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导论(第2版)》主要内容有:电子自旋共振;超精细结构;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方法;波谱特性:谱线宽度与各向异性;动态过程;三重态;过渡金属复合物;双共振技术;自旋-自旋耦合;核磁共振实验方法;动态核磁共振波谱;其它原子核频谱:13C,19F以及31P等内容。
本书受到各大高校学生和老师的青睐,对此作者感到非常欣慰,并表示感谢。如果熟悉本书第1版的读者,将发现本书没有重大变化。
作者以第1版相同的方式继续编写了本书,希望保持书的篇幅不变。
本书适用于化学、物理和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它是一本相对非数学公式化的书,可解决与有机和无机分子结构和行为有关的问题,并在某些章节给出了重要效应的理论基础。
作者谨向部门主席A.G.Samuelson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感谢妻子Vijayalakshmi和儿子们Supradeep和Sushirdeep的宽容与鼓励。
已修正本书第1版中的错误和歧义之处,欢迎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特别是有关本版本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将非常感谢有关进一步改进书稿的建议。最后,非常感谢新德里和班加罗尔的出版商I.K。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磁辐射
1.3 频谱谱线数
1.4 谱线宽度
1.5 谱带强度
1.6 自旋跃迁
第一部分 电子自旋共振
第2章 基本理论
2.1 概述
2.2 电子自旋和磁矩
2.3 ESR跃迁
2.4 选择规则
2.5 g因子
2.6 谱表示法
2.7 磁偶极子与微波的相互作用
2.8 拉莫尔进动
2.9 共振现象
2.10 弛豫过程
2.11 跃迁概率
第3章 超精细结构
3.1 核超精细分裂
3.2 含有单个质子的自由基
3.3 自旋哈密顿
3.4 选择规则
3.5 含单组等价质子的自由基
3.6 含有多个等价质子的自由基
3.7 核自旋I=1/2的其他自由基
3.8 核自旋I>2的自由基
3.9 芳香族自由基
3.10 超精细相互作用的原因
3.10.1 偶极相互作用
3.10.2 各向同性超精细相互作用
3.10.3 自旋极化
3.11 σ自由基
3.12 基于HMO理论的谱归属
3.13 交替烃
3.14 超精细分裂常数
3.15 二级分裂
3.16 应用
3.16.1 识别和结构解析
3.16.2 瞬态顺磁性物质的研究
3.16.3 生化应用
3.16.4 分析应用
第4章 ESR实验
4.1 ESR频谱仪
4.1.1 源
4.1.2 采样腔
4.1.3 磁体
4.2 采样过程
4.3 参考频谱
4.3 g值的测定
第5章 频谱特性:线宽和各向异性
5.1 线宽
5.1.1 概述
5.1.2 生存期谱线展宽
5.1.3 非均匀展宽
5.1.4 均匀展宽
……
第二部分 核磁共振
第三部分 核四极矩共振