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窑址位于闽南地区的漳州市云霄县,水头窑未见于历史文献记载,于20世纪50年代末文物普查时发现并登记,2017年8月,为了配合云平高速(云霄段)的基本建设,厦门大学考古专业联合漳州市文保所对水头窑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两宋时期的青瓷和青白瓷。本书即这次考古发掘的考古报告。
云霄县水头窑是闽南地区一处比较重要的窑址,早在1985年就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见诸文献材料不多。虽然陆续有省、市、县等文物工作者对窑址进行过调查,并在一些研究文章中有所涉及,但是由于未开展过正式的考古发掘,学界对水头窑的产品及窑业技术了解有限。2017年配合云平高速公路建设,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和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云霄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水头窑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这次发掘面积1000余平方米,出土大量层位关系清楚的瓷器与窑具标本,揭露二座龙窑遗迹。
《福建云霄水头窑址出土宋代瓷器精粹》是张闻捷老师率队对水头窑资料初步整理的成果展示。全书共分两部分,上篇对水头窑址考古发掘的地层、出土标本及窑炉遗迹进行详细的介绍,对其年代、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省内外窑址尤其是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的文化因素进行比较研究;下篇对水头窑址全景、废品堆积、窑炉遗迹以及出土标本进行图文并茂展示,为古陶瓷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科学翔实的第一手材料。
承蒙张闻捷老师邀请,我在水头窑考古发掘期间,曾三次到发掘现场考察,对水头窑产品的丰富与精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与闽南地区德化窑为代表的仿景德镇窑青白瓷以及同安汀溪窑为代表的仿龙泉窑青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些窑址与水头窑的文化传播与影响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近几年来,张闻捷老师除了繁忙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省文物局支持下,还承担了部分抢救性考古调查和发掘任务。可贵的是,张老师很好地将这些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田野考古实践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考古技能以及研究能力。张老师也是一个勤奋有为的学者,在田野考古发掘结束后,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资料的初步整理,出版成果供大家研究,这在考古资料整理出版周期普遍较长的今天尤为难得。在成果出版之际,嘱余写序,自知才疏学浅,难堪此任,赘聊数语,权以为序。
上篇 云霄水头窑址出土瓷器的初步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水头窑址概况
第一节 水头窑址地理位置
第二节 水头窑址地层关系
第三章 水头窑址出土遗物的类型学研究
第一节 出土器物的类型学分析
第二节 产品分期与年代推断
第三节 水头窑的窑业技术特征
第四章 水头窑址出土器物的文化因素分析
第一节 水头窑址出土器物中的景德镇、龙泉窑文化因素
第二节 水头窑址出土器物中的共性文化因素
第三节 宋代闽南陶瓷对外贸易中的共性因素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下篇 水头窑址概观及出土器物图录
一、窑址概览
二、出土器物图录
(一)碗
(二)盘
(三)杯
(四)碟
(五)炉
(六)其他
(七)窑具
(八)残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