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研究:以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例
定 价:35 元
- 作者:肖端 著
- 出版时间:2020/6/1
- ISBN:9787568908412
- 出 版 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321.42
- 页码:16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研究:以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例》立足现有研究成果,应用制度创新理论、合作经济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治理理论等分析工具,采用归纳演绎法、统计分析法、数理模型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进行更合理、更深入的研究,旨在探索这一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
在新形势下,如何在稳定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制度、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条件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成都市对近年创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内部治理进行了大胆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获得了初步的成效。本书通过对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的调查与分析,探索这一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本书立足现有研究成果,应用制度创新理论、合作经济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治理理论等分析工具,采用归纳演绎法、统计分析法、数理模型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进行更合理、更深入的研究,旨在探索这一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
本书主要研究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的内容与手段、主体与客体以及由此形成的治理机制,探索其内部治理的规律,为完善其内部治理提供借鉴。
通过对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研究,本书的主要特色有以下3点:
1.明确提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的4大重点内容和3种主要手段。
研究发现,主体权益关系治理、农业发展治理、生产经营治理、收益分享治理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的4大关键领域和重点内容,而规制管控、民主协商、利益诱导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的主要手段,解决了4大关键领域和重点内容的治理问题,就清除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采用3种治理手段则会使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内部治理更为有效。
2.论证了土地使用权双重委托——代理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生产经营治理的有效模式。
研究证明,农户承包地使用权委托给土地股份合作社代理、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使用权委托给职业经纪人代理的双重委托——代理模式,实现了农户土地承包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土地资源向土地资产的转变、农地分散低效利用向集中高效利用的转变、农地随意利用向依规利用的转变。第三方(职业经纪人)的引入又使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及竞争力增强,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生产经营治理的有效模式。
3.揭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农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研究表明,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农户自愿入社,将分散的农地集中连片,为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创造了基本条件。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双重委托——代理,推动了农业生产组织的变革、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现代化。通过对职业经纪人的责任约束和利益诱导,促进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手段的应用,促进农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正是利用这些机理加强治理,才使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发展和转型由可能变为现实。
本书能够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亲爱的导师戴思锐教授。恩师仰之弥高、专之弥深的学术造诣,泰而不矜、不争的处事风范,勤耕立读、立己达人的敬业精神,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治学态度,为我树立了终生的学习典范。回想在师门求学的时光,恩师给予的远不止学术研究的指导和教诲,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启迪和思想的激发,这让我对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本质改变。师恩浩大,无以回报,唯有不断进步。
感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给予我教诲、指导和帮助的王钊教授、温涛教授、王志章教授、杨刚教授、王定祥教授、段豫川教授、邓忠兵教授、罗超平副教授、杨丹副教授、黄庆华副教授、王炬老师、钱璐老师、颜丽娟老师等。
感谢师门给予我关爱、指导和帮助的李容教授、肖亚成教授、张应良教授、周洪文副教授、傅新红教授、向东梅副教授、石声萍副教授、陈蓉副教授、王炯副教授、余世勇副教授、洪天云博士、卢小甫博士、秦红松博士、张学敏博士、耿黎博士、刘利博士、陈余玮博士、韩玉萍博士、陈德博士、李瑞琴博士、曹景武博士、陈艺琼博士等同门。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范围、思路及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框架结构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回顾与综述
第3章 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的分析框架
3.1 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主体、客体及目标
3.2 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的动力
3.3 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的内容
3.4 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4.1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产生的背景
4.2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产生的依据
4.3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产生条件的创造
4.4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
4.5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
第5章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主体权益关系治理机制
5.1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主体及权益
5.2 土地股份合作社主体问的权益制衡
5.3 人社农户对土地股份合作社其他主体权益制衡机制
5.4 土地股份合作社组织对其他主体权益的制衡机制
5.5 职业经纪人对土地股份合作社其他主体权益的制衡机制
第6章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农业发展治理机制
6.1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农地积聚
6.2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农地充分利用
6.3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生产分工与专业化
6.4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
6.5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生产方式的转换机制
第7章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治理机制
7.1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使用权的双重委托机制
7.2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使用权的双重代理机制
7.3 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双重委托一代理的新型主体的培育
7.4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双重委托一代理经营博弈均衡
7.5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委托一代理生产经营的激励
第8章 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收益分享治理机制
8.1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收益
8.2 土地股份合作社收益的农户分享机制
8.3 土地股份合作社组织对收益的分享机制
8.4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职业经纪人收益分享机制
8.5 土地股份合作社收益分享的激励机制
第9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4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