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十个部分:胡同知识、胡同味道、凄凉拆迁、人文视角、胡同别韵、“文革”遗迹、老外进驻、胡同风情、首都威严、胡同余音。图文并茂,用有温度的镜头和简练的文字,忠实记录了胡同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生活韵味,十分难得而且珍贵。
《北京胡同》首次出版于2011年3月。曾多次荣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北京王府井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并于2013年入选第三届北京阅读季最受大众喜爱的“十大影响力图书”。
此次出版,为忠实记录老胡同的历史变迁和原始风貌,仍以首版拍摄于2004-2009年间的照片和一些资料图片为主体。为便于读者今昔对照,又增补了拍摄于2015-2019年的部分照片。
北京胡同从辽金元明清走来,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卫道,更是体现百姓生活起居的地方,记载着人们习以为常、窸窸窣窣的生活,反映了历史文化的变迁。
京韵大鼓《北京胡同》,一开口便是经典。本书统合老北京的历史、人文、风情、掌故、流传等元素,展示了胡同人“忍着、烦着、骂着却又快乐着”的生活画卷,读起来有滋有味。只要胡同还在,老北京的魂儿就在这儿聚着。
作者马玲,一个并非出生于胡同的“胡同串子”,带你去看斑驳而又斑斓的胡同色彩,看陋巷,看破院,看名人故居,看深宅大院,镜头将街头小景、人物百态定格,有独特的贵族气派,也有普通的平民趣味,内容平实,雅俗共赏。京味儿十足,历史味儿和文化味儿也颇浓。
本书注重细微之处,比如第一章,介绍了你一定感兴趣的胡同知识,如四合院门的等级、门当户对的由来、影壁设置的讲究、门墩建造的要求、门环装饰的安排、砖雕设计的寓意、内城九门的功效等,生动全面,轻轻松松让你成为胡同通。
也有宏大的视野,比如第十章,通过描写一个胡同老太的命运,让我们看到中国百年的个人史、胡同史和家国史。
本书带我们去了熟悉的胡同,也探索了许多未知之境。比如最浪漫的胡同,外文译为100 Flowers Hidden Deep,老外光听这个名字大概就能发痴:拥有上百种花,而且在幽深处。另有一条胡同开了家俱乐部,门口停着的红旗,曾是江青和陈毅的专用车。既有清朝的大龙袍,又有毛泽东时代的中南海旧家具。不过网上有人说:俱乐部有一道《红楼梦》里的烧茄子,味道巨难吃,谁吃谁是刘姥姥!
关于封面,初版选用的照片突出的是胡同的旧貌,墙面斑驳,红漆脱落,颜色晦暗,萧索破败。此次出版,编者从上千张照片中选定了两张。一张是静谧的小巷子,撑着一架葫芦瓜,两个大葫芦挤在一起,喜气洋洋。葫芦,寓意福禄,寄托了胡同人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封一。一张是普通人家的大门,红色的门上写着黑色的大字:“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或许这才是胡同人代代绵延下来的全部秘密。这是封底。
自序
我没住过胡同,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
但胡同里那斑驳而又斑斓的色彩,令我着迷。
我没事爱往胡同里钻,看陋巷,看破院,看老北京的点点滴滴。
结果,我成了胡同串子。
我父亲住过胡同和大杂院。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华北地区大扫荡之后,十岁的父亲和家人从河北深州来北京卖香烟,住北京南城磁器口一带的大杂院。上世纪90年代,已是中将司令员的父亲突然心血来潮,带着我们母女去寻那个大杂院。那院变化不大,还是大杂院,院中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竟然认出了父亲,亲切地叫出“马老四”,并畅叙当年的围炉之乐。
那是我对胡同印象最深的一次探访。
20多岁时,我写过一篇名为《镶金的白发》的短篇小说,载于《解放军文艺》。小说描述生活在胡同里的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小女孩因孤独相遇,彼此成了忘年交。老太太不幸去世后,小女孩满怀感伤地捡起一根老太太的白发珍藏留念。
