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半干旱区,伴随着人口增长,自然景观被人工景观代替,生境破碎,景观连通性变差,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地沙化问题严重,土壤被侵蚀,风沙灾害天气出现频率的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
能否真正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及林业工程对空间生态网络和景观格局改善作出的贡献,关系到以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标志的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实现。
构建多层级的空间生态网络是维持西部半干旱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低层级生态源地稳定依靠高层级生态源地,高层级生态源地对于维持层级生态网络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层级生态源地遭到破坏易影响周围低层级生态源地,以至于影响低层级生态网络稳定,引发层级网络的级联失效,导致整个网络崩溃。故本文以西北典型半干旱城市包头为研究区,在GIS空间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复杂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取了包头市的层级生态网络,对网络空间结构结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
序言
2020年的春天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相遇。
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随着物质水平的上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比如: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湖水,充满绿荫的道路。每逢小长假,自然景观是人们选择出行的重要考虑因素。而在我国西北部的半干旱区,过去粗放型的开发方式,使得当地自然景观逐渐被人工景观所代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地沙化、土壤被侵蚀等一系列问题也不断出现。
构建多层级的空间生态网络是维持西部半干旱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刘建华博士后的这部著作紧紧围绕着林业工程对多层次空间生态网络和景观格局的改善作用这一研究主题,对包头市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在GIS空间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复杂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取了包头市的层级生态网络,对网络空间结构、拓扑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在2006~2016年十年间市域景观特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生态景观破碎。另外,还利用ANN模型提取了元胞自动机的邻域规则,同时利用MCR模型构建累积耗费阻力面,基于MCR-ANN-CA模型对包头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演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
在对西北半干旱区的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风沙灾害天气等生态问题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内蒙古的林业生态工程沙尘防治效应,利用GIS和RS技术对全区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和变化进行分析。然后用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三个指标分析全区的林业资源情况。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就生态工程建设对沙尘灾害的驱动效应进行分析,成功反映出了林业生态工程取得的效果。
总之,土地生态状况的改善与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作用密切相关,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模与森林覆盖率呈正相关关系。较高的植被覆盖和降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沙尘暴的出现,风速对于沙尘天气......
刘建华,女,汉族,1980年5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北京林业大学林业装备与信息化博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主要从事3S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复杂系统、复杂网络分析研究等。
第一章引言1
第一节研究问题与动机3
第二节干旱区景观格局相关研究进展11
第三节复杂系统理论23
第四节生态网络相关研究进展32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39
第一节研究区概况41
第二节研究框架45
第三章包头市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51
第一节资料来源及处理53
第二节研究方法55
第三节研究结果60
第四节本章小结68
第四章包头市主体景观结构及格局特征分析71
第一节研究方法74
第二节研究结果76
第三节本章小结84
第五章包头市生态网络层级性特点及拓扑结构分析87
第一节研究方法90
第二节研究结果100
第三节本章小结120
第六章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格局模拟预测分析123
第一节研究方法126
第二节研究结果131
第三节本章小结136
第七章林业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变的影响137
第一节生态系统类型划定139
第二节生态系统构成及分布140
第三节生态系统时空转换及演变141
第四节森林结构及变化148
第八章林业生态工程对森林资源状况及植被覆盖度的影响153
第一节森林覆盖率趋势155
第二节森林蓄积量趋势156
第三节植被覆盖度(NDVI)趋势157
第九章林业生态工程对沙尘源和风沙灾害的影响159
第一节土地荒漠化防治161
第二节土地沙化治理162
第三节土壤侵蚀防治165
第四节风沙灾害天气防控167
第五节工程实施背景下风沙灾害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剖析170
第十章基于面板模型的林业生态工程沙尘防治效应分析173
第一节面板数据模型介绍175
第二节解释因子选取及统计学特征变化176
第三节各解释因子相关性分析180
第四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主要沙尘灾害天气影响驱动效应181
第十一章结论与讨论193
第一节结论195
第二节讨论200
第三节创新点201
参考文献203
附录文中关键代码245
后记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