基于治安行政管理权而适用法律
(二)基于刑事执法权而适用法律
(三)以法律适用主体名义行使职权的人民警察
四、行政主体
(一)行政机关的设置与体系
(二)授权组织
(三)行政机关的法律适用职权
(四)代表行政机关适用法律的公务员
(五)行政法律责任
五、法律适用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刑事法律适用中的法律适用主体
(二)行政法律适用中的法律适用主体
(三)民事法律适用中的法律适用主体
第三章法律适用客体
一、法律事实的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本质特征
二、法律事实的判定
(一)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
(二)证明对象
(三)证明责任
(四)证明标准
三、法律规范的发现
(一)概念界定
(二)构成要素
(三)规范位阶
(四)法律规范的分类
(五)法律规范的竞合
四、法律裁决机制
(一)提请批准制度
(二)备案审查制度
(三)送请裁决制度
五、纷争事实与法律规范的互动
(一)小前提的建构
(二)刑事案件事实的发现
(三)民事案件事实的发现
(四)行政案件事实的发现
(五)行政执法事实的发现
第四章法律适用行为
一、法律适用中的适格
(一)主体适格
(二)客体适格
(三)程序适格
二、法律适用的表现形式
(一)基于审判权的法律适用
(二)基于检察权的法律适用
(三)基于侦查权的法律适用
(四)基于行政执法权的法律适用
三、法律适用中的推理与论证
(一)法律推理
(二)法律论证
四、法律适用结论及其实现
(一)司法法律适用结论
(二)行政法律适用结论
(三)法律适用结论的实现
第五章法律适用方法
一、法律适用方法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本质特征
二、法律思维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本质特点
(三)法律思维的类型及运用
三、法律规范的发现方法
(一)基本路径
(二)法律解释
(三)法律漏洞
(四)利益衡量
(五)习惯与惯例
(六)指导性案例
(七)法律适用中的自由裁量权
第六章法律适用效果
一、法律适用效果概述
(一)法律适用效果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的实效、法律实现与法律适用效果
(三)法律适用效果的载体
二、法律适用的法律效果
(一)法律效果的概念
(二)法律效果的特点
三、法律适用的社会效果
(一)社会效果的概念
(二)社会效果的特点
四、法律适用的政治效果
(一)政治效果的概念
(二)政治效果的特点
五、法律适用效果的统一与协调
(一)法律适用效果的统一性
(二)法律适用效果的协调
六、法律适用错误及其救济
(一)法律适用错误
(二)对法律适用效果的影响
(三)法律适用错误的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