30多岁时,宣武区政府的一位“老北京通”,领着我骑自行车遍寻南城老北京的残迹。我曾写一整版文章刊登于香港《大公报》和《北京青年报》。
40多岁的时候,在北京保护胡同的一片热潮中,我发现奥运会之后,菜市口附近又有大片胡同在拆,于是拍了一些图片在香港《广角镜》杂志图文并茂地刊登。
可惜呀,我镜头里的一些胡同已经不复存在。现在,我把这些年拍摄的图片成册推出,也算了却一桩心愿:为胡同穿起一串缀着历史与文化标识的珍珠,供胡同爱好者凭吊与欣赏。
……
《北京胡同》首次出版于2011年3月。曾多次荣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北京王府井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并于2013年入选第三届北京阅读季最受大众喜爱的“十大影响力图书”。
转眼已是2020年,北京的胡同以及胡同居住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首版提到“住胡同的弊端”:没有统一供暖,需要烧炉子;用水困难,怕冬天上冻;四合院保暖性差,怕刮风下雨过冬天;胡同的生活垃圾处理困难,等等,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均已不同往昔。现在的胡同,整洁干净,用水方便,家家户户都是市政供暖,冬天不用烧炉子,即使公共厕所,也改进了很多。但是胡同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生活韵味,还是一脉相传。
此次重版,为忠实记录老胡同的历史变迁和原始风貌,故仍以首版拍摄于2004-2009年的照片和一些资料图片为主体。为便于读者今昔对照,本版又增补了拍摄于2015-2019年的部分照片。值此重版之际,特此说明。
马玲,北京人,资深新闻人,时事评论员。曾在香港大公报任高级记者、时事评论员和专栏作家十年,现为香港《明报月刊》主笔。
出版的著作有:《胡锦涛传》《温家宝传》《亮点》《马玲专栏》《新闻第三只眼》《北京胡同》《辣笔评论》等。
目录
第一部分 胡同知识
胡同曾经多如牛毛
东四当年是富人区
内城九门之功用
胡同之最
四合院门的等级
砖雕寓意丰富
门当户对由来
门环设置严格
门墩建造讲究
影壁保护私隐
胡同里的叫卖
老屋顶一岁一枯荣
老北京儿谣
老北京图片
四合院别有洞天
旧京殷实人家
中华门
北京北平变来变去
残存的王府
僧王府
慈禧弟弟的府宅
第二部分 胡同味道
凄凉的屋顶,陈列着胡同的世态炎凉
凸凹的台阶,展示着胡同的起伏跌宕
大杂院特色
老胡同孩子回忆如厕往事
“煤改电”之前住胡同的弊端
胡同垃圾处理
电线杆成胡同记忆
胡同里自成一派的混搭
论“光膀子”
胡同侦缉队
北京“爷文化”
胡同人休闲: 下棋、打牌、玩麻将
阳光下扎堆:玩耍、围观、各得乐
胡同串子
自行车王国残影
胡同里八旗养鸟遗风仍盛
胡同猫狗十分忠诚
惬意地享受季节变化
胡同里的“京城四老”
第三部分 凄凉拆迁
2009:二环内的胡同还在大片拆
老会馆消失在拆迁中
大杂院人的无奈
废墟边顽强地生活
老建筑遗像
高楼大厦为四合院吟唱最后的挽歌
第四部分 人文视角
抱残守缺的辜鸿铭
梅兰芳住过的胡同
鲁迅故居的风雨历程
邵飘萍与《京报》
北京会馆与京剧
段祺瑞执政府
国民党三位抗日将领路名
二十九军小史
大刀进行曲
寻访北京名人故居
中华民国的新市区
东交民巷简史
老北京金融街
民国时期的教育
“梁陈方案”
白塔寺传奇
兔儿爷传说
第五部分 胡同别韵
八大胡同
名妓赛金花的传奇人生
蔡锷与小凤仙
形似“妓院”的老西单饭店
三寸金莲
北京当铺小史
北京的穆斯林
前门今昔
古色古香大栅栏
旧京大款穿戴的名牌
大栅栏老字号
前门煤市街改造
修缮胡同全靠民工
宛平城回首
第六部分 “文革”遗痕
胡同里的“文革”残迹
“文革”期间家庭装饰
“灭资兴无”
被征用的四合院
第七部分 老外进驻
胡同对老外的诱惑
老外对四合院情有独钟
“祥子”们拉着老外逛胡同
南锣鼓巷群落
龙潭湖的园林
明代皇家粮仓
萧瑟的明城墙
紫禁城辉映沧桑
第八部分 胡同风情
胡同里的浪漫
胡同里的餐馆
胡同里的旅店
胡同里的雅集
胡同里的田园生活
胡同里的生动景象
胡同里的晾晒
穷出富进
新式大宅院
胡同四季
帝王庙下马石
花窗花梦
胡同里的喜事
苍劲冷峭的树木
第九部分 首都威严
北京的中轴线
天安门
警察与警犬
第十部分 胡同余音
北京土著(小说)
怀旧——老北京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