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并嘎村卷:集中力量办大事
定 价:59 元
丛书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丛书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宋丽丹 著,李培林 编
- 出版时间:2020/6/1
- ISBN:9787520152150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323.8
- 页码:26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并嘎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义龙新区雨樟镇,属“滇黔桂石漠化连片贫困山区”腹地。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并嘎村卷: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多方座谈和对比研究等多种调研方式,对导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历史原因、现实条件、地理资源等因素逐一进行了梳理,并以并嘎村为样本对致贫原因、扶贫工作和扶贫成效等进行了展示和分析。我们认为,扶贫成效从长远看主要涉及三个因素和一个构架:土地、人才、生态和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体经营的乡村更容易形成集体经济积累,吸引农村人才、资源和资金回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高品质生态农业、推动“三产融合”,保障食品和环境安全,同时解决包括养老等难题在内的乡村治理问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并嘎村卷:集中力量办大事》认为,精准扶贫的目标不仅仅是消灭贫困,更重要的是实现农民和全国人民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
前 言
贵州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落后的省份之一,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万重大山阻碍了贵州的发展。李白只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可能是因为他都没找到入黔之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贵州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两万余座桥梁,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2017年贵州还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解决了最棘手的交通问题,贵州开始大跨步追赶国家发展的脚步:2015年贵州摆脱了人均GDP垫底的位置,2017年全省人均GDP为37956元,是1978年的216.9倍。贵州更是成为最近几年发展最快的省份,2018年上半年贵州GDP增速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第一,也是上半年全国唯一一个GDP增速达到10%的省份。
随着贵州的发展,它的城市与东部的相比,越来越相似,“东西差距”在城市里感觉不到多少,但是“城乡差距”日益拉大。2017年,贵州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9元,农村收入仅为城市的30.5%。因此,相对于贵州城市的发展,我们要考察为什么贵州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精准扶贫”在贵州这样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如何实施?效果如何?2016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以下简称“扶贫百村调研”)国情调研特大项目,笔者联系两位同样有着浓厚乡土情怀的同事:李春华与谭晓军研究员迅速组成调研组,成功申请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子课题,并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建议下选取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义龙新区雨樟镇并嘎村为调研地。我们分别于2016年8月、2016年11月、2017年4月和2018年8月四次前往并嘎村实地调研,还先后考察了贵州省的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晴隆县沙子镇易地搬迁安置点、兴义市沧江乡祭山林村和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纳录村等地。除了常规的调研活动外,为更好地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
宋丽丹,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兴趣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代表作《“中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归宿》(201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至今发表论文、译文等40余篇,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一等奖两次(独著一次、合著一次)、三等奖三次。
/001导 言
/001第一章 并嘎村致贫原因分析
/003第一节 并嘎村的宏观致贫原因
/014第二节 并嘎村的微观致贫原因
/039第二章 并嘎村的精准扶贫情况
/042第一节 扶贫攻坚 组织先行
/044第二节 贫困户的识别
/050第三节 脱贫之路
/061第四节 由并嘎村扶贫实践引发的思考
/069第三章 黔西南州在“精准扶贫”中的好做法、 好经验
/072第一节 党建助力扶贫攻坚战
/075第二节 五大战区扶贫攻坚决战
/086第三节 大数据助力解决“谁来扶、怎样扶、如何退”
/094第四节 制度创新助解易地扶贫搬迁难题
/113第五节 实施“五共四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17第四章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119第一节 精准识别不精准之处
/123第二节 帮扶工作与脱贫的不够精准之处
/124第三节 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的政策冲突问题
/126第四节 帮扶与内生动力冲突问题
/127第五节 扶贫项目和资金存在的问题
/133第六节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135第七节 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
/137第八节 “精准扶贫”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141第五章 政策建议
/143第一节 如何处理识别不精准的问题
/146第二节 产业扶贫
/148第三节 扶志:集体经济道路才能克服小农的局限
/154第四节 扶智: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振兴
/161第五节 如何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169第六节 土地流转应该主要服务于新型集体经济
/190第七节 加强扶贫项目及资金监管的几点建议
/202第八节 易地扶贫搬迁问题的解决办法
/205第六章 启 示
/208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我国的精准扶贫事业在世界减贫史上具有特别的分量和意义
/217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22第三节 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集体经济
/225第四节 青山绿水能变金山银山
/235附 录
/237附录一 破解因病致贫 中医助力建设美丽乡村——黔西南“中医送健康下乡”系列活动
/247附录二 “精准扶贫:理论、政策与黔西南乡村的 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255参考文献
/257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