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应用与实训/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从高职教育特点和工学结合模式的人才培养特色出发,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基础应用与实训/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为十三个项目,内容包括认知经济学、需求与供给分析、均衡价格分析及其运用、弹性分析及其运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如何决策、企业生产的组织、企业决策的财务分析、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行为决策、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应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
《经济学基础应用与实训/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经贸类、金融类、财经类等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管理、销售人员的业务培训教材或业务参考书。
“经济学基础”课程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中被设定为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偏重于理论分析,涉及许多图形、公式和模型,使用许多数学方法,而且每一个结论都包含着严格的前提假设。高职高专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数学化理论和模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再加上概念、定律、原理、方法很多,相互之间又极易混淆,经常会觉得迷惑不解。
常规教材一般都严格遵循章、节、课后练习的编写顺序,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系统性和衔接性,对于“研究型”高校教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零散,思维跳跃性强,大都不习惯系统地思考问题。
很多老师在上这门课时也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大部分时间对课本中的概念、特征、成因、规律等内容进行逐一讲授,并通过作业练习、考试考查的方法督促学生死记硬背,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占据着主要的地位,通过讲授知识、控制课堂,把讲台当成自己表演的天地;而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听讲,跟着老师的步骤学习,看着老师热情洋溢的表演,却无法融入,最终可能会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碰到了经济问题,往往都是手足无措,无法应对。
工学结合模式的“经济学基础”教学,要突破单纯知识目标下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内容体系,形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重,原理、原理的应用及典型案例三者有机结合的内容体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项目一 认知经济学
单元一 经济中的永恒矛盾及其解决之道
单元二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单元三 七个最重要的经济学理念
项目二 需求与供给分析
单元一 需求分析
单元二 供给分析
项目三 均衡价格分析及其运用
单元一 均衡价格的形成
单元二 供求移动分析
单元三 均衡价格分析的运用
项目四 弹性分析及其运用
单元一 弹性分析
单元二 弹性分析运用
项目五 消费者选择理论
单元一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单元二 基数效用理论
单元三 序数效用论
项目六 消费者如何决策
单元一 消费者剩余原则
单元二 效用最大化原则
项目七 企业生产的组织
单元一 企业组织形式与生产要素
单元二 企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
项目八 企业决策的财务分析
单元一 成本分析
单元二 收益与利润分析
项目九 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行为决策
单元一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行为决策
单元二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企业行为决策
单元三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行为决策
单元四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企业行为决策
项目十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应对
单元一 市场失灵及其应对措施
单元二 垄断与反垄断
单元三 外部性问题及其治理
单元四 “搭便车”——公共物品
单元五 信息不对称
单元六 政府失灵
项目十一 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
单元一 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衡量指标
单元二 GDP与消费、投资、出口
项目十二 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
单元一 失业问题及其治理
单元二 通货膨胀问题及其治理
单元三 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及其政策
项目十三 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
单元一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
单元二 政府的“左手”:财政政策
单元三 政府的“右手”:货币政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